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雨季 作品

第三百八十四章 卡机制的赵佶

李纲瞅着半蹲在地,嘴里塞着异物的赵佶,他感觉眼前之人的面庞与嗓音有些熟悉。

不过……

这人身上所穿着的衣服与店家一样,着实有些奇怪。

兴许这便是后世的衣物吧。

李纲如是想着。

“赵佶,鹏举来了。”

原本因为玩手机玩到半夜,导致一大早没有精神的赵佶,听到张泊的此番言语,整个人精神一振,从萎靡不振的状态中瞬间清醒了过来。

鹏举来了,是不是意味着他即将前往建炎二年了?

晃了晃有些昏昏沉沉的脑袋,赵佶的目光落在了距离他不远的几人身上。

确实是宗泽老将军以及鹏举。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陌生的面庞。

一旁的李纲,听到张泊对赵佶的称呼,顿时瞪大了眼睛,盯着有些愣神的赵佶看了几息,忽地俯身拱手道。

“政和二年进士李纲参见赵佶官家。”

“政和二年?李纲?”

赵佶挠了挠头。

这名字好熟悉,应该在哪里看到过或者听到过这名字。

“赵佶,政和二年,也就是元符二年的十三年后,在历史上,李纲是在你当官家的期间,考中的进士。”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赵佶恍然地点点头。

此刻的李纲注意到,刚刚店家在与赵佶官家交流时所提到的内容。

“元符二年?”

“是啊,李相,这位赵佶是来自元符二年的端王赵佶。”

张泊回应着李纲的疑问。

“元符二年……端王赵佶……等等,元符二年?那岂不是说哲宗官家将会在明年离世?”

即使是李纲,也难免露出惊慌之色。

要知道现在的北伐事宜,那可是哲宗官家在后面全力支持。

而如果哲宗官家发生些什么意外,那便意味着好不容易有所起色的北伐事宜也将无疾而终。

“放心,哲宗赵煦已经在后世检查过身体了,目前一切安好,早逝一事不用担心。”

得知哲宗官家没事,李纲松了口气。

“宗老将军,你们今日来此,是不是要带着赵佶前往南宋,准备北伐事宜了。”

“是的,店家,今日来此一方面是将右相带来后世,让右相领略一番后世的场景,另一方面,就像店家说的那样,请赵佶官家前往汴京坐镇。”

虽然赵佶已经隐隐猜到了这一切,但是,当此事真正发生的时候,他还是有些不舍后世的。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他留守在汴京,而岳飞北伐的话,那他将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能来后世了。

这就有些难熬了。

或者,他可以与岳飞约定一个时间,诸如五日十日之类,他前往后世,然后岳飞再来后世将他带回去。

可是那样的话,那他就不会出现在汴京,而是会跟着岳飞出现在前线。

嘶……

赵佶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他确实可以这么干!

“店家,你说,我要是御驾亲征怎么样?”

“啊?”

张泊嘴巴张的都快能够塞下一枚鸡蛋了。

他刚刚没听错吧。

御驾亲征?

这是位列十大昏君的赵佶能够说出来的话?

据史书上的记载,赵佶这家伙那可是跑路飞快。

靖康元年,金军大军南下,为了不让唐肃宗灵武称帝的事件再次爆发,分散大宋的国力,李纲劝说赵佶退位,传位给儿子赵桓。

按道理来说,让一个皇帝退位,那可是极为困难的,毕竟皇帝之位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多少人为了那个位置抢破了脑袋。

但是宋徽宗赵佶不是这样的人,他无比爽快。

当然,或许是他知道,如果以皇帝身份跑路的话,肯定会有一大群的大臣反对。

事实上就和他想的一样。

在宋钦宗赵桓成为皇帝后,曾经不止一次想要效仿他的父亲赵佶跑路,但是都被李纲抓到了,最终没跑成,只能坚守。

而赵佶在卸任皇帝之位后,以太上皇的身份直接跑路,根本没人阻拦,因而赵佶一路跑到了镇江府。

但是,出乎赵佶预料的是,这一次金军未能攻下汴京。

等待了几个月,见局势稍缓,加之权力的诱惑,赵佶便按耐不住,动身返回汴京。

他要争权。

但是,这次的结果就不好了。

因为李纲等主战派的被贬,使得汴京根本守不住。

而宋徽宗赵佶与宋钦宗赵桓父子两人双双把家还,创造了“二帝北狩”的神话。

所以,现在的赵佶突然向他提及御驾亲征一事,他才会如此惊讶,甚至于费解。

因为这就不是赵佶能够干出来的事!

与张泊的一脸怀疑不同,南宋三人组皆一脸热切地看向赵佶。

特别是前面的宗泽与李纲,在对望了一眼后,他们的脸上明显地涌现出一抹潮红之色。

这是激动所致。

作为主战派的两人,曾经不止一次的给官家提过意见。

宗泽是希望官家赵构能够回到旧都,军民团结一致,共同抗金。

李纲虽没有宗泽这么直接,但是也希望官家赵构驾临南阳,以表示不放弃中原的决心。

而官家赵构全都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但是现在,赵佶官家给了他们两人一份超出预期的答案。

御驾亲征!

这对于大宋而言,实属是一件令人无比振奋的消息。

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官家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出,各地义军势必会揭竿而起,全面北伐。

这是一股完全不可阻挡的势头。

在此等势头的加持下,收复失地将不再是梦。

不过,李纲思考片刻,考虑到一点。

“官家,御驾亲征是不是有些太危险了?”

“这有啥危险的,只要遇到危险,我直接到店家这不就行了?”

瞬间,张泊明白赵佶的打算了。

赵佶这家伙,大概率御驾亲征的目的不是为了亲自抗金,而是为了待在岳飞的身边。

这样的话,不仅落得了一个好名声,而且,还可以频繁地往返于后世与南宋之间,而不用长时间待在汴京。

“赵佶,你想待在鹏举的身边吧。”

“嘿嘿,店家,被你猜到了。”

见张泊知晓了他的打算,赵佶也就很爽快地承认了。

“店家,你说这样有没有搞头?”

不得不说,赵佶的想法确实不错。

因为现在的南宋,除了朝廷的军队以外,还有着众多的义军。

他们分布在各地,在宋金边境,在金国境内,都有他们的影子。

而如果能够将所有人凝聚到一起,那将会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虽然宗泽也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宗泽的身份没有赵佶好用。

光大宋官家这个名头就能吸引无数人投靠了。

不然《水浒传》里,宋江也不会这么大张旗鼓地想要成为正规军了。

虽然历史上不止一次发生过御驾亲征被打得抱头鼠窜情况,就比如宋太宗赵光义,就曾留下了高粱河驴车漂移的神话。

但是,对于赵佶,他倒是不担心这一点。

因为赵光义失败,是赵光义自己心里没数,自己能力有限,还想要学赵匡胤。

结果被打得妈都不认识了。

输给辽国也算了,结果他甚至连交趾都打不过。

而赵佶的定位就很清晰。

仅仅是起到一个吉祥物的作用。

有着宗泽统领全军,岳飞冲阵,加之后世的一系列装备以及御驾亲征这个buff,张泊都不知道怎么输。

“这个,你还是询问一番宗老将军与李相的想法吧。”

见宗泽与李纲望着自己,赵佶也是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宗泽与李纲听闻此事,纷纷低首沉吟起来。

过了差不多五分钟的时间,宗泽与李纲抬起头,相互之间对望了一眼,然后宗泽开口道。

“店家,此时大有可为,只是,还需请赵佶官家保证自身安全。”

“宗老将军放心,情况不对,我会立刻前往店家这,不劳费心。”

好家伙。

赵佶,不愧是你!

“行了,赵佶,既然决定了,那就换衣服吧,换好衣服就准备出发了。”

“好嘞。”

宗泽当即屁颠屁颠去换衣服了。

张泊也招呼三人坐下,为三人倒上茶水。

还没有怎么聊天,从门外又进来两人。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先前约好的苏轼,以及北宋的引路人李清照。

“李小娘子,东坡居士。”

张泊站起身,与两人熟络地打起了招呼。

听到张泊的招呼声,宗泽转过身去,然后他就见到了北宋李小娘子搀扶着一位六十余岁老者进入了食肆。

而根据店家刚刚的称呼,宗泽瞬间就知晓了来人的身份。

苏轼,苏子瞻。

作为曾经的赐同进士出身的宗泽,对于苏轼这位文坛巨擘早有耳闻,但是未曾一见。

如今,终于有机会了。

他当即站起,对着苏轼拱手行礼。

宗泽身旁的李纲也是和宗泽差不多的动作。

苏轼望着面前两人,在拱手回礼的同时,眼中充满了好奇。

“店家,这两位是?”

“东坡居士,这些都是南宋之人,这位是宗泽,乃是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这位是李纲,曾担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一职,这位是岳飞,历史上抗金的领头人。”

苏轼听着张泊的介绍,神情也变的肃穆。

开封府尹,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及那位年轻人,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李相,这位是李清照李小娘子。”

介绍完南宋三人后,张泊又开始为李纲介绍起李清照。

“莫不是江宁府知府赵明诚之妻,易安居士李清照?”

“李相,奴确实是李清照,但是将来的发展,恐怕会与建炎二年的奴有所不同。”

李纲也听出了李清照话里有话,便不再追问。

赵佶这时候也换完衣服走了出来。

见赵佶走出,南宋一行人便与张泊告了别,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店家,如此看来,似乎南宋北伐即将开始。”

李清照坐下后,好奇地向张泊打听道。

“没错。”

张泊点点头。

“对了,李小娘子,赵佶这次可是有一个天才的想法。”

张泊将刚刚赵佶的打算,告知了李清照。

李清照闻言,也有些咋舌。

虽然端王御驾亲征的出发点不对,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好。

交谈片刻后,又有两人走进农家乐,正是前往盛唐时期的朱高燧与秦琼。

而张泊也为众人介绍了彼此。

“店家,我们还不走,莫非是在等人?”

见张泊依然稳稳地坐在椅子上,朱高燧有些好奇地询问道。

这可是他第一次前往食肆以外的地方,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出发了。

并且,他这次前往后世,可是有着要事。

他要去参加上次店家与他说的那个展览。

“没错,除了东坡居士,秦将军,你以外,还有一人要跟随我们一通前往。”

“哦,不知那人是谁?来此哪个朝代?”

“这人你认识,就是之前的赵佗。”

“赵佗?”

朱高燧有些不解。

“店家,赵佗该不会也去医院检查吧?他不是活到了103岁吗?”

他在大唐的这段时间,可是好好地了解了一番作为秦朝代理人赵佗的生平,也知晓了赵佗活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年龄,103岁。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赵佗前往后世的原因充满了好奇。

能活到103岁,按道理是不需要前往医院检查。

难不成,对方的目的和他一样,是想去参加展览?

“虽然赵佗活到了103岁,但是他执意去医院检查,那就带他喽。”

“行吧。”

朱高燧不再言语。

等待并未持续太久,便有一人出现在了众人的视野中。

其一身玄色上衣,赤绛色下裳,腰挎长剑,缓缓地步入农家乐。

朱高燧见到来人,神情一怔。

他认出眼前之人乃是昨天的赵佗,但是很明显,今日赵佗与昨日赵佗的气质可谓是天差地别。

今日的赵佗,就好似……好似一个皇帝一般?

张泊也注意到了“赵佗”的到来。

而他在看到“赵佗”的第一眼,目光便锁定在了赵佗身上所穿的衣服上。

这衣服,怎么和汉武帝照片上的衣服这么像?

在张泊思考的间隙,嬴政已经来到了张泊的面前。

张泊这时也看清了“赵佗”所穿衣服的全貌。

如果说,之前赵佗的衣服与刘彻的衣服有五成像的话,那么现在已经有七八成了。

“赵佗,你这衣服,倒是与汉武帝刘彻与几分相似。”

嬴政笑意盈盈地说道。

“店家,其实……我并非姓赵名佗,而是嬴姓,赵氏,名政,我便是你之前口中提到的秦始皇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