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瞅着半蹲在地,嘴里塞着异物的赵佶,他感觉眼前之人的面庞与嗓音有些熟悉。
不过……
这人身上所穿着的衣服与店家一样,着实有些奇怪。
兴许这便是后世的衣物吧。
李纲如是想着。
“赵佶,鹏举来了。”
原本因为玩手机玩到半夜,导致一大早没有精神的赵佶,听到张泊的此番言语,整个人精神一振,从萎靡不振的状态中瞬间清醒了过来。
鹏举来了,是不是意味着他即将前往建炎二年了?
晃了晃有些昏昏沉沉的脑袋,赵佶的目光落在了距离他不远的几人身上。
确实是宗泽老将军以及鹏举。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陌生的面庞。
一旁的李纲,听到张泊对赵佶的称呼,顿时瞪大了眼睛,盯着有些愣神的赵佶看了几息,忽地俯身拱手道。
“政和二年进士李纲参见赵佶官家。”
“政和二年?李纲?”
赵佶挠了挠头。
这名字好熟悉,应该在哪里看到过或者听到过这名字。
“赵佶,政和二年,也就是元符二年的十三年后,在历史上,李纲是在你当官家的期间,考中的进士。”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赵佶恍然地点点头。
此刻的李纲注意到,刚刚店家在与赵佶官家交流时所提到的内容。
“元符二年?”
“是啊,李相,这位赵佶是来自元符二年的端王赵佶。”
张泊回应着李纲的疑问。
“元符二年……端王赵佶……等等,元符二年?那岂不是说哲宗官家将会在明年离世?”
即使是李纲,也难免露出惊慌之色。
要知道现在的北伐事宜,那可是哲宗官家在后面全力支持。
而如果哲宗官家发生些什么意外,那便意味着好不容易有所起色的北伐事宜也将无疾而终。
“放心,哲宗赵煦已经在后世检查过身体了,目前一切安好,早逝一事不用担心。”
得知哲宗官家没事,李纲松了口气。
“宗老将军,你们今日来此,是不是要带着赵佶前往南宋,准备北伐事宜了。”
“是的,店家,今日来此一方面是将右相带来后世,让右相领略一番后世的场景,另一方面,就像店家说的那样,请赵佶官家前往汴京坐镇。”
虽然赵佶已经隐隐猜到了这一切,但是,当此事真正发生的时候,他还是有些不舍后世的。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他留守在汴京,而岳飞北伐的话,那他将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能来后世了。
这就有些难熬了。
或者,他可以与岳飞约定一个时间,诸如五日十日之类,他前往后世,然后岳飞再来后世将他带回去。
可是那样的话,那他就不会出现在汴京,而是会跟着岳飞出现在前线。
嘶……
赵佶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确实可以这么干!
“店家,你说,我要是御驾亲征怎么样?”
“啊?”
张泊嘴巴张的都快能够塞下一枚鸡蛋了。
他刚刚没听错吧。
御驾亲征?
这是位列十大昏君的赵佶能够说出来的话?
据史书上的记载,赵佶这家伙那可是跑路飞快。
靖康元年,金军大军南下,为了不让唐肃宗灵武称帝的事件再次爆发,分散大宋的国力,李纲劝说赵佶退位,传位给儿子赵桓。
按道理来说,让一个皇帝退位,那可是极为困难的,毕竟皇帝之位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少人为了那个位置抢破了脑袋。
但是宋徽宗赵佶不是这样的人,他无比爽快。
当然,或许是他知道,如果以皇帝身份跑路的话,肯定会有一大群的大臣反对。
事实上就和他想的一样。
在宋钦宗赵桓成为皇帝后,曾经不止一次想要效仿他的父亲赵佶跑路,但是都被李纲抓到了,最终没跑成,只能坚守。
而赵佶在卸任皇帝之位后,以太上皇的身份直接跑路,根本没人阻拦,因而赵佶一路跑到了镇江府。
但是,出乎赵佶预料的是,这一次金军未能攻下汴京。
等待了几个月,见局势稍缓,加之权力的诱惑,赵佶便按耐不住,动身返回汴京。
他要争权。
但是,这次的结果就不好了。
因为李纲等主战派的被贬,使得汴京根本守不住。
而宋徽宗赵佶与宋钦宗赵桓父子两人双双把家还,创造了“二帝北狩”的神话。
所以,现在的赵佶突然向他提及御驾亲征一事,他才会如此惊讶,甚至于费解。
因为这就不是赵佶能够干出来的事!
与张泊的一脸怀疑不同,南宋三人组皆一脸热切地看向赵佶。
特别是前面的宗泽与李纲,在对望了一眼后,他们的脸上明显地涌现出一抹潮红之色。
这是激动所致。
作为主战派的两人,曾经不止一次的给官家提过意见。
宗泽是希望官家赵构能够回到旧都,军民团结一致,共同抗金。
李纲虽没有宗泽这么直接,但是也希望官家赵构驾临南阳,以表示不放弃中原的决心。
而官家赵构全都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但是现在,赵佶官家给了他们两人一份超出预期的答案。
御驾亲征!
这对于大宋而言,实属是一件令人无比振奋的消息。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官家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出,各地义军势必会揭竿而起,全面北伐。
这是一股完全不可阻挡的势头。
在此等势头的加持下,收复失地将不再是梦。
不过,李纲思考片刻,考虑到一点。
“官家,御驾亲征是不是有些太危险了?”
“这有啥危险的,只要遇到危险,我直接到店家这不就行了?”
瞬间,张泊明白赵佶的打算了。
赵佶这家伙,大概率御驾亲征的目的不是为了亲自抗金,而是为了待在岳飞的身边。
这样的话,不仅落得了一个好名声,而且,还可以频繁地往返于后世与南宋之间,而不用长时间待在汴京。
“赵佶,你想待在鹏举的身边吧。”
“嘿嘿,店家,被你猜到了。”
见张泊知晓了他的打算,赵佶也就很爽快地承认了。
“店家,你说这样有没有搞头?”
不得不说,赵佶的想法确实不错。
因为现在的南宋,除了朝廷的军队以外,还有着众多的义军。
他们分布在各地,在宋金边境,在金国境内,都有他们的影子。
而如果能够将所有人凝聚到一起,那将会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虽然宗泽也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宗泽的身份没有赵佶好用。
光大宋官家这个名头就能吸引无数人投靠了。
不然《水浒传》里,宋江也不会这么大张旗鼓地想要成为正规军了。
虽然历史上不止一次发生过御驾亲征被打得抱头鼠窜情况,就比如宋太宗赵光义,就曾留下了高粱河驴车漂移的神话。
但是,对于赵佶,他倒是不担心这一点。
因为赵光义失败,是赵光义自己心里没数,自己能力有限,还想要学赵匡胤。
结果被打得妈都不认识了。
输给辽国也算了,结果他甚至连交趾都打不过。
而赵佶的定位就很清晰。
仅仅是起到一个吉祥物的作用。
有着宗泽统领全军,岳飞冲阵,加之后世的一系列装备以及御驾亲征这个buff,张泊都不知道怎么输。
“这个,你还是询问一番宗老将军与李相的想法吧。”
见宗泽与李纲望着自己,赵佶也是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宗泽与李纲听闻此事,纷纷低首沉吟起来。
过了差不多五分钟的时间,宗泽与李纲抬起头,相互之间对望了一眼,然后宗泽开口道。
“店家,此时大有可为,只是,还需请赵佶官家保证自身安全。”
“宗老将军放心,情况不对,我会立刻前往店家这,不劳费心。”
好家伙。
赵佶,不愧是你!
“行了,赵佶,既然决定了,那就换衣服吧,换好衣服就准备出发了。”
“好嘞。”
宗泽当即屁颠屁颠去换衣服了。
张泊也招呼三人坐下,为三人倒上茶水。
还没有怎么聊天,从门外又进来两人。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先前约好的苏轼,以及北宋的引路人李清照。
“李小娘子,东坡居士。”
张泊站起身,与两人熟络地打起了招呼。
听到张泊的招呼声,宗泽转过身去,然后他就见到了北宋李小娘子搀扶着一位六十余岁老者进入了食肆。
而根据店家刚刚的称呼,宗泽瞬间就知晓了来人的身份。
苏轼,苏子瞻。
作为曾经的赐同进士出身的宗泽,对于苏轼这位文坛巨擘早有耳闻,但是未曾一见。
如今,终于有机会了。
他当即站起,对着苏轼拱手行礼。
宗泽身旁的李纲也是和宗泽差不多的动作。
苏轼望着面前两人,在拱手回礼的同时,眼中充满了好奇。
“店家,这两位是?”
“东坡居士,这些都是南宋之人,这位是宗泽,乃是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这位是李纲,曾担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一职,这位是岳飞,历史上抗金的领头人。”
苏轼听着张泊的介绍,神情也变的肃穆。
开封府尹,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及那位年轻人,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李相,这位是李清照李小娘子。”
介绍完南宋三人后,张泊又开始为李纲介绍起李清照。
“莫不是江宁府知府赵明诚之妻,易安居士李清照?”
“李相,奴确实是李清照,但是将来的发展,恐怕会与建炎二年的奴有所不同。”
李纲也听出了李清照话里有话,便不再追问。
赵佶这时候也换完衣服走了出来。
见赵佶走出,南宋一行人便与张泊告了别,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店家,如此看来,似乎南宋北伐即将开始。”
李清照坐下后,好奇地向张泊打听道。
“没错。”
张泊点点头。
“对了,李小娘子,赵佶这次可是有一个天才的想法。”
张泊将刚刚赵佶的打算,告知了李清照。
李清照闻言,也有些咋舌。
虽然端王御驾亲征的出发点不对,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好。
交谈片刻后,又有两人走进农家乐,正是前往盛唐时期的朱高燧与秦琼。
而张泊也为众人介绍了彼此。
“店家,我们还不走,莫非是在等人?”
见张泊依然稳稳地坐在椅子上,朱高燧有些好奇地询问道。
这可是他第一次前往食肆以外的地方,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发了。
并且,他这次前往后世,可是有着要事。
他要去参加上次店家与他说的那个展览。
“没错,除了东坡居士,秦将军,你以外,还有一人要跟随我们一通前往。”
“哦,不知那人是谁?来此哪个朝代?”
“这人你认识,就是之前的赵佗。”
“赵佗?”
朱高燧有些不解。
“店家,赵佗该不会也去医院检查吧?他不是活到了103岁吗?”
他在大唐的这段时间,可是好好地了解了一番作为秦朝代理人赵佗的生平,也知晓了赵佗活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年龄,103岁。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赵佗前往后世的原因充满了好奇。
能活到103岁,按道理是不需要前往医院检查。
难不成,对方的目的和他一样,是想去参加展览?
“虽然赵佗活到了103岁,但是他执意去医院检查,那就带他喽。”
“行吧。”
朱高燧不再言语。
等待并未持续太久,便有一人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
其一身玄色上衣,赤绛色下裳,腰挎长剑,缓缓地步入农家乐。
朱高燧见到来人,神情一怔。
他认出眼前之人乃是昨天的赵佗,但是很明显,今日赵佗与昨日赵佗的气质可谓是天差地别。
今日的赵佗,就好似……好似一个皇帝一般?
张泊也注意到了“赵佗”的到来。
而他在看到“赵佗”的第一眼,目光便锁定在了赵佗身上所穿的衣服上。
这衣服,怎么和汉武帝照片上的衣服这么像?
在张泊思考的间隙,嬴政已经来到了张泊的面前。
张泊这时也看清了“赵佗”所穿衣服的全貌。
如果说,之前赵佗的衣服与刘彻的衣服有五成像的话,那么现在已经有七八成了。
“赵佗,你这衣服,倒是与汉武帝刘彻与几分相似。”
嬴政笑意盈盈地说道。
“店家,其实……我并非姓赵名佗,而是嬴姓,赵氏,名政,我便是你之前口中提到的秦始皇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