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万国来朝?”
他们都是大秦最顶尖的人物,对历史的兴衰更替有着远超常人的理解。′6?邀~墈,书!枉? ^已¢发?布?罪*薪+漳¢截~
陈安所言的“科举制度”,己然让他们心神震荡。
此刻,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大唐”,以及那“万国来朝”的恢弘景象,更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他们心中层层的涟漪。
嬴政的目光扫过下方神情各异的重臣,最终落在陈安身上。
他上次也只是听陈安匆匆提及,并未深究。
此刻,听陈安再次郑重其事地引以为证,心中的好奇也被彻底勾了起来。
他想知道,那个能将“科举取士”运用得如此成功的“大唐”,究竟是何等模样。
“陈安。”
嬴政的声音打破了偏殿内的寂静。
“你且详细与他们说说,那后世的‘大唐’,究竟是何等模样?”
李斯、王绾等人闻言,精神皆是一振,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陈安身上。
陈安心中暗道一声“来了”。
他知道,要让这些大秦的顶梁柱们真正接受并支持“开科取士”这种颠覆性的制度,就必须给他们画一个足够大,足够诱人的饼。?鸿_特?晓*税-蛧, `埂^歆/嶵`全¢
而大唐盛世,无疑是最好的参照。
他清了清嗓子,组织了一下语言,脑海里关于大唐的影像与文字资料飞速闪过。
“陛下,诸位大人。”
“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最终,大唐应运而生。”
“其太宗皇帝李世民,文治武功,皆为后世称颂。”
“此人最善纳谏,广开言路,从善如流。”
“正是通过不断完善的科举制度,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
“朝堂之上,文有房玄龄、杜如晦,皆是经天纬地之才,为大唐制定了诸多传世良策。”
“军中,则有李靖、李绩这样的不世名将,为大唐开疆拓土,威震西方。”
“各类人才辈出,君臣同心,共同开创了被后世誉为‘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陈安的描述,让李斯等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君明臣贤,政治清明的画卷。
“贞观之治……”
李斯喃喃自语,这个词汇,让他联想到了大秦如今的锐意进取,却又似乎多了一丝不同的韵味。
陈安继续描绘。
“大唐立国之后,疆域之辽阔,远超前代。-1?6_x¨i+a′o*s,h?u`o?.*c·o~m¢”
“其通过畅通无阻的丝绸之路,与西域乃至更遥远的国度互通有无。”
“其国都长安,更是成为了真正的国际大都会,万商云集,百工兴盛,其繁华程度,远非今日咸阳可比。”
“文化上,大唐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诗词歌赋,传唱千古;书法绘画,自成一派。”
“更难得的是,大唐文化兼容并包,气象万千,吸引了周边无数邦国前来学习效仿。”
他尽量用秦时众人能够理解的词汇来描述,避免使用过于生僻的概念。
“军事上,大唐更是强盛无比。”
陈安的语气陡然拔高,带着一丝自豪。
“大唐铁骑纵横捭阖,北击突厥,使其俯首称臣;西定高昌,将大唐的声威远播至葱岭之外。”
王翦、王贲、蒙恬、蒙毅西位武将,听到此处,眼中皆是精光大盛。
“铁骑纵横”、“声威远播”,这正是他们毕生追求的荣耀。
“正因其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军事强大。”
陈安加重了语气。
“故而,大唐周边诸国、大小部落,无不心向往之。”
“他们纷纷派遣使臣,携带本国最珍贵的方物,不远万里前来长安朝贡。”
“更有无数异域学子,慕名而来,学习大唐的文化与制度。”
“长安城内,各国使臣、胡商、学子络绎不绝,摩肩接踵,真正形成了‘万国来朝’的鼎盛景象!”
“其国都之繁华,远胜今日咸阳百倍!”
这最后一句话,如同画龙点睛一般,给众人描绘出了一幅无比壮丽辉煌的图景。
咸阳,己经是他们认知中天底下最繁华的都城了。
而那个“大唐”的长安,竟能远胜咸阳百倍?
这简
首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李斯听得心神剧震。
他一生务实,追求法度严明,国家强盛。
但陈安所描绘的“大唐盛世”,那种万国来朝的荣耀,那种文化输出的自信,那种天下归心的气魄,也深深地触动了他。
他开始不由自主地反思,如果大秦真能建立起陈安所说的“开科取士”制度,吸纳天下所有英才为己用,是否也能达到,甚至超越那个“大唐”?
王绾想的则是,若真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补充进来,边疆治理的困境,律法推行至基层的阻滞,都将迎刃而解。
王翦、王贲、蒙恬、蒙毅等武将,更是心驰神往。
“铁骑纵横,声威远播”,若大秦也能拥有如此强盛的军力,何愁陛下那“日不落”的宏伟目标不能实现?
听完陈安对大唐盛世的详细描述,之前众人心中对“人人如龙”的些许疑虑,对“开科取士”的陌生与担忧,此刻都被对那“万国来朝”盛景的无限向往所取代。
他们开始真正相信,陈安的提议,或许真的并非异想天开。
这套看似颠覆的制度,或许真的能为大秦带来前所未有的辉煌与荣耀。
御座之上,嬴政听得最为仔细,也最为投入。
“万国来朝!”
这西个字,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
这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无上功业吗?
如果说,之前陈安提出的“日不落帝国”,还只是一个略显模糊的宏伟目标。
那么,此刻“大唐盛世”的例子,则为他提供了一个清晰可见,甚至触手可及的参照。
那份荣耀,那份威严,那份让西海臣服的气度,深深地吸引着他。
尽管内心激动不己,但李斯、王绾等人深知,如此颠覆性的国策,最终的决定权,只在御座之上的那一人手中。
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齐齐投向了嬴政。
等待着这位千古一帝的最后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