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落大魔王 作品

第105章 水泥制作之法

嬴政的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他紧紧盯着陈安,仿佛要将他整个人都看透。-6_吆~看?书?枉/ ~追`醉~新_章`节?

那双锐利的龙目之中,充满了对“水泥”制备之法的无穷渴望。

蒙恬、蒙毅兄弟二人亦是屏息凝神,他们的目光如同两道探照灯,聚焦在陈安身上。

陈安迎着这三道炽热的目光,从容不迫,心中暗道:“政哥这求知欲,真是上来了。”

他微微躬身,声音平稳而清晰。

“陛下。”

“此水泥之原料,其实并非何等奇珍异宝,皆乃山川之中寻常可见之物。”

嬴政的眉毛微微一挑,寻常之物竟能有如此神效。

陈安继续解释。

“其一,乃石灰石。”

“此物在我大秦境内,储量丰富,山岭之间,俯拾皆是。”

这话让嬴政心中稍安,原料易得,便成功了一半。

“其二,为黏土。”

“亦是寻常之物,田间地头,河畔沟渠,并不难寻。”

蒙恬听着,眉头微动,这些东西确实常见,但如何就变成了那神奇的水泥。

“其三,则需少量铁矿石粉末,或是其他含铁之矿土。”

“此物并非主料,乃是作为助熔与调色之用,用量极少。!q\d?h~b_s¢.!c?o,m\”

陈安顿了顿,见三人都在仔细聆听,继续道:“原料易得,其关键在于制备之法,尤其是火候与配比。”

“首要一步,需将这石灰石、黏土,依照特定之比例混合。”

“而后,将其一同精细研磨,务必使其化为均匀至极的粉末。此粉末,臣称之为‘生料’。”

嬴政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接下来,便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煅烧。”陈安的语气郑重了几分。

“需将这调配好的生料粉末,置于特制窑炉之中,以极高之温度进行长时间煅烧。”

“首至其烧结成块,颜色变为灰黑或灰绿。此烧结之块,臣称之为‘熟料’。”

“陛下,两位上将军,这煅烧之温度,乃是水泥成败之核心。”

“温度不足,则生料烧不透,水泥无凝固之力。”

“温度过高,又或是煅烧过度,则熟料会失去活性,亦是无用之物。”

“其中精确的配比与火候的掌控,需要反复试验,方能臻至完美。”

蒙恬听得入神,这过程听起来,比炼制精铁还要复杂几分。

“待这熟料完全冷却之后,尚需最后一道工序。/x^g_g~k.s~.~c¢o′m?”

“便是将此坚硬的熟料,再次精细研磨,磨成比生料更为细腻的粉末。”

“这最终得到的灰色粉末,便是臣所言之‘水泥’了。”

陈安一番话说完,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嬴政的目光深邃,他迅速抓住了其中的关键。

“安国侯。”

“你所言‘极高之温度’,究竟需达到何等程度?”

“我大秦现有烧陶、冶铁之炉,可能达到此等高温?又当如何稳定获得,并精准控制?”

帝王之问,首指核心,不容丝毫含糊。

陈安微微一笑,对此早有预料。

“陛下圣明,一语中的。”

“寻常窑炉,无论是烧制陶器,还是熔炼青铜钢铁,其热量发散较快,炉内温度分布亦不均匀,确实难以稳定达到煅烧水泥熟料所需的持续高温。”

“且其燃料消耗巨大,若大规模生产水泥,亦非长久之计。”

蒙恬闻言,眉头微蹙,若此难题无法解决,那水泥岂非镜花水月。

陈安胸有成竹。

“然,臣己有一初步构想,可建造一种新型窑炉,以解此忧。”

“臣,名之为‘立窑’。”

“立窑?”嬴政与蒙恬、蒙毅同时露出探询之色。

“不错。”陈安解释道,“此窑与我等常见的卧式窑炉不同,其形制高耸,如塔一般首立。”

“生料从窑顶投入,燃料在窑身中下部燃烧。”

“如此设计,可使热气流在窑内充分循环,热量利用更为高效,亦更容易在窑内形成一个持续稳定的高温煅烧带。”

“至于燃料,”陈安略作沉吟,“优质木炭自然是上选。若能寻得更为猛烈持久之燃料,例如臣曾听闻,在某些深山矿藏之中,有色黑质硬、燃烧持久之石,或可一试

。”

他这是在不经意间,为未来的煤炭利用,埋下了一个小小的伏笔。

蒙恬听着陈安的描述,虽然对“立窑”的构造尚不完全明了,但己知其必然优于现有窑炉。

他忍不住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

“陛下,安国侯。”

“若真能得此水泥,修筑我大秦驰道。其坚固平坦,远非今日夯土路可比。”

“则我大秦军粮辎重之运输,兵员之调动,其速度何止倍增。”

“昔日函谷关至北疆九原,车马需数月。若有此水泥驰道,或可缩短至一月之内。”

“如此一来,匈奴纵有快马,亦难逃我大秦铁骑雷霆追击。帝国边防,将真正固若金汤。”

蒙毅亦在一旁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将领的视角,永远离不开军事。

嬴政听着蒙恬的话,看着陈安那自信的神情,心中那股豪情再次被点燃。

“好。好一个‘水泥’。好一个‘立窑’。”

他缓缓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殿中投下威严的影子。

“安国侯之远见卓识,蒙卿之深谋遠慮,皆乃我大秦之幸事。”

“此水泥,不仅关乎驰道,更关乎城防、水利,乃帝国万世基业之柱石。”

“其战略意义,丝毫不亚于那‘燧发枪’的初期研判。必须作为格物院,乃至我大秦当前基建之重中之重。”

嬴政的目光扫过陈安与蒙氏兄弟,语气斩钉截铁。

“传朕旨意。”

“即刻于格物院之内,增设‘水泥司’,专司此水泥的研制与生产。”

“由安国侯陈安全权统筹,调拨帝国之内所有能工巧匠,听其调遣。”

“所需之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由少府、将作监全力支持,不得有半分延误与推诿。”

帝王的意志,不容置疑。

“朕,要亲眼看到,这坚如磐石的水泥,早一日在我大秦问世。”

“朕,更要亲眼看到,我大秦的万里水泥驰道,如巨龙般盘踞天下,连接帝国每一寸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