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犹在 作品

第108章 当老师的方铭

格物轩内,上百名儒家弟子端坐席间,目光齐刷刷地望向站在讲席前的方铭。/我?得.书¢城~ ?埂+辛¨蕞¢筷¢窗外竹影婆娑,微风拂过,却吹不散堂内凝滞的气氛。

方铭清了清嗓子,露出一丝略显局促的笑容:"说实话,我这辈子还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过课。"他摊了摊手,"所以……如果讲得不好,诸位多包涵。"

堂下传来几声轻笑,气氛稍稍缓和。

方铭环视众人,忽然问道:"在座诸位,有多少人是六国旧民?"

一瞬间,整个格物轩鸦雀无声。

弟子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先开口。坐在前排的公孙子明脸色发白,手中的竹简"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就连站在角落的张良,折扇也微微一顿。

方铭仿佛没注意到众人的异样,继续道:"或者说……诸位对秦灭六国,有何看法?"

堂下依旧死寂。

终于,一名年长的弟子硬着头皮起身,声音发颤:"方、方先生,此问……恐怕不妥。"

方铭故作惊讶:"哦?为何不妥?"

那弟子额头渗出冷汗:"秦法严苛,妄议国事者……"

"——当诛。"方铭接上他的话,语气平静得可怕。/第,一*看~书?旺! ~追?蕞\歆/漳+踕`

整个格物轩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张良的折扇"唰"地合上:"方先生此问,是想考校弟子们对大一统的理解?"

方铭看向张良,微微一笑:"张先生觉得呢?"

张良目光深邃:"《春秋》言大一统,儒家讲天下归仁。六国纷争百年,百姓苦不堪言。秦虽以武力统一,但若能以仁义治之,未必不是天下之福。"

方铭点头:"说得好。"他忽然提高声音,"那在座诸位,可有不同见解?"

依旧无人应答。

方铭继续道:“其实,在我看来,六国也好,秦国统一也罢,谁对谁错,要交给天下百姓来评说,而不是所谓的皇族、王族、贵族他们来说。”

"方先生此言差矣。"一名锦衣弟子终于忍不住开口,他腰间的玉佩成色极佳,显然出身不凡,"若无贵族维系礼法,百姓何以知廉耻?若无君王统御西方,天下何以定纲常?"

"说得好!"另一名弟子附和,"六国旧制延续数百年,自有其道理。秦法虽严,但若一味压制贵族,迟早生乱。"

方铭静静听完,忽然问道:"在座诸位,可有人曾亲身耕种过?"

堂下一片寂静。+e′z-暁/税*王_ ,更+欣′嶵`哙,

"可有人见过饥民易子而食?"

弟子们面面相觑,无人应答。

方铭走到窗前,指着远处雨幕中隐约可见的桑海城:"那边有个集市,每日清晨都有农户挑着菜蔬来卖。诸位可知道,他们一担粮食要交几成赋税?"

格物轩内鸦雀无声,只有雨打屋檐的声响。

方铭却恍若未闻,只是看着那些面色苍白的弟子:"你们读圣贤书,可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方铭继续说道:“如今的大秦治下百姓虽不富裕,但是很开心,因为他们有希望,你们可以想想其余六国的百姓,他们有希望嘛?”

"开心?有希望?"一名弟子忍不住反驳,"方先生,您可知道修长城征发了多少民夫?连年征战又死了多少百姓?"

方铭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个布包,缓缓展开——里面是几块粗糙的饼子和一把粟米。

"这是我从咸阳城外一个老农手里换来的。"他举起那块黑褐色的饼,"你们可知这是什么做的?"

弟子们面面相觑。

"麸皮、野菜,还有极少量的黍米。"方铭掰开饼子,露出里面粗糙的纤维,"那老农说,这在五年前,己经是过年才能吃上的好东西。"

他环视众人:"因为五年前,他们连麸皮都吃不上。"

堂下一片寂静。

"六国时期,齐国临淄的百姓算是最富足的。"方铭继续道,"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齐国靠海,饿极了可以吃鱼。而楚国腹地的百姓呢?"他指向窗外,"就像现在的桑海渔民,打上来的鱼十之八九要进贵族的厨房。"

张良的折扇停在半空:"方先生似乎对六国百姓的处境很了解?"

"没错。"方铭目光深远,"魏国大梁城破前,易子而食不是传说。而现在的关中农户,至少知道明年春种时,官府会提供改良的耧车。

"

一个瘦小的弟子突然怯生生地问:"可...可徭役那么重..."

"是重。"方铭点头,"但至少明码标价。你们知道楚国百姓最怕什么吗?不是固定的赋税,是贵族们一时兴起增加的贺寿税、婚嫁税。"

大司命突然轻笑:"方大人这么一说,倒显得陛下是仁君了?"

"我不是在评判君王。"方铭摇头,"是说一个简单的道理——"他指向堂外的天空,"现在的百姓,知道自己辛苦一年,交完赋税还能剩下口粮。知道孩子有机会通过考课改变命运。这,就是希望。"

公孙子明突然站起来:"可那些修长城的民夫..."

"长城修好后,"方铭打断他,"北境的百姓再也不用担心匈奴半夜来烧杀抢掠。你们读过《诗经》吧?靡室靡家,猃狁之故,这样的日子,边民过了几百年。"

看着台下沉默的儒家弟子,方铭又问道:“诸子百家......应该做什么?或者说什么样的诸子百家才配称为诸子百家。”

弟子们互相交换着眼神,却无人敢轻易回答。

方铭缓步走向堂中央,声音沉稳:"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墨家倡兼爱非攻,法家求富国强兵......"他环视众人,"可如今,天下己定,百家之学,又该何去何从?"

一名年长的弟子犹豫着开口:"各家学说......当为朝廷所用?"

"为朝廷所用?"方铭轻笑,"也算,但是我觉得这只能算是实现抱负的一种方式。"

堂下弟子面色各异。

张良的折扇轻轻敲击掌心:"方先生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