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历身着宽大的明黄道袍,面色平淡丝毫没有为徐州之事动怒,唯眼角眉梢带着倦意。*d?u/a.n_q¢i/n-g-s_i_.¨n`e¨t.
“臣等恭贺陛下。”
听到众人的道贺声,永历并未理会,缓缓坐到龙椅上。
见状董矩立刻躬身,无声地退到一旁。
殿内寂静无声,只有丹炉余烬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高正依旧跪伏在地,次辅魏谦也保持着作揖的姿态。
严景明垂手侍立,卢远亭、赵逸尘、李木仁无不屏息凝神。
永历帝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中诸臣,在看到众人的模样后。
只是捻着指尖刚刚炼好的长生丹,轻嗅起来。
被丹药的清香一激,他这才开口道。
“徐州.....清宁府。”
永历轻描淡写的吐出这五个字,却像重锤敲在众人心上。
“血煞营.....折了,城隍庙....毁了。”
他顿了顿,目光朝外看去,仿佛瞧见了徐州此刻的场景。
“朕,闻其地有道气初生,于妖氛肆虐时,力挽狂澜者,名唤.....陈任?”
闻言董矩赶紧回道:“回禀陛下,据镇邪司密报,确有其人。-求\书+帮! ?已^发_布¨最+芯?彰¨結*”
“乃一山野散修,于白莲妖人血祭之时,显露非凡手段,力敌妖邪,庇护一方。”
“哦?”
永历帝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他拿着丹药,走下龙椅。
“山野散修?竟有如此道缘,能于血污之地辟得一方清净?倒是.....难得。”
话音一落,目光转向严景明和魏谦。
“严卿,魏卿,尔等方才所言,皆有道理。”
听到这句话,严阁老和魏阁老纷纷弯下腰去。
“失察,当究,妖氛,必靖。”
“然....”
永历话锋一转,话语间带着玄之又玄的意味。
“天道循环,阴阳相济,雷霆手段固不可少,邪煞之地,终需清流涤荡,方能长治久安。”
他捻着丹药,声音变得飘忽,如同在阐述某种玄妙道法。
“清宁府,其名甚好啊,既遭血污,当以清宁之气镇之。,幻′想!姬¨ ~哽¢鑫·罪,筷_”
“寻常官吏,镇不住那残留的阴煞怨气,朕观此陈任之人,身具道缘,心向清净,恰合此意。”
他不再看内阁们惊疑不定的脸色,仿佛自言自语般下达了旨意。
“拟旨!”
“徐州清宁府一府之地,划为陈任道场!”
“赐清宁观匾额,着其于原城隍庙址或自择灵秀之地,筑观修行,镇守一方,涤荡妖氛余孽,保境安民。”
“地方官府,不得干预其道场事务,所需供奉,由户部特支,其道场方圆千里,镇邪司巡查,须得其首肯。”
这道旨意如平地惊雷!
将一府之地划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散修作道场?这还是前所未有之事!
严景明眉头微微一皱,而魏谦眼中却闪过一丝精光,高正更是猛地抬起头,满脸难以置信。
这哪里是惩罚?分明是超规格的恩宠!
众人心中不由得猜想起来,难道皇帝这是要借一个山野道士之手,绕过他们这些朝堂重臣,首接掌控清宁府这个漩涡中心?
不等他们反驳,永历帝的目光又转向了董矩,抬手点了点道。
“镇邪司清宁府百户钱清,临危不惧,护佑有功。”
“擢升千户,仍驻清宁府,专责护卫陈任道场,协理地方靖妖事宜。”
董矩躬身聆听,神色恭敬,似乎早己料到陛下会有此安排。
“其麾下力士王五、二牛,奋勇当先,可堪一用,擢为百户,辅佐钱清。”
这一下,连严景明都忍不住微微抬眼,李木仁心中暗惊。
陛下对清宁府之事,竟己了解至此?
两个底层力士,首接擢升百户,虽不算破格,但陛下亲自点名,意义截然不同。
说到这里,永历帝的目光微微低垂,似在思索,又似在观察群臣的反应。
片刻后,他继续开口,声音依旧平淡。
“另,书生邓明、李慕白等书生,于妖乱中不堕其志,临危有智,护佑妇孺有功,可见其心性、才学。”
“着几人入国子监读书,待学有所成,再行擢用。”
董矩和李木仁即刻出
列,口中喊道:“老奴,臣,即刻拟旨,今日便发往镇邪司及吏部。”
这一连串的人事任命,让众人顿时明白陛下对清宁府发生的一切,了解得远比他们这些内阁要多太多了。
封赏完毕后,永历帝此刻终于将目光投向了还跪在地上的高正身上。
“至于.....失察之责,妖乱之祸,根源何在?”
“高卿欲请辞,魏卿欲揽责.....皆拳拳之心,朕,心知。”
闻言跪伏在地的高正,身体猛地一僵!
还没等二人说话,他微微摇头道:“天道贵生,亦贵衡。”
“一味追索,易生戾气,一味姑息,则养痈遗患。”
永历捻着丹药再转目光看向严阁老,呵呵一笑道
“严阁老.....”
听到自己的名字,严景明赶紧躬身回道:“老臣在。”
“高卿求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魏卿言及吏治之弊.....”
永历帝渐渐弯下腰,看着严阁老的眼睛,语气不紧不慢的连着抛出三句话。
“这风雷,要引向何处,才能涤荡妖氛?”
“这甘霖,又要洒向何方,才能抚平疮痍,安定人心?”
“这吏治之弊,又当如何整饬,才能.....不伤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