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这证明是不是你们花钱买来的!反正今天,你们家必须给我一个交代,不然我就去街道办、去知青办闹,让大家都一起来评评理。首发免费看书搜:e小说 ”
她的声音尖锐刺耳,惊得院子里的麻雀扑棱棱地飞了起来。
就在这时,那男人的儿子从屋里冲了出来,他年轻气盛,满脸涨得通红,眼睛里闪烁着愤怒的火花。
“大伯母,您别太过分了!我们家己经够难的了,你还在这儿闹事。今天要是再欺负我爸妈,我跟你没完!”
说着,他握紧了拳头,摆出一副要打架的架势。
那妇人的儿子小虎也不甘示弱,从屋里冲了出来,站在母亲身后。
“怎么着?想打架啊?我可不怕你!”
他撸起袖子,一副跃跃欲试就要上前开打的样子。
两方人士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
两家本是亲兄弟,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可如今因为一个下乡的指标,完全闹翻了。
可知青办定下来的名额,可不是那么容易改的。
况且,还是对方不愿意的情况下。
两人人马都不愿让步,吵了半天也没能吵出个结果。
赵大娘过来把这件事情告诉林晚青的时候,她的心中也满是感叹。
因为她知道,这样的争吵在这几年里,不知在多少个家庭中上演着。
知青下乡,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去,意味着孩子要远离家乡,去那艰苦的农村受苦。
不去,又怕违反政策,给家庭带来更大的麻烦。
“那最后,吵出来什么结果了?”
赵大娘叹了一口气,说道:“估计要分家了。”
林晚青停顿了一会,方才说道:“分家也未必不是一件坏事。”
只是再过上一两年,那个二壮家少不了还得有人需要下乡。
到时候这个指标会落到谁的头上,那就不知道了。
与此同时,在缙山县的榆树大队,顾明泽的老家,也迎来了第二批下乡知青。
寒风裹挟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给这个的村子,披上了一层更加寒冷的外衣。
顾明泽的大堂哥顾明江,作为榆树大队的大队长,正站在村口,看着远处的五个背着行囊,脸色疲惫的知青,心中头疼不己。
第一批知青来到这里时,就因为生活条件艰苦,不少人闹起了情绪,给大队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如今,第二批知青又来了,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安置他们。
“明江啊,你说这可怎么办呢?”
旁边的大队书记顾正源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
“咱们大队粮食本来就不宽裕,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怎么养活他们啊?”
或许是因为平日里比较操心的缘故,不到五十岁的顾正源脸上己经有不少皱纹。
每一道皱纹里,都写满了忧虑。
顾明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沉思片刻后说道:“叔,不管怎么说,这些知青都是响应国家号召来的,咱们不能让他们寒了心。”
“先把他们安置到村里的知青点吧,至于粮食,咱们再想办法。”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些啥农事都不懂、啥农活也不会干的城里人,来到这里能有什么用。
还支援农村建设,能不捣乱他就己经谢天谢地了。
上面的政策他读不懂,可也没办法拒绝。
除了配合,他们确实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顾明江心里的计划是队里先借给他们一点粮食,等明年他们可以上工了,再从工分里面扣回来。
队里虽然有少许余粮,但这都是大家共同的粮食,白给肯定是不可能的。
先借给知青来年让他们还,这样大家也更能接受一些。
两人正说着,知青们己经来到了村口。
顾明江迎了上去,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欢迎大家来到榆树大队,我是大队长顾明江,这位是大队书记顾正源。”
“从今天起,这里就是你们的第二故乡了。条件虽然艰苦了点,但请大家放心,只要大家好好干活不惹事,我们一定会尽力照顾好大家。”
“但如果谁不懂规矩,喜欢挑起事端,那就休怪队里不客气,真要告到知青办你们也没有任何好处。”
顾明江觉得,丑话就应该说到前头,同时也想着压一压这些新来知青的性子。
老老实实地干活,比什么都好。
千万不要给他出什么幺蛾子。
知青们纷纷抬起头,看着眼前这个朴实但看起来又有些威严的大队长,脸上的表情不一。
有人庆幸感谢,有人惶恐不安,也有人愤愤不平。
人群中,一个戴着眼镜,身材瘦弱的知青却皱着眉头,不满地说道:“这就是咱们要来的地方啊?怎么这么破?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
这寂静的村口,却显得格外刺耳。
没想到这批知青里面这么快就有刺头冒出来了。
顾明江的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他耐心地解释道:“同志,咱们榆树大队就是这样的条件,大家都是来建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教育的,可不兴有什么享乐的资本主义作风。”
说着,顾明江的视线落到了刚才说话的知青脸上,停顿了一下方才移开。
那知青被顾明江的气势所慑,也害怕被人扣上资本主义享乐作风的帽子,不敢再吱声。
见他不再挑刺,顾明江继续说道:“同志们,我们这里的乡亲们都很热情。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把日子过好。”
这时,一个扎着马尾辫,长相清秀的女知青站了出来,轻声说道:“大家既来之,则安之吧。我们是来接受锻炼的,不是来享福的。”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这寒冷的空气中。
顾明江有些欣慰地看了她一眼,说道:“这位同志说得对。大家先跟我去知青点吧,先把住处安排好。”
说着,他带领着知青们向村里走去。
一路上,知青们看着眼前这荒凉的景象,心中的失望和担忧越来越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