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仁寿宫距离隋朝京师大兴城距离不远,仅仅只有三百多里路。
在杨坚那雷厉风行的命令下,仅花费几天的功夫,浩浩荡荡的避暑大军就返回了大兴城。
大兴城,东宫。
太子杨勇被贬为庶人后,并未被安排到其他的地方,而是直接被安排在了东宫内的一处略显破败的院子内,平日里由杨广派人看守。
兴许是杨广前往了后世的缘故,他并未像历史中那般对待杨勇,这就使得杨勇的日子倒也还说得过去。
即使如此,作为曾经的太子,杨勇如今的状态可称不上好。
一身粗布衣服的杨勇,有些落寞地坐在地上,其背后还倚靠着一棵歪脖子树。
就在刚刚,他完成了每天必做的“任务”,即爬上大树,呼喊父皇,希望父皇能够与他见上一面。
但是,如同往日一般,他所有的呼喊全都石沉大海。
此刻的杨勇双眼无神,面如死灰地呆呆地望着前方。
直觉告诉他,他后半辈子,应该都要在这间院子里度过了。
“殿下,可以用膳了。”
一声女声在庭院中响起,吸引了杨勇的目光。
杨勇那苍白的脸上重新显露出了一丝神采。
说话之人乃是云氏,是他最爱的女人。
当初,他还没有成为太子时,便在民间与云氏相识。
那时两人还未成婚,便诞有一子杨俨。
大隋建立后,他被封为太子,原本他是想将太子妃之位留给云氏的,但是父皇与母后不许,并给他找了北朝魏的皇室后代元氏为太子妃。
他与元氏根本就没有半点感情可言,因而,他平日里大多数时间还是宠幸着云氏。
后来太子妃元氏因为心病一命呜呼,他想让云氏成为太子妃。
结果母后竟然怀疑是他与云氏合谋杀害了元氏。
之后,他就感觉到了母后逐渐对他不满,直至太子之位被废。
他与云氏也就一同来到了这间庭院当中生活。
想到以前的事情,杨勇长叹一声,正欲起身就膳。
忽地,庭院门口响起了一声嘹亮的声响。
“陛下,皇后娘娘驾到。”
刚刚迈出几步的杨勇整个人直接呆愣在原地。
他情不自禁地望向庭院入口的方向,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他日复一日,爬上大树呼喊父皇,不就是想向父皇诉说自己的冤屈吗?
但是半年时间,一点回信都没有。
谁曾想,他今日会突然听到父皇母后共同来此的消息。
在杨勇那期待的目光中,杨坚与独孤伽罗步入庭院。
意识到父皇母后真的来见他后,杨勇趔趄着从树下来到夫妻俩的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与杨勇有着相同反应的,还有云氏。
“父皇,母后,儿臣冤枉。”
杨勇伏跪在地,止不住地哭泣。
“起来吧。”
杨坚神色平静地说道。
对于他的这位儿子,杨坚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在先前离开后世的时候,他从店家那获得了一个名为手机之物,那手机中,有着他隋朝的史书。
而在回大兴城的这些时日,他也将他大隋那薄薄的史书翻了个透彻。
因此,他自然知道,老大被废的背后,有着不止一个人的推手。
伽罗与老二杨广也在其中。
不过,就算知道了老大杨勇被废的背后原因,又能怎样?
难不成还要恢复老大杨勇的太子之位?
想想也不可能。
首先,老二现在乃是他仁寿一朝的代理人,为了避免将来他大隋发生内乱,老二的太子之位就不能动。
其次,就凭老大那奢靡成风的性格,他怎么可能放心将大隋的将来交到老大的手上。
况且,就算他将太子之位交到老大手中,将来的老大一定做得比老二好?
这可未必。
如今的老二,那可是知晓了将来发展。
再者,更换太子之位乃是他半年之前决定,如果再将太子之位换回来,势必会使朝堂动荡。
所以,老大的太子之位是铁定没有了。
不过……
经历了此次后世之行,杨坚也明白了以往他对这几个儿子多有苛责。
所以……
“勇儿,朕欲封你为晋王,你可愿意?”
晋王是杨广之前的位置,将杨勇封为晋王,算是让这对兄弟俩互换个身份。
此时的杨勇抬起头,不可思议地望着杨坚。
虽说他在半年前还是太子之位,但是如今的他仅仅是一位庶人。
没想到父皇还没有听他陈述冤屈,就直接将他封为了晋王。
一时间,杨勇也愣在了原地。
“怎么,可是不愿?”
杨勇忙叩首道。
“儿臣谢恩。”
杨勇虽不知为何父皇会将他封为晋王,但是这对他而言,这也算是一个莫大的好消息。
这意味着他终于可以脱离这个院子了。
虽然太子之位没了,但是对如今的他而言,太子之位倒也不是这么重要。
“父皇,儿臣斗胆还有一个请求。”
杨坚皱着眉头道。
“说。”
“父皇,关于晋王妃……儿臣想让云氏……”
低着头的杨勇战战兢兢地说出自己的诉求。
杨坚望了一眼身边的独孤伽罗,独孤伽罗摆了摆手。
经过此次的后世之行,知晓自己还有一年寿命的独孤伽罗也是看开了。
她以前确实是管得太宽了一些。
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们去吧。
“可以。”
得到杨坚肯定的回复,杨勇喜上眉梢。
“多谢父皇母后成全。”
“行了,这些时日你也受苦受累了,好生歇息一番,过些日子,我会将你的弟弟们一同召集回来,你们一起聚聚。
聚完后,你便去赴任吧。”
“是,父皇。”
解决完杨勇的事宜,杨坚屏退左右,与独孤伽罗,杨广单独行走在东宫之内。
“广儿,你对朕刚刚的决策可有异议?”
行走在前方的杨坚语气平静地说道。
杨广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
开玩笑,他脑子坏了才有异议。
刚刚父皇的决定,已经算是正式敲定了他的太子之位,他高兴都来来不及,怎么可能有异议?
不过,摇头的杨广很快意识到,走在前面的父皇可看不到他在身后的动作。
于是他忙回应道。
“回父皇,儿臣并无异议。”
“既然无异议,那你将来应该不会对你的兄弟们动手吧。”
原本杨坚以为,他的五位儿子都是一母所生,应该不会发生南朝北朝时期那般兄弟相残的局面。
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
从史书中他了解到,老大,老五的出事,都与老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是他万万不愿意看到的。
杨坚的话,令得杨广额头上的冷汗涔涔流下,他清楚地知道父皇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根据历史记载,大哥杨勇因为他被废被杀,老五杨谅因为造反被他囚禁而死。
“父皇,儿臣发誓,不会对兄弟们动手。”
杨广明白历史上自己为什么会对大哥以及老五动手,因为历史上的他上位之路不怎么光彩。
但是现在不同,他算是父皇钦点的太子。
那他干嘛还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去对兄弟们动手呢?
面对着杨广的发誓,杨坚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他明白,让老二发誓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毕竟他死后,老二可以随意地处置他的几位兄弟。
但是,他今日就是想要求个心安。
“行了,我知道了,接下来,我会将老四老五召回京师,告诉他们我的决定。
虽然我答应了店家对他们不再苛责,但是如果他们想胡作非为,那是决不能容忍的。”
……
建炎二年,扬州。
行宫内的庭院中,赵构正在挥毫泼墨练习着书法。
忽地,有一位禁卫来报。
“禀官家,大金通和使王伦有奏疏传来。”
“哦?快快呈上来。”
赵构放下毛笔,急不可耐地说道。
他迫切地想要知晓,此番王伦前往金国和谈的结果会是如何?
从禁卫手中接过奏疏,赵构大致地翻阅了一番。
很快,他的额头上便渗出了豆大的汗珠。
此次的和谈可谓是极其不顺利,而且……
“来人,将左相与右相喊来。”
不多时,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的黄潜善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的汪伯彦来到了庭院当中。
“官家。”
来此的两人向着赵构拱手行礼道。
两人在来此的路上相遇,稍微交谈一番,便大概猜到,今日官家一同召集他们,是有要事发生。
只是,他们目前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左相,右相,大金通和使王伦传回了与金军和谈的结果,你们看看吧。”
赵构面色沉重地将手中的奏疏向站着的黄潜善与汪伯彦递了过去。
见到赵构此番模样,黄潜善与汪伯彦顿感大事不妙。
官家可是很少露出此等神态的。
现在露出此等神态,预示着官家手中奏疏上的内容,绝对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的黄潜善上前一步,恭敬地从赵构的手中接过奏疏。
伴随着黄潜善的扫视,他的脸色也是一变。
奏疏上仅仅记载了一件事。
金国不仅拒绝了他们和谈的请求,甚至还派出大量军队南下。
该死的金人,竟然如此贪婪。
那和谈的条件已经算是极为优渥了,但是那些金人却丝毫不满足。
实在是可恶。
看完奏疏的黄潜善将奏疏递给了一旁的汪伯彦,汪伯彦在看了十几息的时间后,便露出了与黄潜善一样的表情。
见两位重臣都看过了奏疏,赵构便开始了询问。
“两位爱卿,不知现在该如何行事?”
“这……”
经过大脑的飞速运转,黄潜善猛地一件事。
“官家,目前汴京还有着宗泽老将军在留守,按理来说,只要宗泽老将军守住汴京,那金军理当不会太过深入,只会劫掠一番便走,扬州可确保无虞。”
经过黄潜善的提醒,赵构原本紧张的神情蓦然一松。
是啊,他这么担心干什么,汴京不是有宗老将军在留守吗,以宗老将军对金军的战绩,阻止金军南下,应该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赵构如是想着的时候,又一位禁卫进入了庭院。
“禀官家,汴京奏疏。”
“汴京奏疏?”
赵构面露疑惑,从禁卫手中接过奏疏。
随着赵构的查看,他脸上的神色愈发凝重。
“糊涂!”
赵构一声大喝,将奏疏奋力掷与地上。
黄潜善见状,小心翼翼地将奏疏捡起。
在看到上书之人时,他有些愣住了。
上书之人并不是开封府尹宗泽,而是一位他从未听说过的小人物。
奏疏上同样仅仅只说了一件事。
宗泽并未集中兵力固守汴京,而是将大部分的兵力全都派了出去。
看宗泽的意思,似乎是想要与金军硬碰硬。
看到这的黄潜善,气的想要骂娘。
明明固守汴京就好,结果宗泽偏偏要多此一举,去迎击金军。
金军是这么容易战胜的吗。
如果这么容易战胜,两位官家就不会被掠去金国了。
看完奏疏的黄潜善,将奏疏交给了身侧了汪伯彦。
“两位爱卿,如果此番宗泽没有守住汴京,那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这个……”
黄潜善与身边的汪伯彦对望了一眼。
他们两人算得上一路人,因而,一个眼神,便大概猜出了对方的想法。
既然汴京要失守,那还是准备跑路吧。
不过,话肯定是不能这么说的。
“官家,依臣之见,我们如今应该趁着汴京还未失守,火速派人前往金军营帐中谈判。
只要金军肯撤兵,那只要是不太过分的要求,都可以答应。”
“臣附议。”
赵构认同地点了点头。
“好,只要金军撤兵,那先前金军所提出的要求一切都好说。不知两位爱卿可有出使的人选?”
“官家,陕府西路转运判官李邺与太常少卿周望可担此重任。”
当即,赵构吩咐左右,将他的命令传达下去。
“此外,官家,还需做好两手准备,金军贪婪,一旦不接受议和,那就得提前找到出路。”
赵构深以为是地点了点头。
“爱卿可有何建议?”
“官家,到那时,恐要再度南下,退至长江以南,依靠长江天堑,阻挡金军。”
“好,就依爱卿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