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佐伊的交谈,没有出现什么波折。
在短暂的思索过后。
苏武直接接下了这一笔来自太空的长期订单。
他没有理由不同意。
整场交易,苏武只用负责运输,就能获得两倍于运输物资的报酬。
并且说是运输普通物资。
但涉及到太空交易,每一分运力都那么宝贵。
实际运送的东西,价值并不会低到哪里去。
甚至如果某次运输的物资,总价值真的不够的话。
苏武还可以获得额外的补偿。
比如运输一吨水,就能拿到同等质量的稀有资源作为运输补贴。
而以七代战机的性能。
往返一次地表和同步轨道的消耗,并不比在大气层内环绕地球一圈多多少。
算下来,几乎堪称是一本万利。
达成交易的意向以后。
苏武从佐伊那里,拿到了一间位于西洲某个偏僻地区的地下物资仓库地址。
以及对应进入所需的数字密钥。
等到他按照约定,将那间仓库里约四分之一的物资,运输到瓦尔哈拉以后。
他就可以获得剩下四分之三物资的所有权,以及一间新的仓库地址。
至于多获得的那一部分不在约定内的物资。
算是对于苏武需要跨越半个地球的距离,亲自过去提货的补偿。
控制着七代战机。
重新返回大气层内。
苏武继续进行这一场未完成的全球巡航测试。
对于刚刚和瓦尔哈拉达成的太空交易,并不需要急于一时去完成。
现在苏武才刚刚研制成功七代战机。
许多由此而来的衍生事务,还有对西半球的布局。
都还没有来得及展开。
等到他把这些事情理顺以后,再去履行约定也不晚。
而在控制着战机返回大气层的最后一刻。
苏武再度回望了一眼,那位于漆黑的深空中,孤独漂流的太空避难所。
星空看似广袤而璀璨。
充斥着无穷无尽的物质。
实际上对于他们人类来说,却荒芜得难以想象。
想要在黑暗空旷的太空中,哪怕是获得一滴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机动能力。
贸然闯入深空。
或许并不会比呆在地表,直面风暴与火山爆发来得安全。
甚至长期看来。
后者说不定存活的机会,反而更大一些。
因为它能更容易的获得充沛的资源。
拥有发展科技的机会。
而太空中,却什么都没有。
“太空不会是人类的乐园。”
“也不会是人类的归宿。”
“至少,现在绝不是——”
返回大气层内后。
七代战机的下一站是黑洲。
根据零星从联邦那边打探到的消息。
现在的黑洲,已经全面沦陷。
成为了紫晶体的势力范围。
苏武必须要亲自去看上一眼,以做到心中有数。
他从不认为将秦岭山的出口通道打掉,就能彻底摆脱紫晶体的威胁。
早晚有一天,他们还会再度碰上。
这是两个不同的种族,在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的情况下,必然会发展出来的结果。
几分钟后。
以12倍音速跨越海洋的七代战机。
抵达了黑洲的上空。
这里出乎意料的安静。
广袤的大地上,随处可见冰原,戈壁,以及只覆盖了少量积雪的荒漠。
很少能看到成群结队的紫晶体在其中穿行。
只有一片片盛开的冥界之。
才彰显着这里并非人类统治的疆域,而是属于紫晶体。
“说起来,紫晶体似乎也是一种生物。”
“对于极端的高温和寒冷,同样都不太喜欢。”
回想起之前针对紫晶体的某些研究资料。
苏武眼中若有所思。
或许,紫晶体在这个时期从地底深处涌出来。
并非自愿。
而仅仅只是因为某种灾难,打断了它们的沉睡,迫使它们不得不来到地表发展。
不过具体什么样的灾难。
能影响到极深的地幔层那里,就无从猜测了。
高速在黑洲上空绕行一圈。
除了发现十几处位于地下溶洞中的大型紫晶体巢穴以外。
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地方。
曾经给苏武带来了极大威胁的生物战舰,一艘都没有出现。
就好像它们不曾存在过一般。
苏武有些不解,但这毕竟算是一件好事。
就战力上来说。
现在足以与生物战舰抗衡的七代战机。
随着时间的流逝,只会越来越多。
生物战舰越晚入场,对于苏武的压力就越小。
越过黑洲大陆。
下一站就是西洲。
作为末世前联邦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里依然还能看到不少人类文明的痕迹。
甚至还有一道为了抵御来自黑洲的紫晶体,而建立起来的防线。
在进入西洲的上空后。
苏武很快收到了不少的通讯申请。
有来自西洲最高官方机构的联合自治会。
也有一些本地的超级城市,甚至私人避难所。
苏武选择性的亲自接听了一些。
剩下的都分流给人工智能和专门组建的外交团队负责。
通讯的目的基本大同小异。
都是示好,或者试图建立贸易关系。
事实证明。
强大的七代战机是最好的通行证。
哪怕苏武来自于联邦较为偏远的东洲,
位于西洲的这些势力,以前从未和苏武打过交道,甚至从未听闻过他的名字。
也并不妨碍他们主动对苏武释放善意。
掠过西洲。
再跨过大洋。
七代战机来到了联邦的核心领地,北美洲。
在进入北美洲后,
首先有数架联邦的六代战机起飞。
试图追上苏武。
但双方速度差距实在太大,导致最后连个照面都没有,便被甩的无影无踪。
直到苏武快要接近联邦的新首府所在地。
一架隶属于联邦的七代战机紧急出动。
两边才有了第一次正面接触。
相较于苏武庞大的七代战机,联邦的同代产品显得要小上许多。
体型仅有苏武的四分之一,只略微比六代战机大一点。
而除去体积以外。
两边在速度,灵敏性,甚至预警范围上,都相差不大。基本可以说是势均力敌。
但一架堪称空天母舰的飞行器,和一架仅有前者四分之一大小的战机,速度上差不多。
其实就已经证明了前者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苏武的七代战机。
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
就超越了同时代的对手,站在了整个世界的最顶端。
没有太过刺激联邦高层的神经。
苏武在靠近联邦首府100公里外,几乎快要激活了对面的防空体系的时候。
开始改变方向。
绕过了首府所在地。
而他用这种行为表示了无意挑起战斗后。
很快,就接到了来自联邦总统亲自的问候。
单以统治人口来论。
聚集了1亿多人口的江河市农家小院。
正常情况下在全世界的地位,应当属于顶尖的那一类。
足以获得直接与最少是联邦部长级的高层官员,随时通话的资格。
可东洲的出身,以及末世后联邦全方位收缩,只侧重于收拢精英的策略。
让于末世后才崛起的苏武。
在联邦始终没有获得与他地位相当的待遇。
不过现在,在苏武制造出了比他们刚刚才走出实验室的七代战机,更加强大的新型飞行器。
于科技上与他们并肩而行之后。
他们愿意放下傲慢,与苏武平等相待。
完成了全球巡航测试后。
苏武将返回的操作完全交付给人工智能。
他自己则将注意力重新转回农家小院内部。
刚刚的实际测试证明,七代战机如同理论推演上一样,各项技术都已经趋于成熟。
可以开启大规模的量产计划。
不过,由于七代战机那庞大的体型。
适合生产的组装车间数量并不多。
苏武在经过短暂的权衡后。
仅仅只是同时开启了10条组装线。
以三天一个批次的速度生产七代战机。
而在七代战机生产上的克制,节省下来的生产力。
苏武将其转而投入到了制造另外一款同代飞行器型号上。
晨光级运输舰。
和基本被视同为陆地运输舰,速度和防御都低到没法看的冰湖级运输舰不一样。
晨光级运输舰属于真正的飞行舰艇。
长度达到235米,机舱宽度超过60米,堪比一部分小型海军航空母舰。
载重量最高可以达到3万吨。
极限状态下,可以一次性运输50万人。
其夸张的运输性能。
还要超过天谴级陆地巡洋舰。
一跃成为了苏武现在,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最强大的运输工具。
“虽然晨光级运输舰的载重更强,体型更大。”
“但它内部的原理,各种主要的组件。”
“实际上仍然还是七代战机的那一套框架。”
“而因为更侧重于运输。”
“晨光级运输舰的最高巡航飞行速度,仅仅只能达到5倍音速。”
“如果载人的话,它在加速和减速阶段,消耗的时间也将会更加漫长。”
看着屏幕中晨光级运输舰的结构图。
苏武心中有着止不住的欣赏。
别看它相对于七代战机,有许多不如的地方。
但只要拥有那惊人的运输力,就足以称得上是一台梦幻般的完美机械。
单纯的用它运输普通物资。
可能还不太明显。
也就相当于三艘冰湖级运输舰的水准。
但是它远比冰湖级运输舰庞大的多的体型和内部空间。
却足以容纳比后者多出百倍的乘客。
更重要的是。
冰湖级运输舰只有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
用它搭载乘客运输人口。
对于上面的乘客来说,是一件耗时久远又异常难熬的事情。
而晨光级运输舰不同。
它的最高巡航飞行速度达到5倍音速。
也即不管从农家小院飞往东洲的任何一个地方,大多数时候都不会超过半个小时。
因此在运输人口的时候,不需要提供任何额外的服务。
只要让人有一块能够站稳的地方就行。
实际体验就和坐了一趟城市内的地铁差不多。
就人口的运输效率上来说。
相比冰湖级运输舰,提高了不止数万倍。
“理想状态下。”
“一艘晨光级运输舰,一天至少可以转移数百万人口。”
“只需要有十艘。”
“差不多就能轻松在半个多月内,把整个东洲的人口全部带到农家小院。”
这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运输能力断崖式提升的后果。
就是原本勉强能够与其达到平衡的各种配套设施,转瞬间就远远落后。
无法彻底发挥出运输力革新后的效果。
“按照现在工程队的施工速度。”
“平均每13天,可以开辟出一个大层的地下避难所空间。”
“容纳4000万的人口进去居住。”
“算下来。”
“也就是每天最多只能接收300万人。”
“连一艘晨光级运输舰的运力,都很难消化完。”
避难所空间扩展速度有限,是一件没有办法的事情。
甚至就连现在这种开拓速度。
一天挖掘出来的土石废料,都足以在地表堆积出一座大山。
想要再进一步的增加建造速度。
难度实在太大。
而除了农家小院的居住空间限制以外。
对整个东洲避难所的攻略,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东洲避难所。
毕竟都还没有在苏武的实际控制下。
就算他们没什么武力,随便一攻就破。
那也需要一个个的派出机械军团去占领才行。
然后还要考虑到动静闹的太大。
会引来超级城市的联合反抗,或者让东洲首府隐瞒不住,引来联邦的插手。
想要处理好这一件件事情。
没有一支千万数量级的机器人军团打底,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慢慢来吧。”
“不能太过急躁。”
苏武尝试让自己冷静。
但晨光级运输舰,那一次性能够运输50万人的夸张数据。
让他再如何努力压制,也无法真的把心中的那股悸动平复下来。
犹豫了几秒。
苏武终究还是抵不住一步登天的诱惑。
开始试图解决问题。
“按照正常往下挖掘的进度,避难所空间不够使用。”
“那就干脆再继续往地表高空建设。”
“一米厚的快速水泥外墙,足以抵得上常规情况下20米厚的混凝土。”
“在地表的避难所层。”
“既然能让对环境要求极高的种植园,也能在里边正常运转。”
“培育出难以计数的粮食。”
“那就算住人,应该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