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雨季 作品

第四百二十七章 赵眘来了

淳熙十四年的赵眘,乃是一个身形瘦削,年近花甲之年的老者。

兴许是因为这些年来殚精竭虑。

赵眘整个人的精神面貌看上去比他的年纪更为苍老,甚至与他已经八十岁,名义上的父亲赵构相比,还要差上不少。

此时的赵眘,正在盯着面前条案上一道被打开的圣旨怔怔出神。

圣旨中提到一人,其名为辛弃疾。

他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印象深刻。

早在二十五年前的绍兴三十二年,他还是太子时,辛弃疾这个名字就已经在大宋名噪一时了。

当时,在金人的统治区,有着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辛弃疾在其中担任要职。

后来,辛弃疾在起义军头领耿京的示意下,作为代表来到南宋,表达了想要南归的意愿。

但是在此过程中,因为起义军内部出现叛徒,起义军首领耿京被害。

回程的辛弃疾得知这一消息,率领着数十人直冲金军大营,活捉了叛徒,并将叛徒带到了临安处决。

此等表现,自然是引起了朝野震动。

为此,他的“父亲”将辛弃疾任命为了江阴签判,宣告着作为“归正人”的辛弃疾正式加入到了大宋的阵营中。

后来,“父亲”禅让,他成功即位。

在当时朝野的反对中,他发动了北伐。

但是因为一系列的原因,北伐失败,大宋与金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协议。

在“父亲”的逼迫下,他放弃了北伐之事,转而发展内政。

而这时候,辛弃疾却站了出来,向他上书《美芹十论》以及《九议》。

这两者他都看过,其详细地分析了宋金形势,提出了周密详尽的恢复大计和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

如果真的按照辛弃疾的计划,搞不好真的能够北伐成功。

当然,这可能仅仅他一厢情愿的想法。

因为早些年的北伐失利,加之“父亲”的极力阻挠,他已对北伐之事已不作奢望,转而将精力全都放在内政上。

因而,辛弃疾的上书他也就并未有过多的理会。

话虽如此,但是辛弃疾所表现出的才干,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于是他将辛弃疾一路升迁,从江阴签判一路升迁为了湖北路,江西路,湖南路安抚使等封疆大吏。

但是,因为辛弃疾在任上大刀阔斧地改革,加之总想要北伐,在众位谏官的一致弹劾下,他罢免了辛弃疾的所有职务。

自那之后,他就再也没有了辛弃疾的消息。

而现如今,辛弃疾这个名字,再度出现在他的面前。

念及至此,赵眘的目光落回了摊开的圣旨上。

圣旨上倒是没有提什么重要事。

仅仅是让辛弃疾在收到圣旨的第一时间,前来临安面见他。

但是,这正是令他费解的地方。

虽说他的年纪大了。

但是扪心自问,他的年纪还没有大到连颁布的圣旨都遗忘的程度。

他敢断言,他绝对没有给辛弃疾颁布过这道圣旨!

也就是说,辛弃疾手中的圣旨是伪造的!

这一点,也可以从圣旨上的印玺得到印证。

圣旨上的印玺,并非是如今他所使用的。

如果他所料不差的话,圣旨上的印玺是大宋衣冠南渡之前的印玺。

但是,在靖康之变后,他大宋的印玺已经被全部掠夺到了金国。

那这道圣旨上的印玺又是从哪来的?

有人伪造圣旨,将辛弃疾骗来临安?

可是这么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或者说,是辛弃疾自己伪造的?

可是这也没道理啊?

沉吟片刻,赵眘并未想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他决定,直接将辛弃疾喊进来询问一番。

“宣辛弃疾。”

赵眘对着下方等待已久的禁卫吩咐道。

“是。”

不多时,辛弃疾便来到了殿中。

“臣辛弃疾见过官家。”

望着下方俯身拱手的辛弃疾,赵眘直接拿起条案上的圣旨,开门见山地询问道。

“辛弃疾,你可知这圣旨并非朕颁布?”

“回官家,臣知晓此事。”

辛弃疾的爽快回答令得赵眘一愣,他没想到辛弃疾在知晓圣旨是伪造后,还来临安一趟。

难不成……

“那你可知伪造圣旨之人是谁?”

“官家,这圣旨并非伪造。”

听到辛弃疾这前后矛盾的话,赵眘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前面刚说这圣旨不是他颁布的,结果现在又说这圣旨并非伪造。

怎么,大宋还有两位官家不成。

赵眘还未来得及将心中的问题

问出,辛弃疾便已先行一步开口。

“官家,这圣旨是从哲宗官家那获得。”

???

赵眘神情一怔。

他的直觉告诉他,应该是听错了。

因而,赵眘又向辛弃疾确认了一遍。

“辛弃疾,你说这圣旨是来自我大宋哲宗?”

“是的,官家,这圣旨确实是来自哲宗官家……”

辛弃疾话音未落,赵眘便直接打断了辛弃疾的话。

“荒谬,虽说圣旨上有元符三年的印玺,但是哲宗早在八十多年前便因病逝世了,怎么可能会在圣旨中提到辛弃疾你!”

出乎赵眘意料的是,虽然他言辞激烈地驳斥了辛弃疾,但是辛弃疾并未慌乱。

“官家,此事说来话长,还请容许臣慢慢讲述。”

见辛弃疾神色如常,赵眘原本有些愠色的神情迅速平静了下来。

他想看看辛弃疾该如何解释这一切。

“好,那你说说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官家,事情的起因是这样啊,臣在饶州定居,一个偶然的机会,臣前往了后世一趟。”

“后世?”

“是的,官家,这后世乃是我淳熙十四年的九百年后……”

赵眘当即止住了辛弃疾继续说话的势头。

“辛弃疾,你的意思是,你前往了一趟九百年后?”

“是,官家,不过,其不仅是九百年后的后世这么简单,其还通向了其他的朝代,例如我大宋的元符三年,臣的那张圣旨,便是从元符三年的哲宗官家手中获得。

除了元符三年,食肆还通向了建炎二年,只是,臣此行匆忙从饶州赶往临安,未曾亲自前往建炎二年一趟。”

赵眘这时整个人都懵了。

刚刚辛弃疾短短的一席话,所蕴藏的信息超出了他的想象。

先是淳熙十四年的后世。

接着是通往其他朝代一事。

其中还包括他大宋的元符三年,建炎二年。

甚至,按照辛弃疾的说法,他似乎还能够前往元符三年,建炎二年。

这怎么可能呢?

在赵眘吃惊于这件事的同时,辛弃疾又再度开口。

“官家,臣可以将官家带往后世,以辩真伪。”

赵眘瞬间清醒了过来。

“辛弃疾,你是说,朕也能前往后世?”

“是,官家。”

“那不知该如何做?”

“只需要官家跟在我身后一炷香的时间即可。”

。。。。。。

赵眘一阵沉默。

如此简单就能够前往所谓的后世,这简直是如同儿戏一般。

他是一万个不相信。

但是……

如果是真的呢。

如果是真的,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也能够见到元符三年的哲宗,以及建炎二年的……岳飞!

“好,辛弃疾,就依你所言!”

一炷香的时间后,赵眘只觉得眼前的场景骤变。

只一瞬间,他便从垂拱殿出现在一片旷野中。

而且,天色已经变成了黄昏时分。

“这……这里是……”

“官家,这里便是后世,不远处的那间食肆就是臣在路途中所提到食肆,只需要见到食肆的店家,便可将官家心中的一系列问题解开。”

在辛弃疾的带领下,赵眘来到食肆内。

然后他就看到,屋檐下有两位壮汉正低着头,不知道在干些什么事。

“辛弃疾,那两人不知谁是店家?”

辛弃疾看到屋檐下的朱高煦与朱高燧也懵了。

他同样没有见过这两人。

但是依照店家先前与他所讲,屋檐下的两人,极有可能是来自其他朝代之人。

“官家,那两人有可能是其他朝代之人,容臣先去打听一番情况。”

“朕与你一道同去。”

既然辛弃疾都说,那两人极有可能是后世之人,那赵眘自然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他也想看看,那两人究竟是何来历。

“二哥,投降吧,打不过了。”

“投什么投,还能接着打!”

朱高燧望着右上角那悬殊巨大的人头比,一股绝望之感涌上心头。

他与二哥经过很长时间的锻炼,便想要试试看与人匹配。

结果,他与二哥大败而归。

这还不算完,二哥还不准他投降。

明明都已经被人闭着眼乱杀了。

“咦,二哥,有人来了。”

朱高燧的呼喊令得有些急眼的朱高煦抬起头来。

他看到了有两位陌生人来到了食肆。

瞬间,朱高煦便从躺椅上一跃而起而起,一脸雀跃地来到辛弃疾与赵眘的面前,招呼着两人坐下。

对朱高煦

而言,有陌生人也就意味着有其他的朝代,这可太让人激动了。

辛弃疾与赵眘也被朱高煦的热情吓了一跳,不过他们也都看出了朱高煦并无恶意。

两人也就在朱高煦的招呼下,坐到了一旁的矮凳上。

“老三,去拿茶水来。”

“是,二哥。”

朱高燧嘟囔了一声,便回到屋内,去拿凉白开。

“两位,不知是哪一朝的人?”

朱高煦也没有废话,迅速切入正题。

“我等来自于宋朝。”

“哦,是李小娘子的宋朝,那你们来自什么时候。”

朱高煦还未等辛弃疾有所反应,便炮语连珠地问出了下一个问题。

“我等来自于淳熙十四年。”

“淳熙……十四年……”

朱高煦觉得这年份有些耳熟。

“二哥,淳熙十四年不就是李小娘子等待的年份吗。”

拿着茶水回来的朱高燧在一旁提醒道。

“哦哦,差点忘了这一茬。”

“两位认识李小娘子?”

听两人认识李清照,辛弃疾顿时眼前一亮。

既然大家都认识相同的人,那接下来就好办了。

“这是当然了,我们与李小娘子可熟了。”

一旁的赵眘听着辛弃疾与对方如同打哑谜的对话,那是一头雾水。

“不知这李小娘子是……”

“李小娘子都不知道,其名为李清照,在你们宋朝应该是赫赫有名才是。”

李清照!

赵眘默然地点点头。

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大宋确实名声非凡。

只是,这怎么又与易安居士李清照有关了?

赵眘还未将心中的问题问出,朱高煦盯着面前的辛弃疾,再度开口道。

“如此说来,你便是稼轩居士辛弃疾!”

“额,是,不知道两位怎么称呼?”

见对方承认自己是辛弃疾,朱高煦那好奇的目光便开始上下打量。

辛弃疾之名他可是如雷贯耳。

当初,辛弃疾可是仅凭几十骑,就敢冲入数万人的金军大营,将叛徒活捉。

就这份胆量与魄力,即使是他与老三,也做不到。

这么一位牛掰的人物,竟然就这么活生生地站在自己的面前!

不过,朱高煦在啧了啧嘴后,并没有忘记回答辛弃疾的问题。

“我俩来自于你们宋朝之后的明朝,我是明朝汉王朱高煦,这位是我的三弟,赵王朱高燧。”

赵眘没想到,面前这两位身形高大的壮汉,竟然是两位亲王。

虽然他没有听说过这个明朝,但是既然能够称之为朝,那就肯定有所说法。

“稼轩居士,不知道这位是?”

既然确定了对方是辛弃疾,那么朱高煦对辛弃疾所带来的陌生人充满了好奇。

“这位是我大宋的赵眘官家。”

“赵眘……”

朱高煦面露难色。

他没有听说过这人。

赵眘注意到了朱高煦如同便秘一般的表情,他尴尬地笑了笑。

“二哥,赵眘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

“老三,还是你懂得多。”

面对着自家二哥的夸奖,朱高燧无奈地笑了笑。

他也就比二哥懂得稍微多一点。

“两位,不知道李小娘子可否身在食肆?”

在寒暄一番后,辛弃疾便将此行的主要目的说了出来。

“李小娘子她刚刚跟着店家去拿快递了,预计一盏茶的时间后回来吧,你们在此稍等片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