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引溪 作品

第三百七十四章:听名字就知道不太正经

虞凌夜:“茶馆的老伯,是逍遥岛的人?”

陆九渊:“你们说汤伯啊。”

“汤伯是我的人。”

“我让汤伯将你们迷晕,再偷偷将你们放到逍遥岛的棺材里,逍遥岛的人不会检查棺材里的人是谁,你们就这样被送到了逍遥岛。”

“在送到之后,我又派人将你们的棺材偷出来,你们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这座岛。”

虞凌夜和谢莺眠:……

这个老六。

陆九渊感叹:“我还以为你们不会喝那碗茶呢,原本我还想着,你们不来最好,等我彻底拿下逍遥岛之后再去见你们。”

“结果你们竟真喝了,真来了。”

“你有多少把握?”虞凌夜问。

陆九渊说起这个来有些发愁:“七八成吧。”

“这地儿实在不好啃。”

“我至今尚未见到逍遥岛真正的主人,也未能渗透到逍遥岛最内部,能够了解到的,只有一些皮毛。”

谢莺眠很好奇:“你在这里居住,逍遥岛的人没意见?”

陆九渊:“当然有。”

“我们才来的时候,一直有人来驱赶我们。”

“我们让他出示这座岛是他们的证明,他们拿不出来,我们就不管他。”

“后来他们驱赶不成就要杀人,绝命宫最不缺少的就是亡命之徒,逍遥岛一点便宜都没占到,还死了许多护卫。”

“他们人发现我们是绝命宫的人之后,态度变了不少,可能是听说过绝命宫的大名,不敢跟我们硬碰硬。”

“我们要在这岛上常驻时,他们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加上逍遥岛在地下,我们在地上,也算是井水不犯河水,就这么相安无事共处下来。”

“可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虞凌夜问。

“没……”陆九渊话未说完,突然止住了话头。

他道:“我记得,你身边有个偃家人。”

虞凌夜:“我的管家,偃青。”

“对,就是他。”陆九渊道,“你可不可以把偃青借我用一用?”

“我拿不下逍遥岛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我们的人无法破解逍遥岛的机关,如果有偃家人的话,破解机关应该会轻松很多。”

虞凌夜没有立即答应。

虽然偃青是他的管家,但他跟偃青是合作关系。

这事儿他需要去问一下偃青。

“对了,你们要不要去逍遥岛看看?”陆九渊拿了三张面具来,“这面具,是逍遥岛的通行证。”

虞凌夜看向谢莺眠。

谢莺眠想去。

逍遥岛。

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座岛不太正经。

这让她想起某些影视作品里常见的销金窟。

这种销金窟,一般会被称为男人的天堂。

她清了清嗓子,道:“来都来了,要不,去看看?”

陆九渊:“对对,来都来了。”

“里面还挺好玩的,不过里面只收金子,不收银票,也不收银子,你们要去的话,需要多准备一些黄金。”

说起金子,谢莺眠莫名想起二皇子在凰宫遗址底下所建立的销金窟。

二皇子的库房里,堆放着许多金子。

据说二皇子麾下的暗窑也是只收金子,不收其他。

谢莺眠和虞凌夜对视一眼。

显然,两人想到了一处。

“他们只收金子?”谢莺眠目光炯炯。

陆九渊感觉谢莺眠的目光像是狼盯上了羊。

他道:“对。”

“逍遥岛入口处,有一处机关,只有投入一定量的金子才能打开门,这枚金子就是逍遥岛的通行证。”

“若要进入相应的地方,比如赌坊,也需要一枚金子的通行证。”

“赌坊里面的下注,是一种特殊的筹码,这种筹码需要去兑换,一枚金子可以兑换一百个筹码。”

谢莺眠捏了捏下巴:“也就是说,金子都被机关给吞了?”

陆九渊:“是的。”

“逍遥岛的结构非常复杂,说是固若金汤也不为过,逍遥岛的人其实已经被我们控制的差不多了,就因为核心机关无法解开,我们迟迟无法拿下。”

谢莺眠:“逍遥岛的金子,你可有见他们运出去过?”

陆九渊摇头:“最起码在我上岛之后没有。”

如果有,他早就劫来了。

谢莺眠若有所思。

逍遥岛的手笔,跟凰宫遗址实在太像了。

她有理由怀疑,逍遥岛和二皇子有关。

虞凌夜不这么认为。

建造逍遥岛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

尤其是地下岛。

地下岛的建造和机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二皇子母妃的娘家并不显赫,没能力建逍遥岛。

况且。

逍遥岛已存在了许多年,二皇子的年岁也对不上。

他更倾向于,逍遥岛是皇帝的手笔。

陆九渊听了虞凌夜的推测,笑道:“巧了,我的想法和你一样。”

“我们当初会来这座岛,就是因为我们劫持了一条船。”

“船上的将领是秦家人,他们护送了一大批物资过来,秦家正是皇帝的走狗。”

“一开始我们上岛时,逍遥岛的人的态度非常强硬,不断驱我们离开,但在得知我们是绝命宫的人时,他们态度变化很大。”

“绝命宫与皇帝有关,如果逍遥岛的主人是皇帝,那就可以解释得通了。”

“我猜测,这里是皇帝的私库。”

这也是他一心想要占据逍遥岛的原因。

断了皇帝的私库,等于斩断了皇帝的左膀右臂。

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他都得给皇帝截胡了。

谢莺眠道:“我记得,皇帝在没成为太子时,是个不受宠的皇子来着,他有这么大的本事建造逍遥岛?”

虞凌夜:“你有所不知。”

“皇帝的生母其实并不是太后,皇帝的生母是个商女,这商女姓聂。”

“有一年天下大旱,聂家几乎捐出了一半家产用来救灾。”

“先帝奖赏了聂家,破格让商女进宫为妃,封为玲妃,玲妃进宫两年后诞下皇帝。”

“玲妃与太后有些亲戚关系,进宫后依附太后生存,生的儿子也记在了太后名下,皇帝嫌玲妃的商女身份,不肯承认玲妃是他母妃,只认太后一人。”

“后来玲妃死在皇宫里,聂家的庞大家产消失得无影无踪,先帝命令六刑司追查过许久,没有查到任何信息。”

谢莺眠:“你的意思是,聂家的家产,被皇帝用来修建逍遥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