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雨季 作品

第四百五十六章 以“史”为鉴

嗯?

听到杨坚对李承乾的评价,张泊深深地看了眼杨坚。

“文帝,听你的意思,你似乎很欣赏李承乾。”

“还行吧,最起码李承乾不像老二那个王八蛋。”

啊这……

看起来,杨坚对杨广的怨念很深啊。

“文帝,其实李承乾也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子的,如果你了解历史上的李承乾,那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哦?历史上的李承乾?”

杨坚顿时提起了兴致。

“店家,听你的意思,似乎历史上的李承乾,也做了一些出格的事?”

张泊点了点头,徐徐说道。

“他造反了。”

“什么?”

杨坚眼睛圆睁,一脸不敢相信地望向李承乾刚刚离开的门口方向。

“店家,李承乾不是已经是太子的身份了吗,他为何要造反,难道……”

杨坚的脑海中瞬间想起了两起太子谋反的事件。

一起是汉武帝之子,戾太子刘据谋反。

戾太子刘据据遭奸人污蔑,汉武帝刘彻作壁上观,这才导致了刘据造反。

另一起是拓跋魏的太子拓跋恂造反。

其因为反对他的父亲孝文帝的汉化而造反。

最终这两起太子造反,都以失败而告终。

因为他们所造反的对象,可都不是常人。

而现在,身为太子的李承乾造反,使得他不自觉地就联想到历史上的戾太子刘据一事。

“店家,难不成李承乾造反的原因同汉武帝之子刘据一般?”

“有些相似,但是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哦,店家,此话怎讲。”

杨坚按捺不住八卦之心,向张泊询问道。

“一开始的李承乾,确实是一位合格的太子,身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世民对其那是异常喜爱,在其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让他在尚书省接触国家政事。

贞观九年,李渊逝世后,李世民居丧期间,下诏令太子监国权知军国大事,李承乾在此期间干的极为出色,令李世民很是满意。

后来,每当李世民外出巡幸,便留李承乾在京监国。”

杨坚默默地点了点头。

目前看下来,李承乾的成长轨迹,都与戾太子刘据相同。

一开始他们都深受他们父亲的喜爱,并将国家大事委与他们。

但是之后……

唐太宗李世民该不会同汉武帝刘彻那般,开始猜忌起他的这位太子了吧?

“但是,随着之后一系列事情的出现,使得李承乾最终走向了造反的道路。

首先第一件事,便是李承乾的母亲,长孙皇后的离世。”

“长孙……皇后。”

杨坚自言自语了一声,然后向张泊问道。

“店家,这长孙皇后难不成与我大隋的长孙晟有关?”

长孙晟算是他大隋的一名极为优秀的将领,目前大隋针对突厥的计划,大多是由长孙晟制定的。

“是的,长孙皇后乃是长孙晟的幼女。”

还真和长孙晟有些关联。

杨坚虽有些惊讶,但是表情倒是没有怎么变化,还在继续听张泊的讲述。

不过,张泊这时候却话锋一转。

“文帝,想来你作为隋朝的建立者,应该对继任者要求颇高吧。”

虽不明白张泊为何突然岔开话题,但是杨坚还是点了点头。

说实话,老大杨勇的品性是适合当太子的。

但是,他的生活太过奢靡,加之妻妾成群,所以他就放弃了老大,转而选择了看上去更为完美的老二。

结果……

老二那狗东西,还不如老大呢。

杨坚的点头,并未出乎张泊的预料。

可以说,任何一个能够建立大一统朝代的皇帝,都会对自己的继任者抱有不小的期待。

而这,就仿佛一个魔咒一般,使得开国皇帝的太子们,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问题。

西汉太子刘盈,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

东汉太子一开始并不是汉明帝刘庄,而是东海王刘强,因为他的母亲郭圣通被废,他审时度势后,主动放弃了太子之位,然后,阴丽华之子刘庄成为了新一任的太子。

西晋太子名为司马衷,这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傻子皇帝,何不食肉糜就是他说的。

隋唐的太子嘛……

元朝的太子名为真金,其是忽必烈的嫡长子,按理来说地位极其稳固,结果,有一位大臣上疏还在位的忽必烈禅位给太子真金,真金被这么被吓死了。

明朝的太子朱标,较之其他太子要好得多,父母信任,兄友弟恭,但是,他却因病去世了。

至于清朝,皇太极死的太过突然,还没有立下太子。

“自古以来那些雄才大略的皇帝,无不希望自己的太子有足够的能力继承自己的衣钵,而在历代帝王中能够保三争一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如此。

真因为如此,李世民无形之中给了李承乾莫大的压力。

加之李承乾的母亲长孙皇后离世一事,致使他所有的心事无法与人诉说,积压在心里。”

杨坚皱了皱眉。

目前来看一切正常,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事。

如果这么简单就造反……

“当然了,以上这些还不算什么,真正令李承乾造反的原因,还是李世民对于其四子李泰的偏爱。

李泰的礼制规格,甚至都超过了身为太子的李承乾,因而,李承乾的心中升起了浓浓的危机感。

他怕当年他大伯之事再度上演,于是他便铤而走险地造反了。

当然了,李承乾最终造反失败了。”

此时的杨坚露出了了然之色。

这就不奇怪了。

刚刚店家才和他讲过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他也能够理解李承乾为何会做出如此决定。

不得不说,虽然这李世民在历任皇帝中的功绩非比寻常,但是对于处理家庭关系,也太过拎不清了。

不像他。

“店家,可是我刚刚听到,李承乾目前乃是可是监国,难不成,李世民不知道他的这位太子造反一事?”

“知道。”

“这……”

既然知道李承乾会造反,李世民还让他监国。

李世民究竟是怎么想的?

“李世民他就不怕……”

杨坚的潜在意思张泊一清二楚。

“刚刚我与你提到的李承乾,是历史上的李承乾,而如今的这个李承乾,自打来到我的这间食肆后,便走上了与历史记载不一样的道路。

文帝,你可知,李承乾在了解到我这食肆的神奇后,他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

“是什么?”

“那便是放弃太子之位。”

“什么,放弃太子之位,这是为何?”

杨坚很是惊讶。

要知道,太子之位那可是距离皇帝最近的位置,一旦皇帝有什么意外发生,那太子便可顺理成章地继承大统。

自古以来,太子之位就引得人趋之若鹜,多少人为了太子之位抢破了脑袋。

结果,身为太子的李承乾竟然放弃了太子之位。

他有些看不懂李承乾的操作。

“因为我刚刚与你提到,李世民的压力,母亲去世,对李泰的偏爱这三点原因,使得李承乾下定了决定,放弃太子之位。

不过,他也不是一走了之,而是提前准备好了一切,他将我后世的一系列玩意,都交给了他的弟弟李治上交给了李世民。

因为历史上,他被废除后,就是弟弟李治上位的。

他想通过此举,为李治铺平道路。”

“但是现在看来,李承乾的想法落空了。”

“没错,他的退位计划直接被李世民拒绝了,于是他就只有继续当他的太子,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他便将李世民带来了后世。”

倏然间,杨坚瞅了坐在他对面的杨广一眼。

他现在已经猜到,老二杨广就如同李承乾一般,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决定要将后世之事告诉他的。

这逆子!

“李世民来到后世后,得知了李承乾造反一事的详情。

通过刚刚的讲述,文帝你应该也清楚,虽然李承乾的造反有一部分他本身的原因,但是大部分原因,都与李世民有关。

身为能够保三争一的皇帝,李世民也有一点身为帝王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之事。

那便是听劝。

在知道了将来的发展后,他痛定思痛,决心改变这一切。

之后,他就再没有给李承乾太大的压力,同时,还将以前疼爱有加的李泰直接安排到封地,后来,因为唐朝中期发生了事情,李世民便前往了唐朝中期。

在此之前,他让李承乾担任监国一职。”

“原来如此。”

得知了李承乾成长经历的杨坚啧了啧嘴。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总归是收获了一个好儿子,不像老二!”

“文帝,杨广成长为如今这样,可是与你息息相关。”

“与我息息相关?”

“没错,这么说吧,因为你的节俭,你的儿子们的待遇,算得上历朝历代最差的。”

“我那是让他们杜绝南朝北朝时期的奢靡风气……”

虽然杨坚目前已经知道他的节俭有很大的问题,但他依然还是嘴硬。

“像刚刚提到能够保三争一的唐太宗李世民,人家对儿子那是一点都不差,在这样的待遇下,也不妨碍李世民开启一个盛世。

不是说节俭不好,而是因为你这病态的节俭,已经影响到了你儿子的生活状态。

目前你的几位儿子,应该都不让你省心吧。”

虽然杨坚不想承认,但是店家说的确实是事实。

“另外,文献皇后,你也有一定的问题。”

独孤伽罗没想到,张泊突然将话题转移到了她身上。

“店家,我也有问题?”

“是的,文献皇后,你管的太宽了,你与文帝的感情确实令人钦佩,但是你想要将唯一的感情,强加到他人身上就不对了。

太子杨勇因为不喜欢太子妃,而喜欢云昭训令你不满,因为此事,你偏向于杨广,而参与到罢黜到杨勇的决策中。”

“这……”

独孤伽罗想说些什么,但是一时不知道如何开口。

因为她确实是这么做的。

“甚至,文献皇后你还参与到臣子的家事中,就例如尚书左仆射高颎。”

说是臣子,但是实际上尚书左仆射高颎与独孤伽罗关系匪浅。

高颎的父亲乃是独孤信的宾客,而当初独孤信落难的时候,高家依然和独孤皇后保持了亲密的联系。

正是因为在独孤皇后的推荐下,高颎才正式进入了杨坚的视野。

可以说,高颎算是独孤伽罗半个娘家人。

但是嘛……

在纯爱的独孤伽罗面前,管你什么娘家人。

此时的独孤伽罗陷入沉默。

这是事实。

高颎四年前丧妻,她向夫君提出要给高颎再娶一位妻子,但是高颎拒绝了她。

这原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不日便传出,高颎的爱妾给高颎生了一个男孩,这她就无法忍受了。

而在她的建议下,夫君疏远了高颎。

“所以啊,如今的你们既然已经知晓了将来的发展与问题所在,那就更应该‘以史为鉴’,好好改改。”

杨坚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店家,我知晓了。”

……

仁寿元年,杨坚与独孤伽罗的身影出现在了杨广的寝殿之中,而除了刚刚回来的杨广,杨坚与独孤伽罗以外,屋子中还多出了四位神医。

两位萧氏此时早已站起,毕竟在杨坚杨广消失的这段时间,可还要她们来主持事务。

见到杨坚与独孤伽罗回来,两位萧氏也是立即跪下。

“我们离开多久?”

杨坚对着太子妃萧氏说道。

“回父皇,离开一日有余。”

一日有余……

杨坚默默地点了点头。

看起来确实和店家说的一样,后世一日,大隋十日。

他与伽罗明明仅在后世待了一个时辰,但是如今的大隋却过去一日。

“来人。”

门外的禁军统领听到熟悉的声音,整个人为止一惊。

竟然真的和太子妃说的那样,陛下再度出现了。

他迅速进入屋中,第一时间便朝着杨坚与独孤伽罗的方向拱手行礼。

不过,此刻的他蓦然发现,寝殿中的人有点多。

除了陛下与太子一家,场上还多出了几位老者。

这几位老者都是陌生面孔,他一个都不认识。

天地良心,他真的没有分神。

在禁军统领在内心大喊冤枉的同时,杨坚的命令已经传到了他的耳中。

“将这几位好生安顿。”

“是。”

“另外,明日起驾回大兴城!”

经过此番的后世之行,杨坚也决定了重新审视一下他与几位儿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