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泽与岳飞离开后不久,朱标也告别张泊,与永乐朝的两兄弟一同踏上了前往洪武朝的道路。
在行进的过程中,朱标在前方走着,兄弟两人在后面跟着。
不过,与之前不同。
这一次兄弟两人都是出奇的没有说话。
“高煦高燧,莫非你们有着心事?”
朱标注意到了兄弟俩的与往常的不同之处,于是便直接开口询问道。
在朱标身后行走的朱高燧,用手肘抵了抵朱高煦,示意自家二哥将这段时间的动作告知大伯。
“大伯,我已经派府中亲卫前往凤阳老家,派人好生照顾允熥与允熞。”
朱高煦说这话的时候,极为忐忑地看着自家大伯。
大伯一共五个儿子。
其中长子朱雄英早夭,这属于飞来横祸,与老爹和他们两人关系不大。
但是,其余四子的境况,或多或少都与他们有些关系。
老二朱允炆,就是被他们一家赶下台的,至今音信全无。
三子朱允熥,四子朱允熞,被老爹禁锢在朱氏祖地凤阳守灵。
五子朱允熙,则是被老爹安排照看大伯的陵园。
但是永乐四年,他居住的府邸发生了一场大火,他也被活活烧死。
在朱高煦看来,这件事应该与自家老爹没有什么关系。
自家老爹又不是吃饱了撑的,烧死一个无足轻重的五子,也没什么好处啊,反而会落下话柄。
在前方行走的朱标,在获知了朱高煦所做下的事情后,沉默几息的时间,最终也是向朱高煦表达了感谢。
“如此,那便谢谢高煦了。”
现在的允熥,还是一位四岁大的孩童,目前已在先生的教导下开始学习典籍。
永乐五年的允熥,根据时间计算,已然接近了而立之年,年岁较之他还要大上些许。
至于他的四子朱允熞,要在洪武十八年才会出生。而在永乐五年,其已经是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了。
如果有可能的话,朱标自然也是希望他的这两个儿子能被带来洪武朝。
但是根据史书中对两人的记载来看,这个可能微乎其微,因为记载实在是太少了。
两子既然无法带来,那就只好拜托朱高煦与朱高燧两兄弟对他们稍加照顾了。
也许不久之后,高煦愿意让他与老四见面,到那时,恐怕他也能够经常前往永乐朝,去看望着他的这两位子嗣。
又行走了片刻的时间,三人眼前的场景一阵变换,已然身处在武英殿中。
刚一落地,朱高煦与朱高燧兄弟俩,就见到武英殿中正坐着一人。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两人的外公,魏国公徐达。
对于突然出现在此的外公,兄弟两人虽然惊讶,但是好歹两人都经历过生死考验。
此刻的他们面色不变,对着徐达拱手说道。
“魏国公。”
不过,在兄弟两人称呼完徐达之后,就感觉到有些不对。
因为他们感受到一股热切的目光在他们身上来回巡视。
徐达看着眼前的朱高煦与朱高燧,嘴角不自觉的咧出了笑容。
不愧是妙云的孩子,兄弟两人的这幅姿态,果然称得上两员猛将。
当然,在听到兄弟两人对他的称呼时,徐达咧起的嘴角便又有些下弯。
“哼,什么魏国公,高煦高燧,你们还不想承认你们的身份吗?,”
顿时,朱高煦与朱高燧两人如同被掐着脖子的鸭子一般,嘴巴张着,但是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他们的心中现在就一个念头。
坏了,他们的身份暴露了。
以后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两人的目光齐齐看向了朱标的方向。
“别看太子殿下的方向了,这一切都得怪你们与允恭说的那些话。要不是允恭与我提及那些奇怪的言语,恐怕我也就不会前来询问太子殿下,也就不会真正地得知你们的身份。”
朱高燧一脸无语地看向自家二哥。
当初二哥逗徐辉祖是逗爽了,结果现在出事了。
这时候的朱高煦一副咬牙切齿的神态。
该死的徐辉祖,看起来他们兄弟俩又一次栽在了他手里了。
朱高煦心里一边诅咒着徐辉祖,一边脸上勉强挤出一抹笑容。
“那个,外公,我们兄弟二人是打算过些日子再告诉您身份的。”
“哼,要不是太子殿下,我到现在可还不知道你们的身份。”
朱高煦用无辜的目光看向朱标。
“大伯,你也太不厚道,你怎么将我们的身份外泄呢。”
朱标则是一脸微笑地表示。
“高煦高燧,徐叔可不算外人,况且,当初我说的可是不将此事告知老四。”
朱高煦回忆了一番之前他与大伯的交谈,貌似还真是这么回事。
这下子他也偃旗息鼓了。
外公知道就知道吧,也不算是什么事。
不过……
“外……公,您没有将我们的身份告知他人吧。”
朱高煦一副苦瓜脸向徐达询问道。
如果外公将他们的身份告知老爹,那他们以后就不能愉快地和老爹玩耍了。
“放心,我答应了太子殿下,不会将这件事说出去的。”
“呼,那就好。”
兄弟两人同时松了一口气。
既然外公没有将他们的身份告知老爹,那他们依然可以和老爹称兄道弟。
松了一口气的朱高燧看着一脸慈祥看着他们的外公,想起了之前他们从店家那获得的东西。
“二哥,药。”
原本他们打算从店家那拿到药后,来洪武朝后,让大伯交给外公的。
不过,现在既然身份暴露,那还是由他们自己交给外公吧。
朱高煦一拍脑门。
“哦哦,对了,差点忘了这茬。”
随后从袖口中掏出张泊交给他的一盒药物。
“外公,这是我从店家那得到的药物。”
“药物?”
徐达接过药,看着药盒上大大的几个字体。
“这是?“
“外公,这是治疗背疽的药物。”
治疗背疽的药物!
徐达看着手中的这个不起眼的白色盒子,手指不由得将其抓紧。
不久前,在得知自己会因为背疽死亡之后,徐达倒是没有慌乱,而是较为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毕竟背疽可是不治之症,就算他想治疗,也无可奈何。
况且,五十四岁离世,也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了。
他的一生,也称得上精彩了。
与大哥相识,帮助大哥抗击北元,大败陈友谅,张士诚,率军灭元,帮助大哥建立大明。
之后数次北伐,将大明的疆域一扩再扩,最终混了个魏国公的头衔。
不仅如此,还前往明末,见识到了徐家后辈,知晓了徐家与国同休。
如此,那还有什么遗憾呢。
本来徐达都已经接受命不久矣的结果了。
但是如今,出现了可以治疗背疽的药物,那他肯定涌起出生的希望。
刚好,他也想亲眼看看,之后的大明,会走向何方。
徐达的目光从药盒之上移开,一脸满意地看向自己的两位外孙。
没想到这救命的药物,竟然是他的外孙给他的。
“好好,今日你们便好好地陪我叙叙旧。”
朱高煦与朱高燧还能说什么呢,自然是点头应允。
兄弟两人跟随着徐达返回魏国公府。
徐允恭看着自家老爹与先前的“项羽”“项庄”两人有说有笑地向府邸深处走去,一脸疑问。
这是什么情况?
先前他看到老爹与这两人可是没什么交情,完全可以称得上点头之交。
但是现在,那明显是亲近了不止一点,甚至徐允恭都生出了这样一种感觉。
老爹对他,恐怕都没有如此亲近。
最起码,平日里,老爹与他交谈就没有如此笑过。
而这一切,似乎都发生在老爹前往询问太子殿下这两人的身份后。
但是,老爹回来后,却对两人的身份三缄其口,他什么都没有问出来。
当下,徐允恭对这两人的身份,产生了浓浓的好奇。
就在徐允恭胡思乱想的时候,徐达也是发现了暗中观察的徐允恭。
“允恭,去将前些日子我带回来的那些好酒拿来,顺便准备一桌酒菜,我要好好地款待这两位。”
这下子徐允恭脸上的惊讶之色更甚。
老爹竟然要拿那些好酒招待眼前这两人?
那些酒可是数月之前,太子殿下赏赐的,数量不多,他零零散散加起来,不过才喝了一罐。
那滋味,现在的徐允恭想来,都感觉口中生津,回味无穷。
可以说,他从小到大,都没有喝过如此美味的酒。
之后,他也就只有趁着老爹喝酒的时候,才能蹭到一些。
如果他平日里想喝,门都没有。
现在,竟然要拿出来招待这两人。
这两人究竟是何身份!
虽然心中有所疑问,但是徐允恭的动作不慢,很快就准备好了这一切。
看着桌上的一罐酒,徐达摇了摇头。
“允恭,再去多拿一些,这些酒可不够喝,一人一罐。”
徐允恭轻啧一声。
一人一罐,这可是连他都没有待遇。
徐允恭强压下心中对于两人身份的好奇,又去拿了几罐酒。
本来他也想坐下来,听听老爹与这两人之间究竟聊些什么。
但是屁股刚落座,就被老爹驱赶了出去。
在那一瞬间,徐允恭心中甚至有些怀疑,自己不是嫡长子,而是捡来的。
老爹与这两人的关系也太亲昵了吧。
简直就和一家人一样。
怀着好奇,退出屋子,将房门带上之后,徐允恭就趴在门口仔细倾听起来。
不过,里面的交谈之声实在太小,他一时啥也没有听到。
调整了一番姿势,努力地将耳朵紧贴在门上,这下子,徐允恭总算是隐隐约约地听到了门后传来的动静。
“你们的母亲身体可还安好。”
?
徐允恭将头从门上移开。
一脸问号。
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老爹认识“项羽”的母亲。
他怎么会做这样的梦。
不对不对,那两人他之前就已经怀疑过,理当不是项羽项庄。
老爹认识两人的母亲……
瞬间,徐允恭的眼睛瞪得老大,整个人呆立在原地。
该死的,不会吧。
这么说来,那两人的身份……
是老爹的儿子!
难怪老爹与两人的关系如此亲近,敢情还有这么一层关系。
徐允恭的惊讶仅仅是一闪而逝。
这对于他来说,这倒也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
毕竟老二徐膺绪的母亲也与他的母亲也不是一人,而现在无非是多出了两个兄弟罢了。
虽然这两人的身份较之他年长不少,但是徐允恭倒是并不担心自己的嫡长子的身份收到威胁。
他的母亲,乃是陛下亲自做媒,老爹娶的,地位无可撼动。
只不过,他对于多出来的两个兄弟,一时之间有些无法接受。
或许,他应该将这件事和母亲以及老二老三老四说一下。
屋内的朱高煦与朱高燧,在听到徐达提出的问题之后,神情极为平静。
他们都知晓外公询问此事的目的为何?
因为在史书中记载,母亲将会在永乐五年离世。
不过,根据他们当日的观察,以及大伯所提供的上党参,想来问题应该不大。
“外公,娘的身体一切安好,而且大伯交予了一株上党参给我们带回去给母亲服用,想来没什么问题。”
“这样啊,那就好那就好。”
徐达端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
虽说得知了女儿没事的消息,但是现在的徐达,心中还有一件事。
“高煦高燧,我想前往永乐五年一趟,不知道你们可否带我过去。”
“这……”
门外的徐辉祖还在考虑该怎么和多出来的这两个兄弟相处,猛的一下惊醒了过来。
现在可不是胡思乱想的时候,而是应该继续听老爹与两人的谈话,说不定又能听到什么密幸。
随后便又将耳朵贴在门上。
“我前往的目的你们不用担心,只是想要见一见辉祖。”
嗯?辉祖?这名字有点耳熟。
门外的徐允恭想了几息的时间,想起了一件事。
记得那日,他第一次见到那两人时,其中年长的那一位,便称呼他为徐辉祖!
可是他名字叫徐允恭啊。
难道,老爹还有一个和他长的极为相像的儿子,名为徐辉祖!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那日,那两人会认错。
他一下子多出三个兄弟!
两兄弟也是知晓外公心中的打算。
根据史书记载,老爹与他们兄弟两人的死对头,徐辉祖,会在永乐五年死亡。
感受到外公一脸希冀地神情,朱高煦最终没有忍心拒绝。
“行,外公,我答应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