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雨季 作品

第四百零一章 西域见闻

元狩六年,河西。

在先秦时期,河西一般指的是黄河以西,北洛水以东南北走向的狭长区域。

这片区域是秦晋两国之间的要地,后来晋国分裂成韩赵魏三国,围绕着河西,秦与魏之间爆发了五次大战,史称河西之战。

而随着秦朝的建立,便没有了河西之争,原先的河西区域也成了中原的腹地。

到了汉朝,河西已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河西,它所代指的,乃是祁连山以北方向一条呈现东南-西北走向的狭长地带,又名河西走廊。

元狩二年(前121),汉武帝刘彻任命二十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在春夏两季率兵出击河西浑邪王、休屠王部。

两次战事共斩首四万余人,生擒匈奴五王,杀死匈奴两王。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全部被俘,匈奴单于的阏氏及王子五十九人被俘,生擒将军、当户、都尉无数。

因为恼怒于浑邪王多次的败绩,伊稚斜单于想将其召至单于王庭后诛杀。

但是,浑邪王得知了这个消息。

他立马联系休屠王准备投降汉朝。

后来虽然有些变故,但是一切顺利,浑邪王顺利投奔汉朝。

自此之后,河西走廊便归入汉朝的版图。

虽然在汉武帝时期,河西一共设有四郡。

但是在元狩六年,只有两郡。

分别是武威郡与酒泉郡。

武威郡位于河西走廊的东端,连接着酒泉郡与中原,是中原进入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

作为河西走廊的东部门户,武威郡是汉朝抵御匈奴南侵的第一道屏障。

控制武威郡,可扼守中原与河西的咽喉要道,切断匈奴从北方向中原渗透的路径。

酒泉郡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范围极广,联通着西域周围的一圈小国,其乃是防御匈奴的军事前哨,是汉朝控制西域与隔绝匈奴、羌人联系的关键节点。

酒泉郡的治所禄福城。

与武威郡的治所姑臧(zang)城早早建立不同,酒泉郡的治所禄福城乃是一座新城。

而在最近的这段时间,新建立的禄福城那可是热闹非凡。

因为汉朝在此设立互市的消息传了出去。

早在之前,西域诸国就听闻汉朝的富庶,加之张骞在西域走了一圈,使得西域诸国对于汉朝早就心向往之。

但是奈何,路途实在遥远,加之还有匈奴在其中作梗。

这就导致西域诸国与汉朝之间的往来并不密切。

现在不一样了。

随着河西走廊的打通,汉朝在极西之地的酒泉郡设立互市,附带着博望侯张骞的宣传,西域诸国纷纷骚动起来。

这段时日,每天都有队伍带着满满的货物来到禄福城交易,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这一日。

晨光初露,远处的草原还笼罩在薄雾中,却已能听见驼铃声由远及近,如潮水般涌来。

一伙人的影子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条蜿蜒的长龙,贴着地平线缓缓游动。

他们身后,双峰骆驼的背上,堆满了鼓鼓囊囊的皮囊和木箱,铜铃随着步伐摇晃,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在安静的荒野中尤为清晰。

在西域,能够有如此规模的队伍不多。

事实上,这一行人背后的势力确实不简单,他们来自于西域几个大国之一的大宛。

为首一位中年人,披着翻毛皮袄,头戴尖顶毡帽,腰间悬着镶嵌兽骨的弯刀,正眺望着远处的禄福城。

“果然如同传闻中的那样,汉朝在这里建立起了一个无比庞大繁荣的城池,较之我们的王都,也不遑多让。”

中年人看着巍峨的禄福城,发自内心地感慨道。

“呼衍叔叔,这里就是汉朝的禄福城吗?”

中年人身侧一位少年歪着脑袋向中年人询问道。

“没错,昧蔡,这里便是汉朝的禄福城,也是我们此次的交易地点。”

名为呼衍的中年人点点头,回应着少年的问题。

他此行来到禄福城,乃是奉国王的命令,来此做生意。

要知道,汉朝可谓是极其富庶,好东西不计其数。

粮食,茶叶,盐,铁器,农具,丝绸……

这些玩意在西域可都是稀罕货,价值不菲。

虽然以往他们有心与汉朝做生意,但是奈何,汉朝实在太远。

而博望侯张骞每次出使西域,所带的物资有限,还要与其他西域诸国瓜分,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如今,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得知酒泉郡设立了那个名为互市的交易地点后,国王便令他马不停蹄地赶来此地,与汉朝交易。

事实上,他们大宛的好东西也有不少。

就例如在西域也名声极广的汗血宝马。

除了汗血宝马外,他们此行还带了玉石,香料,毛皮,药材等货物,想来应该能够在汉朝换得一些不错的物资。

“走吧,昧蔡,我们赶紧前往禄福城。”

随着大宛的一行人来到禄福城,他们发现,禄福城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虽然现在的天边才露出鱼肚白,但是禄福城的外面,已然人头攒动。

“呼衍叔叔,那是乌孙人,还有大月氏人,大夏人,以及……匈奴人。”

匈奴人!

听到少年的声音,呼衍将目光望向了少年所指的方向。

果然,正有一群匈奴人拉着几十车的羊毛以及其他货物在门口等待着进门。

这令得中年人眉头一皱。

根据汉朝的说法,这互市乃是给西域各国一个交易的机会。

但是他没想到,汉朝竟然也会将这个机会给匈奴。

以他对汉朝的了解,目前汉朝的皇帝那可是对匈奴深恶痛绝,在二十年的时间内,几乎就已经将匈奴打灭亡了。

而且,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也是在某种程度上联合西域诸国,一同钳制匈奴。

结果,现在汉朝却与匈奴做起了生意。

他有点想不明白。

虽没有想明白,但是呼衍并未太过纠结此事,因为他此行应当以交易为主。

至于匈奴一事,看看有没有机会能够打听出些什么吧。

随着呼衍抵达城门口,他发现,早就几人在这里等候了,为首一人,他十分熟悉。

因为他们此行是带着国王的命令来的,所以比较正规,在到此的前一日,就已经派人前往禄福城,告知了汉朝这一事。

只是,呼衍没想到,来此等待的人竟然是博望侯的张骞。

在见到张骞后,呼衍领着一众大宛的人下马,对着张骞行礼。

“博望侯大人。”

“无需多礼,走吧,我们进去详谈。”

张骞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领着一群人进入了禄福城。

今日,他之所以出现在此,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自然是招揽大宛。

大宛在西域的势力并不算小,仅在乌孙,大月氏之下,算是大汉在西域一股不可多得的助力。

并且,大宛还有一个令大汉也眼馋的玩意。

汗血宝马!

这自然要与大宛打好关系。

至于另一个原因,则是要追溯到他早年间的经历。

在他第一次出使西域,想要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时,被匈奴抓住,历时十年,他才带领随从逃离匈奴。

但是十年的时间,早就物是人非。

大月氏因为遭受到乌孙的攻击,已经从原来的地方迁走。

为了完成陛下交代给他的任务,他便开始了西域之行。

严格说来,大宛是他在西域第一个出使的国家。

当时的他为了找寻大月氏的踪迹,一路风餐露宿,不少随从在此过程中死亡。

最终他抵达了大宛,向大宛国王讲述了他出使大月氏的使命以及路途上的遭遇。

他希望大宛国王派人相送。

大宛国王欣然同意,热情款待后,为他准备了向导和翻译。

得益于大宛的帮助,他最终耗费十余年,抵达了大月氏,完成了陛下交代的任务。

在张骞背后的大宛一行人,自打进了禄福城,便好奇地四处观望。

呼衍见到,胡商们将货物有序地卸在街边,而货物周围,则站着最少两位官员,他们手持简牍,清点着货物。

清点完成后,汉朝官员们发放一种类似于凭证的玩意,之后通过凭证,拿来一沓纸给那些胡商,然后,汉朝就将所有的货物都拖走了。

见到这一幕的呼衍傻眼了。

汉朝仅用几张纸,就换走了所有的货物?

呼衍有些担心起这次能否完成国王的嘱托了。

考虑片刻,呼衍还是决定,将心中埋藏的问题问出来。

“博望侯大人,为何我看到,大汉将货物运走后,仅仅是给了那些胡人一些纸?”

“那个啊,是我们大汉的钱币。”

钱币?

汉朝的钱币呼衍并不陌生,乃是由铜制成,造型极其精美。

当年博望侯出使大宛,曾经带了一批过去,他也曾经获得过几枚,那是爱不释手。

但是,他也没听过过汉朝有纸做成的钱币啊。

而且……

“博望侯大人,为何要用钱币呢,以物易物不是更为方便吗?”

“想来你也看到了,如今的禄福城,那可是有着众多胡人的,以物易物,实在是太过繁琐,因而,我们便取消了以物易物,转而是通过这种钱币来交易。

我们会先行派人评估你们此行商品的价值,如果能够谈下来,那就皆大欢喜,如果你们觉得不值,我们大汉也不会强买强卖。

另外,也会给你们一份城中的物价表,来对比你们所携带货物的价值,这样你们心里也有数。

如果交易完成,我们便会给予你们相同价值的钱币,然后,你们通过这些钱币,再去相应的商铺,兑换你们所需要的物资,如此,岂不是更加高效快捷。”

呼衍眼睛当即眼前一亮。

他从未听说过如此新颖的做生意方式。

只是,他也有些担心,汉朝会不会将汉朝的物价定的奇高,让他们买不起。

“行吧,你们的物资就放在这里,我身后之人会清点你们的货物,并且给你们一个合适的价格,当然,选择权在你们手上。”

张骞说完后,一位男子就开始清点起货物,另一位男子,在交给呼衍一份简牍后,也加入到清点货物的行列中。

呼衍将手中的简牍张开后惊讶的发现,他竟然能够看懂简牍上的文字。

他偷偷瞥了眼身边负手而立的张骞。

他大概已经猜到,这是出自谁的手笔了。

收回目光,呼衍仔细查看起手中之物的价格。

嗯……

虽然他知道汉朝兑换之物的价格,但是没有对照,他也不知道值不值。

不多时,清点货物的人清点完货物,给呼衍每项货物都报了一个价格。

呼衍对照着手中的汉朝货物价格,眼神一瞪。

便宜,太便宜了!

一匹汗血宝马竟然能够换五十斤盐!

一斤香料竟然能够换十柄农具。

赚大了。

呼衍有些控制不住手的颤抖。

“博望侯大人,我没有异议。”

“好,这是你等的凭证,只需要在此稍等一会,便可获得等量的钱币。”

过了一会儿,先前清点货物的两人已经回来了,并且还找来了拉货之人。

将一沓纸币交到呼衍的手中,呼衍就看到了货物被拉走。

“接下里,便带你们去兑换物资的地方。”

张骞说罢,便领着一行人,向着禄福城深处走去。

此时,有一人行色匆匆地在路上不停地张望。

在见到张骞后,来人迅速来到了张骞的面前。

“博望侯,大司农正在找您。”

张骞有些惊讶。

从来人的样子看来,似乎事情非常紧急。

“好,我知晓了,那便请你将他们一行带去购买物资的地方。”

“是,博望侯。”

见到呼衍一群人离开,张骞加快了速度,很快便抵达了一座刚建立不久的府邸。

府邸中,张骞顺利见到了桑弘羊。

此时的桑弘羊,除了担任大司农以外,还暂时全权代理着互市事宜。

“大司农,不是因为何事如此急切?。”

张骞拱手行礼后,问出了心中的问题。

“博望侯,陛下来旨,召集我回去。”

“这……”

张骞面露难色。

“如果这般,不知互市事宜应该交由谁来管理?”

“博望侯,你如何?”

“我?”

张骞有些担心。

一方面,他虽然在互市事宜上充当桑弘羊的助手,但是主要事务都是由桑弘羊负责,他平日里只发挥他擅长的方面,例如外交。

如今一下子让他掌控互市,他也不知道能否掌控好。

另一方面,自打他从陛下那获得世界地图后,他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出去走走。

但是,却因为一系列的事情耽误了下来。

如今……

桑弘羊看出了张骞的忧虑。

“博望侯,不用太过担心,现在互市已经步入正轨,并不需要操心很多,只需要维持现状即可。

另外,陛下也说了,待我回去后,会第一时间派人来接替我的工作。

博望侯只需要在几月内管理好互市即可。”

桑弘羊都这么说了,张骞自然点头应允。

“好,大司农,就依你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