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雨季 作品

第四百四十八章 老朱的后续动作

后世。免费看书就搜:搜搜小说网 soeo.info

夜晚的农家乐被一层深邃的蓝色天幕所覆盖,挂在天幕上的月亮洒下柔和而清澈的银辉,将整个农家乐照得透亮。

院子里,正停放着两辆车,一辆是赵佶的越野车,另一辆是货车。

屋内,除了在农家乐中等待岳飞的赵佶以外,还有四人。

来人是朱元璋与大小朱棣,以及明末代理人宋应星。

“哈哈哈,店家,这次可真是过瘾。”

朱元璋话音刚刚落下,便顺手端起手边的一碗酒,将之一饮而尽。

看着这一幕的张泊啧了啧嘴。

就在差不多一个小时前,朱元璋带着四人来到后世。

那时,他就发现,朱元璋的嘴角已经快要上扬到天上了。

不过,因为要准备晚饭,所以他也就并未详细问询。

结合着刚刚朱元璋的言语,他算是看出来了。

如今的朱元璋很是开心。

而能够令身在明末时期的朱元璋如此开心,想来就只有一件事。

“老朱,你是不是和后金作战打了大胜仗啊?”

朱元璋放下酒碗,咂了咂嘴道。

“嘿嘿,店家,确实不错。

根据历史记载,崇祯九年五月,皇太极会派遣那什么狗屁阿济格率人来我大明劫掠。

而我根据店家你给予我史书中的信息,大致拼凑出了那阿济格的行军流线,然后我便率人直接在他的必经之路堵他。

不出意外,阿济格被我逮到了,我顺势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据抓到的活口说,皇太极此次出动了十万的兵马。

但是,在阿济格最终败逃时,仅仅只有数千人。”

朱元璋眉飞色舞地向张泊讲述着这一切。

这是张泊第一次见到朱元璋露出此等的神情。

不过,细想之下也能够理解。

一方面,就和老朱说的那样,此次战役战果颇丰。

阿济格拢共带来十万兵马,结果就回去几千,这已经和全歼没什么两样了。

这极大地消灭了带清的有生力量,将来老朱反攻带清,无疑要轻松很多。

另一方面,大败阿济格,算是将皇太极接下来的计划全都打乱了。

在历史上,这阿济格可不是一位简单的人物。

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二子,他早年便跟着努尔哈赤,皇太极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是作战经验丰富。

而按照原本历史记载,在崇祯九年的这次入侵活动中,阿济格所率领的清军如入无人之境,五十六战皆胜,俘获人口牲畜共十七万九千八百多。

得知这个消息的皇太极,不仅是亲自出盛京十里迎接,甚至亲自倒酒慰劳阿济格。

在这之后不久,皇太极便御驾亲征朝鲜,花费数月将朝鲜纳入清朝的控制。

而在控制朝鲜后,皇太极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明朝身上,他不再保留,发动举国之力开启入关之战。

而现在,历史发生了变动。

阿济格大败而归,意味着皇太极大概率不会进攻朝鲜了。

因为明军已经不再像历史上那般任人揉捏,而是有了反击之力。

皇太极肯定知道,一旦他出兵朝鲜,那明朝直接挥师北上。

两面作战的他就危险了。

当前皇太极的处境有些尴尬。

最终皇太极的目的,肯定是南下一统。

但是如果不将朝鲜收入囊中,他就不可能南下。

因为早些年,曾经不止一次发生了这档子事。

明末时期,有一位将领,名为毛文龙。

他占据朝鲜的皮岛,通过外交手段,联合朝鲜,频繁地骚扰后金的后方。

天启六年,趁着努尔哈赤出兵辽西,毛文龙便有了大动作。

他甚至敢对当时后金的京师盛京动手。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这么一颗埋在后金痛处的钉子,被袁崇焕给剁了。

皇太极自然深知这一点。

为了避免再遭遇这种情况,就得先拿下朝鲜,但是当前却不能出兵朝鲜,因为明朝的反扑随时会到来。

所以必须要等,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但是……

朱元璋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话说老朱,接下来你们是不是准备出关作战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

“没错。”

“那明朝境内的叛乱?”

“关于此事,我已做好了部署。

一方面,派遣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人前往各地平叛,历史上他们对闯贼之流均有所建树。

这次,没有朱由检的横加阻拦,将闯贼消灭应该没有任何的问题。”

听到这的张泊有些唏嘘。

原本,李自成也

是一位吃着官家饭的人。

后来因为朱由检对驿站进行改革,精简了驿站,李自成失业了。

这便是“闯王”李自成的最初由来。

关于李自成这个人,张泊也没有与其见过面,所以也仅仅能够通过史书中的只言片语对他进行了解。

早期的李自成是底层人民的代表人物,他的那句“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为无数普通百姓提供了生存希望,各地民众皆有“焚香迎闯”的举动。

不过,在李自成势大后,他便与民众脱离了。

在进入北平后,纵容部下烧杀抢掠,开始了享受生活。

较之刘邦的约法三章那是差了不止一点半点。

并且,李自成太过依赖于流民作战,却始终未能建立稳固的治理体系,这与当年老朱吸纳浙东士族构建官僚体系形成鲜明的对比。

所以说,李自成的失败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因为明末时期的灾害实在是太多,为了防止灾民变成流民,盗贼,我将从店家你这获得的大部分压缩饼干全都送往了受灾地区。

如此,便可降低流寇的数量。

李自成能够周而复始地一步步崛起,就与明末时期那糟糕的处理方式有关。”

嚯。

老朱果然不愧是在元末吃鸡大赛胜出的人。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李自成最困难的时候,仅仅只有十七人。

但是,他最终却攻下了明朝的京师,成为了大顺的皇帝。

所依靠的,就是明末时期崇祯的不作为。

准确来说,历史上的崇祯也不是不作为,实在是无能为力。

因为要填补的窟窿实在是太多了,朝廷又没钱。

而崇祯的放任自流,使得灾民越来越多。

灾民们为了活下去,只能加入李自成的军队。

而老朱的此等做法,算是直接将李自成翻身的资本从源头上抹掉了。

只要有饭吃,能够活下去,谁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造反啊。

“而我此行前来,除了告知店家你我大明凯旋的消息外,还是想从店家你这,再行运送一批物资返回大明。”

朱元璋的打算张泊也是一清二楚。

因为朱元璋的货车还在院子里停着呢。

“行吧,等会吃完饭就可以搬货了。”

朱元璋点点头,将酒碗满上。

“对了,店家,不知在我前往明末的这段时间,可还有我大明的朝代来此?”

“老朱,你未免也太过贪心了吧,你们明朝已经是来食肆最多的朝代了,足足来了四个!

像其他的朝代,都只有三个。”

“都只有三个?这么说来,汉朝与宋朝在我前往明末后,又各自来自一个朝代。”

张泊带着些许惊讶望着朱元璋。

没想到老朱喝了不少酒,脑子转得还不慢。

“是的,汉朝新来的代理人名为班昭,她来自永平五年,也就是汉明帝时期。”

一旁永乐五年的judy面露了然之色。

他对班昭并不陌生。

妙云所编撰的《内训》,其实有一部分内容也参照了班昭的《女诫》。

听到汉朝来客是汉明帝时期的班昭时,朱元璋撇了撇嘴吐槽道。

“嘿,老刘那家伙,还真是轻松,竟然又来了一个不需要麻烦他的朝代。”

一想到自己为了大明之事忙得累死累活,而汉武帝刘彻便悠闲无比,朱元璋便感到有些愤慨。

“行了,老朱,人家汉朝皇帝的质量那可是有目共睹的,在汉朝四百年的历史中,一共只有两次大麻烦。

一次是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另一次就是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

而且,据我估计,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应该用不了多久就可宣告结束。”

“嗯?店家,你刚刚说用不了多久,东汉的战事就会宣告结束?

可是据我所知,前些日子刘备他仅仅才占据了一州之地吧,这才几月,他就要一统东汉了?”

朱元璋很是费解。

按理来说,即使刘备获得了后世的帮助,要想打赢曹操也不是一件手到擒来的事。

以他的估计最起码要花费几年的时间。

结果,现在店家却告诉他,仅仅几月,刘备就要一统天下了。

“老朱,你应该是想歪了,事情是这样的……”

张泊将李清照的计划一五一十地告知了朱元璋。

在听到李清照那天马行空的计划后,即使是朱元璋也不由得面露沉吟之色。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此事着实有趣,曹操搞不好真的会接受李小娘子的提议。”

不过,朱元璋脸上玩味的神色并未持续太久。

一想到东汉末年的战事不久后就将轻松结束,他更“气”了。

“店家,那宋朝来人

又是谁?”

“宋朝来人你应该不陌生,其名为辛弃疾,来自于淳熙十四年,当时的皇帝为宋孝宗赵眘。”

“辛弃疾嘛……”

朱元璋轻声念叨了一声。

他确实对辛弃疾很是熟悉。

辛弃疾也算是一个人才,可惜历史上的他壮志未酬。

不过这一次,辛弃疾应该能够完成他北伐的心愿了。

毕竟宋孝宗也算是南宋诸帝中的明君。

在知晓后世之事以及其他宋朝之事后,他肯定会做出相应的改变。

“店家,老刘上次不是说前往秦朝吗,不知回来了没有。”

“老刘已经从秦朝回来了,并且顺利见到了刘邦,诺,这就是汉高祖刘邦。”

张泊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的手机递到了朱元璋的身前。

看着照片上痞里痞气的刘邦,朱元璋有些咋舌。

这位刘邦,与他想象中的刘邦有着不小的差异。

不过,这既然是刘彻认证过的,那就肯定是刘邦无疑。

而在张泊的介绍下,朱元璋对照片上的所有人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望着照片上围拢在刘邦身边的一群人,朱元璋也是感慨万千。

不得不说,他与刘邦确实很是相似。

刘邦身边有着萧何,卢绾,樊哙,夏侯婴等一众沛县的弟兄。

而他身边同样有着徐达,汤和,常遇春,李文忠等一众凤阳的弟兄。

这些人后来都成了汉与明的中流砥柱。

如果,他将来能够遇到成为皇帝的刘邦,那肯定是要与之好好交流一番的。

……

仁寿元年,仁寿宫。

统一南北朝后,为彰显新朝气象,需修建象征皇权的离宫,加之长安夏季酷热,所以作为避暑行宫的仁寿宫便提上了日程。

其始建于开皇十三年,杨素为总监,建筑大师宇文恺担任检校将作大匠,主持规划设计工作,封德彝为土木监,主管施工事务。

历时两年的时间,在开皇十五年宣告竣工。

每逢四到九月,隋文帝杨坚便会来到仁寿宫长住,并在此处理政务,接见重臣。

而今年,杨坚带上了第一次成为太子的杨广一同来到仁寿宫避暑。

夜晚的仁寿宫,灯火透亮。

因为杨坚与独孤皇后的到来,平日里寂静无声的仁寿宫显得尤为热闹。

寝宫内,杨坚轻柔地为独孤皇后揉捏着肩膀,眼中满是深情。

两人自孝闵帝元年(557)成婚,到如今为止,已经过去了四十四年的光景。

在此期间,两人恩爱有加,相敬如宾。

多亏了他的这位皇后,他才能够成为如今大隋的皇帝。

在他的这位皇后的支持下,成为皇帝后的他北破突厥,建立起与中原王朝为核心的新秩序;南平陈朝统一了分裂近三百年的格局;改革官制,正式确立了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的官僚体系……

可以说,他如今的所有政绩,都与他的这位皇后密不可分。

而他有什么事情,也会第一时间与皇后商谈。

今日,他也确实有一件事情要和皇后说。

“伽罗,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广儿身边多了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