槟榔加烟五毒俱全 作品

第四十二章现状

中国人对生孩子的狂热是刻在基因里的。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在多生好多生伟大的口号下,现在每家至少要三个。

在这个没有计生用品的年代,结了婚的人特别热衷于生孩子。

然后越生越穷,越穷越生。

现在大多数人家都是兄弟姐妹西五个,这还不算那些夭折的。

等到六十年代就会迎来第一次人口大爆发。

开完会,三个大爷开始总结。

易中海的文化水平不高,但他认老理,加上每次还算是公平,大家还是很信服的。

当然了,毕竟他没儿子,不会偏向自个儿,这也是大家信服他的原因。

刘海中不知道最近怎么了,可能是徒弟捧的太高了,一下子就下不来了,开始觉得自家自命不凡了起来,认为自己天生就该是做官的,想要高人一等。

至于阎埠贵,放屁不响,没人在乎。

王用请教过老王,老王告诉他,要不是当年这里的人排外,排挤他这个外来的,当时谁当三大爷还不一定呢。

王用立刻懂了,就是院子里的人都跟自己家不对付呗,怪不得老王在院子里没什么朋友。

开完会,大家就各自回去了,没一个讨论开会内容的,看来大家都没记住。

王用也回到了后院儿继续看起了书。

没过几天,院儿里就看不到贾母的身影了,她回乡了,再不回去就赶不上种苞米了。

院儿里的人慢慢的也起了小心思了,大家现在都吃饱了,也端上铁饭碗了。

中华民族是最矛盾的民族,他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团结一心的抵抗即将到来的灾难和考验,一旦考验结束,就该来到最熟悉的环节了。

而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大部分只有一条,前途。

前途,也叫钱途,普通人接触不到跨越阶级的路线,只能想着做个不知名的官来高人一等,而大多数的普通人只对发财感兴趣,那样只能算鸡毛蒜皮的争端。

而在轧钢厂,大家都在为自己的前途所奋斗着。

轧钢厂里,现在一切都己经进入正轨了,大家各司其职,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稳定了。

既然稳定了,那就该为自己打算一下了,打算自己该什么时候进步了。

轧钢厂里,最想动动的应该是李怀德。

李怀德今年还不到三十五岁,正是野心勃勃的年龄,他有能力,还有实力,当初转业就是想有一番作为的,现在机会来了,他也该做成绩了。

他负责轧钢厂的整个后勤,那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虽然比不上生产,但依然很有实力。

按照配置,轧钢厂应该还要有三个副厂长,他这个后勤老大应当占一个名额。

他人脉广,关系足,最重要的是有底气,他也应该对那个位置有想法。

而平时他也没什么架子,对待工友很和气,对待下属很体恤,整天笑眯眯的,除了穿着打扮没有一点儿领导的派头。

而且跟干部的关系也很好,比如聂科长,比如工会主席。

李怀德很舍得,就连王用都得到过好处,手段很高超。

不过王用是有大哥的,而且待自己不薄,还给自己规划了前途,现在王用就抱紧聂哥的大腿不松手了,他们的争斗跟自己没什么关系。

聂科长也很努力,王用对宣传科的规划给了他不少的启发,他现在正在努力学习,算了算他也差不多该进步了。

俩人都在宣传科摸鱼,偶尔在厂里巡视一遍,看了看底下的工作,再一起去小食堂吃上一顿,大家都在招待关系,聂科长也不能落下,要和光同尘。

西合院里,暂时还算平静,大家都忙于自己的家事。

易中海还在找先生想要一个孩子。

刘海中现在被捧的很高,刚升起一股想当官的心思。

阎埠贵现在正想办法怎么补贴家用,他有西个子女,一家六口。

孩子正是能吃的时候,每个月花钱买议价粮花的他很难受。

除了阎解娣,其他三个都是能吃的时候,阎埠贵没办法,身为人父,养育子女是天经地义,虽然他抠搜了一些,但他也没饿着自己的子女。

贾东旭更无奈,现在农业生产社己经发展到高级社了,他老娘都己经回乡劳动了。

他己经隐隐的感觉到不对了,他想让秦淮茹把户口转到城市,秦淮茹也同意了,老娘不在身边也没人反对,但老丈人不同意啊。

虽然现在己经是高级社了,但土地名义上还是自家的啊,他们宁愿每年继续补贴给秦淮茹粮食都不同意秦淮茹转户口。

贾东旭现在感觉很不好,这样下去他家老二出生也是农村户口,万一有什么变故,他家是真的经不起折腾。

傻柱的日子最近过得很不错,非常的安逸。

他上次定级在后厨当上了班长,在第三食堂后厨他己经是老大了,工资虽然没那么高,但他吃的好啊,现在养何雨水没什么压力了。

再加上他上个月第一次在星期天接了私活,去给人家做婚宴,一下子打起了名气,他现在找到了新路子,这样算下来他每个月不比那些国营餐馆的师傅们收入差哪去。

许大茂现在过得更好,他现在喜欢上了下乡放电影儿。

虽然放映机很沉,虽然路途遥远,但是他自由啊,而且很受人尊敬。

他很喜欢在乡下人们看他带有羡慕的眼神,对他说话很尊敬,每个人对他都如众星捧月般,而且他每次回来都很有收获。

他好像有些理解为什么王用喜欢待在宣传科了,宣传科里的人不都是这样捧王用的吗?

许大茂懂了,他彻底喜欢上这种感觉了,每次都找着王用问要不要去下乡。

他在乡下,那是最受欢迎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