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龙行虎步,在殿内踱了数圈,方才平息了些许胸中那因“水泥”与“立窑”而激荡的豪情。`优-品~晓_说/徃\ *首`发!
他锐利的目光,重新落回陈安身上,带着一丝审视,更带着浓浓的期许。
“安国侯,这水泥之法,立窑之图,朕己尽数了然于胸。”
“朕命你全权负责,少府、将作监,倾力配合。”
“朕,只要结果。”
陈安躬身:“臣,遵旨。”
“只是……”
陈安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为难。
嬴政眉头微不可察地一挑。
“有何难处,但讲无妨。”
陈安抬起头,目光诚恳:“陛下,无论是这水泥的量产,驰道的修筑,还是未来那‘燧发枪’的研制,乃至格物院日后更多惊世骇俗之物的问世……”
他微微一顿,加重了语气。
“皆需一样东西。”
“人才。”
“而且,是海量的高素质人才。”
陈安的声音在空旷的偏殿中回荡,清晰而有力。
“格物院如今虽初具规模,然满打满算,不过百十号人。”
“这些人,即便个个三头六臂,不眠不休,也难以支撑起陛下这般宏伟的蓝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臣,亦然。”
“政哥,这摊子铺得太大了,我这点人手,连塞牙缝都不够啊。”陈安心中暗自叫苦。
蒙恬与蒙毅闻言,亦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零\点.墈/书* ¢已¢发~布\蕞+薪/璋·結\
北疆练兵,他们深知精兵难得。
这格物院要造出种种神物,所需能工巧匠,恐怕比精锐士卒更为难寻。
嬴政深邃的目光凝视着陈安,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安国侯的意思是,要扩充格物院?”
“正是。”
陈安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
“也不尽然。”
“寻常招募,怕是杯水车薪,难以解渴。”
他上前一步,声音中带着一丝莫名的蛊惑。
“陛下,臣有一策,或可为我大秦,网罗天下英才,充实格物院,乃至为帝国奠定万世人才之基。”
嬴政眸光一闪:“哦?讲来听听。”
陈安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出一个典故。
“陛下可知‘千金市马骨’?”
嬴政微微颔首,这个故事他自然听过。
“昔日燕昭王欲招贤士,郭隗献策,请王先礼遇己,则天下贤士闻之,必将纷至沓来。”
“如今,我大秦初定,六国旧地,人心未附,仍有诸多能工巧匠、饱学之士,或隐于市井,或心怀故国,不愿出仕。”
“臣以为,我等亦可效仿此法。”
陈安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以陛下之雷霆手段,颁布一道‘求贤令’。”
“不问出身,不问过往,无论原属何国,凡有一技之长者,无论是能工巧匠,还是奇思妙想之士,甚至是那些被埋没的学者,皆可自荐,或由他人举荐。¢餿?飕¨暁`说·蛧- -首′发?”
“一旦录用,入格物院者,非但给予远超寻常官吏之优厚俸禄,更可解决其家眷生计,甚至授予相应的官身与荣誉。”
“使其名利双收,再无后顾之忧。”
“如此一来,陛下以千金买‘马骨’之诚意,昭告天下。”
“那些真正身怀绝技的‘千里马’,闻讯之后,岂有不争相奔赴咸阳之理?”
蒙恬与蒙毅听得是双眼放光。
这安国侯的脑子,当真不知是如何长的。
此策,简首是釜底抽薪,又首击人心。
嬴政的呼吸,微微有些急促。
他那双鹰隼般的眸子,死死盯着陈安,仿佛要将他所有的奇思妙想都看穿。
“不问出身,不问过往。”
嬴政口中重复着这八个字,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这不仅仅是在招揽人才。
这更是在向天下宣告大秦的胸怀与气度。
是在瓦解那些六国遗民心中最后的壁垒。
“好一个‘千金市马骨’。”
嬴政猛地一拍大腿,霍然起身。
“安国侯此策,甚合朕心。”
“不拘一格降人才,方能成就万世之基业。”
他当即喝道:“传朕旨意。”
内侍躬身趋近。
“朕,要颁布《求贤令》。”
嬴政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凡有一技之长者,无论出身贵贱,无论曾效力何国,皆可前来咸阳,入格物院效力。”
“凡经格物院考核录用者,待遇从优,视其才能,授予官职,解决家眷,功勋卓著者,可封爵赏地。”
“此令,立刻行文,昭告帝国全境,张贴于各郡县通衢要道。”
“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秦,唯才是举。”
《求贤令》一出,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初生的大秦帝国,激起了滔天巨浪。
咸阳街头,黔首百姓围着那崭新的告示,议论纷纷,脸上写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
“乖乖,这秦国皇帝,真是大手笔。”
“不问出身,不问过往,还有这等好事?”
“我家三小子,木工活计倒是一绝,不知能不能去试试?”
无数双眼睛里,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而这道诏令,传到六国旧地,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那些曾在故国郁郁不得志的工匠,那些因战乱流离失所的学者,那些身怀奇技却无处施展的异士,在看到这道诏令的刹那,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丝曙光。
“嬴政……竟有如此胸襟?”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匠人,抚摸着告示上那墨迹未干的字迹,浑浊的眼中,泪光闪烁。
他曾为楚国铸造兵器,国破之后,隐姓埋名,苟延残喘。
如今,似乎又有了重拾旧艺,名扬天下的可能。
当然,亦有暗流在涌动。
一些心怀故国的六国遗老,或是对秦廷抱有敌意之人,则将此《求贤令》视为可乘之机。
“哼,嬴政此举,看似招贤,实则收买人心。”
“我等正好可以安排一些‘可靠’之人,混入那格物院,探其虚实,以为后用。”
一时间,天下风云变幻。
短短月余,数以千计的各色人等,从西面八方,如潮水般涌向咸阳。
这其中,有衣衫褴褛却目光炯炯的匠人,有背着简陋行囊的书生,有口若悬河自称身怀绝技的游士。
自然,也少不了那些眼神闪烁,行踪诡秘之辈。
咸阳城,从未如此热闹。
格物院,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扩建。
原本只是少府下一个不起眼的部门,如今却成了整个咸阳城,乃至整个大秦帝国瞩目的焦点。
新的院墙不断向外延伸,一座座新的工坊、试验室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陈安忙得脚不沾地。
他亲自参与制定了初步的筛选标准与面试流程。
围绕着水泥研发、冶炼技术、军工器械等核心项目,格物院内迅速成立了十数个新的司部。
每一个司部,都像一个嗷嗷待哺的雏鸟,等待着那些即将到来的“英才”去填充。
陈安站在格物院新建的望楼之上,看着山下那源源不断涌来的人潮,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政哥,这鱼儿,可都上钩了。”
“接下来,就看咱们怎么沙里淘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