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雨季 作品

第四百二十六章 张飞带回的照片

张飞刚进入农家乐,一眼便看到有三人正坐在屋檐下。

“嘿,李小娘子,真神了,这才接触多一会啊,你就能够带领我们获胜了。”

面对着朱高煦的夸奖,李清照面色有些红润。

“对方的行动轨迹似乎是有迹可循,因此奴这才能够侥幸获胜。”

此刻朱高燧的脑海中顿时涌现出了一个想法。

或许,李小娘子能够带领他们更进一步。

曾经,在他与嬴政刚刚接触这个游戏的时候,他们直接开启了与人的匹配模式。

结果以惨败而告终。。

后来,在店家的提议下,他与嬴政开始了“人机”之路。

人机虽然能赢,但是赢得太多未免乏味。

而每当他不服输,想要尝试与人作战,每次都是以惨败而告终。

但是李小娘子这才接触一会儿,就隐隐有赶超他的架势。

或许,不久后,李小娘子就能够带他打匹配了。

想到这的朱高燧心情大好。

忽地,朱高燧看到,有一位熟人已经行至不远处。

朱高煦与李清照也发现了张飞的到来。

“高煦高燧,李小娘子,你们刚刚在干嘛?我都快到你们跟前了,你们这才发现我。”

“刚刚我们在玩游戏,翼德,你要不要也加入进来。”

朱高煦向张飞发出了邀约。

“游戏?”

张飞挠了挠头,决定还是先行办正事。

“不了,我先找店家,不知店家身在何处?”

“店家正在厨房为我们准备午饭。”

“嗯……那我先去和店家打个招呼。”

背着背包的张飞进入屋子,将背包放在长凳上,顺便为自己已经没电的手机充上电,然后便朝着厨房的方向走去。

将头伸进厨房,张飞就见到了在厨房内忙碌的张泊。

“店家。”

听到一声瓮声瓮气的喊声,张泊回头望去,就见到了久未谋面的张飞。

“翼德,你回来了!在外面稍等一会,我这等会就好。”

与张泊打完招呼的张飞来到屋外,又见到屋檐下的三人在聚精会神地玩游戏。

“高煦,这就是你们刚刚提到的游戏?”

张飞来到朱高煦的身后,瞅着朱高煦的手机询问道。

“没错,翼德,你猜猜我使用的这角色是谁?”

“角色是谁?这我咋知道?”

张飞被这没头没尾的问题问得一愣。

“嘿嘿,这就是你。”

“啊?”

张飞一脸疑惑之色。

朱高煦说的话,他怎么听不懂啊。

“除了你以外,这游戏里面还有你大哥刘备,二哥关羽,赵云等一系列的角色。”

朱高煦这么一解释,张飞总算是明白怎么回事了。

“二哥,你再挂机我要举报你了。”

“老三你敢!翼德,等我打完这把再与你说。”

差不多过了半小时,张泊端着托盘走出厨房。

将菜肴一一放到桌上后,张泊走出屋子喊道。

“吃饭了。”

然后张泊就看到了有些离谱的一幕。

张飞竟然拿着手机在玩游戏,而朱高煦则是在张飞的背后指挥着他。

恰逢一把结束,一行五人回到了餐桌上。

张飞望着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肴,那是食指大动。

上次吃店家的菜肴,已经是数月前的事情了。

而且,店家这可不仅有佳肴,还有美酒!

他同样已经好久都没有尝过后世的美酒了。

念及至此,张飞迫不及待地坐下,轻车熟路地打开面前的陶罐,然后将陶罐中的酒直接倒入碗中。

闻着那股诱人的酒香,张飞狠灌几口。

随后他的脸上露出了一副愉悦的神情。

“翼德,如今你既然已经回来,想来已经跟随着姜维一起,前往了三国时期的蜀汉一趟吧。”

“是的,店家,在姜维的带领下,我顺利抵达成都,在成都待了约莫五日左右,直到手机以及充电宝都没电了,我这才返回食肆。

在此期间,我拍摄了大量蜀汉的照片与视频。”

张飞说罢,拿过一旁正在充着电的手机,将之递到了张泊的手里。

张泊打开手机相册,就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照片与视频。

随便点开一个时间巨长的视频,然后张泊就看到一张大脸出现在了视频当中。

“店家,这是我拍摄的皇城,原本我还想拍摄成都城的,但是电量不够了。”

张泊看了几分钟的时间后,将视频关闭,接着点开了一张类似于全家福的照片。

张泊一眼就看到了居中的张飞以及他身侧站着的

一位富态的中年人。

“翼德,这位就是刘禅吧?”

张飞扭过头,细细望着张泊手中的照片。

“是的,店家,这确实是阿斗。”

见是阿斗,张泊啧了啧嘴。

在他小时候,一直以为刘禅是一位昏君,毕竟有个词语叫扶不起的阿斗。

但是随着了解的多了,他发现,刘禅其实不算差,最起码能够称得上中规中矩。

比一些拟人的玩意要好太多了。

如果当初岳飞北伐时的皇帝是阿斗,那恐怕岳飞做梦都要笑醒了。

想到这,张泊的目光又继续落在了照片上。

“翼德,那这些人是?”

“店家,这位是我的女儿,阿斗的皇后,这位是阿斗的太子刘璿,二子刘瑶……”

如张泊所想的那样,这张照片还真是全家福。

不过,照片中,除了刘禅与张飞有名外,其他人都没啥名气。

除了一人。

刘禅的第五子刘谌。

这位可称得上蜀汉最后的风骨。

在蜀汉要投降的时候,他誓死不降,最终在刘备的昭烈庙中自杀。

某些方面,刘谌与曹髦极为相似。

都是宁可死,也不屈服。

就像网上说的那样。

刘谌不坠昭烈志,曹髦亦有魏武风。

如今,曹髦的命运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刘谌也是如此。

略微感慨了一番,张泊点开了另一张大合影。

这张大合影倒不像之前的全家福一般那么有生活气息,因为这张合影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中年人以及老年人。

虽然张泊大概猜到照片中会出现哪些人,但是要让他一一认出,他还是做不到的。

因而,张泊直截了当地向一旁的张飞问道。

“翼德,这张合影又是?”

“店家,这张合影是我蜀汉一些大臣的合影,我左手边这位,便是我蜀汉的卫将军姜维。”

这人便是姜维!

张泊的目光望向合影中的那位已经两鬓斑白的老者。

延熙十七年的姜维,已不再是当初被诸葛亮收服时的那位小将,而是已经成为了蜀汉北伐的中流砥柱。

即使他从未见过先主刘备,但他还是为了蜀汉的江山劳心劳力。

甚至在刘禅投降后,姜维依然还在试图挽救这一切。

可惜,最终无力回天。

不过,这一世,就不需要姜维如此劳心劳力了。

如果不出意外,姜维不久后就能够见到建安十四年的刘备与诸葛亮了。

“在我右手边的这位,是军师之子诸葛瞻。”

诸葛瞻张泊也是很熟悉。

作为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子,他被寄予厚望。

但是实际上,诸葛瞻的能力有限,而且,他还与诸葛亮的传人姜维就是否北伐一事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不过,在蜀汉的最后关头

身为诸葛亮之子的诸葛瞻还是选择了死战到底,以身殉国。

“店家,还有……”

随着张飞的一一介绍,张泊也发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

“对了,翼德,我有件事要与你说。”

再度灌下几口酒的张飞摆了摆手道。

“店家尽管说便是。”

“李小娘子欲前往东汉末年一趟,去见曹操一面。”

张飞蓦然虎目圆睁,看向身侧的李清照。

“李小娘子,你要去见曹操?”

“是的,奴准备将曹操面临的局势以及曹髦所面临的问题告知曹操。

如果一些顺利,曹操便会与玄德公达成和解,并前往嘉平六年。”

“这……曹操会相信吗?要不我跟李小娘子你一同前往。”

张飞一脸担心。

他对曹操可没有什么好感。

“翼德,你就别凑热闹了。

你想想,即使曹操不相信李小娘子的话,李小娘子转瞬之间便可回到后世。

但是你如果跟着去了,那可就插翅难飞。”

朱高煦口中咀嚼着菜肴,含糊不清的说道。

“这……”

“关于李小娘子的安危,你就不需要担心了,我和老三跟着李小娘子前往,势必为李小娘子保驾护航,情况不对,我们一起撤。”

“好吧。”

见朱高煦已经有完整的方案,张飞也就不再多言。

出奇的,张飞这次并未喝太多的酒。

因为他还有重要的事情做。

午饭后,张飞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一炷香的时间后,张飞的身影出现在了建安十四年荆州牧府邸中的议事厅。

然后,他就看到了刘备与诸葛亮。

“翼德,你回来了!此行可否顺利?”

见张飞回来,刘

备迅速起身,来到张飞面前细细打量一番张飞。

他的这位三弟,前往三国时期将近三月,可把他担心坏了。

面对着刘备的关心,张飞憨憨一笑说道。

“大哥,一切顺利,此行我见到了延熙十七年的阿斗以及我蜀汉的众人,我还特意拍了一些视频和照片回来。”

刘备领着张飞,来到案几边坐下,然后张飞打开手机,开始给刘备与诸葛亮详细地展示起他所拍摄的照片与视频。

“大哥,这便是四十六年后的阿斗……”

即使是久经战事的刘备,在见到已经长大成人后的刘禅后,一时也有些感慨万千。

而随着张飞的一一介绍,如今三国时期蜀汉的人员情况刘备与诸葛亮也都有了大概的了解。

“大哥,除了这些照片与视频外,刚刚我还从店家那获取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李小娘子不久后会来东汉一趟,去见曹操一面。”

“李小娘子见曹操?这是为何?会不会太过危险?”

当即,张飞将李清照的打算告知了刘备。

刘备听完这一切,与身边的诸葛亮对望了一眼。

“军师,此举确实可以一试,如果成功,会使我大汉百姓免受战事之苦。”

诸葛亮也极为认同。

虽然先前主公答应了曹髦在打赢曹操后不将曹操杀害。

但是那也是在打赢之后。

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无数战事,东汉势必民不聊生。

如果按照李小娘子的设想,能够和平解决此事,那便再好不过了。

如此,也就避免了生灵涂炭。

“亮附议。”

与诸葛亮交流完的刘备,将目光重新移回张飞的身上。

“翼德,你刚刚说,李小娘子在后世?”

“是的,大哥。”

“那我们动身后世,就此事与李小娘子详细磋商。”

……

淳熙十四年,临安府。

当年靖康之变后,赵构南迁到扬州。

而随着宗泽的离世,新上任的东京留守杜充根本无力抵抗金军的南下,好不容易收回的汴京再次陷落。

这次,金军更加深入。

北方广袤的土地,尽数落入金军之手。

而赵构见情况不对,再次开启了南迁的道路。

镇江府,建康府,最终抵达了稍微安全点的临安府。

自此之后,临安便成为了南宋的首都。

行走在首都临安的街上,辛弃疾感觉有些恍如隔世。

距离他上次来到临安,已不记得过去了多久。

现在临安的繁华,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他的想象。

商铺与宅院错落有致,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尽显奢华。

河面上,画舫轻摇,丝竹之声隐约可闻。

茶馆酒肆内,宾客满座,文人墨客在此品茗论诗,好不热闹。

望着面前这座无比繁华的临安,辛弃疾只感觉自己有些格格不入。

如今金国正在北方虎视眈眈,保不齐再次南下,而身为大宋京师的临安城,却处在纸醉金迷当中。

不过,辛弃疾的思绪并未持续太长的时间,因为他此行来到汴京,有着重要的任务。

摸了摸身后的背包,辛弃疾朝着一个方向快步走去。

历经半个时辰,辛弃疾来到了皇城前。

在将哲宗陛下给的圣旨交由门口的禁卫检查一番后,辛弃疾顺利地混进了皇城中。

一炷香的时间后,一道圣旨被传到了当今官家赵眘的龙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