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渊 作品

第729章 北地神箭、岳峙渊渟

另一边,燕然的兄弟苏信,出发后也是一路南下。

日日晓行夜宿,不久到了长江沿岸。

等到苏信雇船过了长江,就见前面一座雄城遥遥在望,正是江宁府。

北宋实行四京制,也就是说天下一共有四座都城,以便于朝廷管理地方。

这四座都城,分别是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

苏信当然不知道前方的江宁府,在后世也有个赫赫有名的名字……南京!

……

一路来到江宁府城下,苏信抬头便见城头上,高悬着圣公方腊的永乐王旗。

苏信不禁在心中暗自感叹,他知道方腊正是因为受到了小侯爷的指点,才没有把兵力平铺在杭州歙县一带,而是顺着长江,沿江重兵布防。

这座江宁府城临长江而建,若是沿长江用兵,这里便是最重要的支撑点之一。

因此方腊占据此处,随时可以控制长江沿线,也会让朝廷大为头疼。

苏信心道,这支起义军总算在小侯爷的提点之下,多多少少有了半个会打仗、懂战略的样子!

……

在江宁城门处,出入江宁府城的百姓,都要经过仔细的盘查搜检。看来起义军也担心朝廷的探子,混进这座重镇。

队伍排出去老远,苏信带着人耐心地在城门下排队,可这时城门上方的城楼上,却有一个人盯住了他。

在一群起义军校尉中间,簇拥着一个身穿铠甲,内衬彩衣的姑娘。

这姑娘面目较好,圆圆的脸蛋苹果也似,大大的眼睛葡萄相仿。看她腰间带着宝剑,数十军将之中,居然是以她为首。

那姑娘看见那双大眼睛就挪不动窝了……

等到苏信再向前几步,就见那女将一笑,顺手从旁边一位校尉的身上摘下弓箭,一箭便朝着苏信射去!

苏信耳听得弓弦炸响,抬头来的之际,他一见这支箭的来势,就知道必然射不中自己。

因此苏信一动没动,任凭这支箭“咻”的一声,从他脸旁擦过,“笃”的钉在了后面的马车上。

本来那女将射出这一箭,是打算吓唬吓唬苏信的,她觉得这少年惊慌失措的狼狈样,一定也很好看。

可是她却随即看到,心中不由得也是暗自惊讶。

这一下,她反倒是对苏信越发来了兴趣!

“有意思……越看越开胃怎么办?”这姑娘自言自语了一句。

之后她移步上前,伸手扶住垛口,探身向

“你是什么人?想要混进这江宁府干什么?”

苏信仰头向上一看,只见这员女将气势不凡,就知道她是起义军的将领。

于是苏信一回身,便将那支羽箭拔了下来。

只见苏信从鞍袋里抽出复合弓,张弓搭箭嗖地一声,就将这支羽箭高高射上了天空。

等到那支箭呼啸着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苏信笑着说道:

“我是庞万春大哥的故交好友,特意来此投奔义军,烦请这位姑娘代为通传。”

这神箭庞万春号,称“小养由基”,在义军之中也是有数的大将。

因此苏信一提庞万春的名号,那女将身边的将校脸上,纷纷露出了惊诧之色。

可是那员女将却懒洋洋地看着苏信,似笑非笑道:

“通传?你说同床就同床了?这些日子以来冒充我军将领,过来投靠的人可多了!”

“想干造反的勾当,就你这张小白脸,怕是不成吧!”

姑娘一句话说完,立刻引得身边那些校尉,一阵哄堂大笑!

可是他们的笑声刚刚响起,就听“噗”的一声轻响!

这一刹,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清楚楚地看到,从天上掉下来一支羽箭。

这支箭居然不差分毫,恰好插在刚刚那名校尉的箭囊里。

原来下边这位英俊少年,刚刚并不是一箭穿天,而是直接把这支箭,又给送回了箭囊之中!

一瞬间,城头上的笑声就停止了。

那些校尉脸上,全都是一副活见了鬼的神情。

如此神箭,真是闻所未闻!再一想起这小伙子刚刚说的,他和庞万春是好友的话。这时大家这才知道,人家此言非虚。

“现在可以通传了吗?”

苏信向着城楼上的姑娘淡淡一笑。

浩荡的江风之中,苏信坐在马上,犹如渊停岳峙,笑得从容淡然!

那女将脸色一变,连忙让人下去传信。

没过多久,就见一匹战马从城内跑了出来,马上坐着一员大将,正是神箭庞万春!

“庞大哥,可还记得你家云七兄弟?”

苏信一见庞万春,立刻拱手笑着问候了一声。

“兄弟!”庞万春连忙下马,伸手便拉住了苏信的马缰。

“庞万春怎么可能忘了,这是苏信苏云期,小侯爷燕然手下,头号大将!”

……

等到他们两个寒暄了几句,庞万春上马领着苏信一行人,向着江宁城内走去。

苏信一边和庞万春聊天,目光一边似有若无地看着城内的情景。

满城都是起义军的军族将校,倒是对城中百姓秋毫无犯,也没有掠夺欺凌商户的迹象。

只是这些军士嬉笑打闹,高声喧哗,追逐取乐,按照小侯爷的话来说,真是松弛得有点太过分了!

苏信看着这场景,只觉得方腊的起义军将士,满身江湖习气,一派骄纵忘形。

他就知道小侯爷所言不差,方腊只怕难以成事!

凭借这种将士,方腊只怕是报仇雪恨有余,攻略天下不足。到底是小侯爷目光如炬,早就看穿了他们的底细。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当苏信向着江宁城中徐徐而行,他还在心里哼唱着燕然写下的这首曲子。

金陵秦淮,冰消瓦解,长江东去,大厦将倾!

小侯爷莫非早就预见了今日这番情景,因此他才写下了这首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