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郑浑降了,进军关中

郑浑略微犹豫,才咬了咬我:“子绪初来时,让我降骠骑将军,我不敢降,我实是不明白,降了之后我又能为骠骑将军做什么,今日我愿相信子绪之言。”他起身向杜袭行了个大礼:“好,我愿意降骠骑将军,还请子绪代为引荐。”

杜袭也连忙起身,扶起他:“文公请起,今日文公之选择实是明智,待关中平定后,我必向骠骑将军引荐文公。”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好像关中已经掌控在手一样。

两人又重新落座。

“文公久在关中,不知当前战况,我们将军大军南下在即,曹操已是无力顾及关中,否则他早就派援军进入关中了。今我主在大军南下的同时,亦在谋划关中。”

“谋划关中?关中距离青州两三千里路呢,怎么谋划?子绪莫不是在说笑?”

“哈哈哈哈,非也,文公在关中待久了,有所不知,骠骑将军多年前就建了海军,战船可驶入黄河,封锁黄河,我军的战船可以行驶上千里路,从青州到关中也不过数日。今骠骑将军打算在左冯翊选择一地建渡口,供战船停靠。”

“此地要隐秘,不轻易为人所发现,一旦渡口建好之后,我军就能通过战船,将近万士兵和粮草运送到左冯翊来,届时就能有实力经略关中了。”

郑浑目瞪口呆:“竟还能如此?”

“自然可以,骠骑将军出兵,向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岂会胡来?此策唯一的难题是,必须选一地修一渡口,船只才能停靠,登岸后也需有个驻地,又能隐人耳目,今文公投效了,这重任就落在文公身上了。”

“这……那我该怎么做?”

“黄河西岸,哪个县比邻黄河,岸边地势相对低,可扩建为渡口?”

“合阳、夏阳、临晋三县皆靠近黄河。”

“临晋靠近弘农,肯定不行,唯有从合阳和夏阳中选一县,主要是岸边地势平坦,可供战船停靠。”

郑浑想了想,似乎有了主意:“夏阳县本来就有两个渡口,一为龙门渡,此渡口倒颇有来历,据说大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便是这里。二为夏阳渡,先汉之初,韩信攻魏王豹就曾从这里渡河。”

“只是夏阳再往北,乃并州西河郡之地,二十多年前,朝廷大军败于鲜卑之手,并州领土沦丧,人口锐减,西河郡已为匈奴和羌人所居住,同时亦导致夏阳县人口不断南逃。如今夏阳县全县不足万人,已经很少了,通过两个渡口渡过黄河的人自然少,渡口也无人修葺,已经荒废。”

“哈哈哈哈,就是人少才合适,人少才不为人所注意,不如你带我去实地观看一番,今已是十月中旬,若选定位置,稍稍扩建,就能立即安排大军过来,争取赶在冬季河水结冰之时,将士兵和粮食送到。”

“这……”郑浑稍稍犹豫,但又想到投了陈炎之后,自己就是杜袭的下属了,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好的,韩城县距离这里约三四百里路,骑马需三天路程。”

次日,在郑浑的带领下,杜袭和温恢等人,一行十几人,从高陵出发,快马奔腾,三天之后就来到了夏阳县,分别走访了龙门渡和夏阳渡。果然,两个渡口早已荒废,很少有人。

“子绪,怎么样?”

“龙门渡靠近上游的瀑布,河水流速湍急,我军的船只主要是大舡,这种船方便运输,但载重太大,水流太急,操船不易,夏阳渡的河水流速正好,且夏阳渡地处浅滩之处,只需稍稍扩建,便能供船只停靠,决定了,就是夏阳渡。”

杜袭长期掌控后方,行事向来果决,主意一定,他就不再废话,对着温恢下令:“曼基,派个人回东平陵,让将军现在就运输士兵过来,我与文公招募百姓扩建渡口,待大军到时,这差不多修好了,正好供大军上岸所用。”

“好。”温恢随即去安排,他和杜袭一样,急着赶在冬季河水结冰之前,将士兵送到,战船也需要撤出黄河,这时间紧迫呀。

郑浑给温恢找来了一艘渔船,温恢亲自出马,几名士兵划船载他,顺流而下。也幸亏是顺流,速度快得很,不到三天时间,温恢就回到了朝阳渡。

此刻,张辽和阎行率五千骑兵驻扎在朝阳渡待命。渡口处,停靠着二十艘大舡,这是陈炎手里所有的大舡,粮草辎重已是准备妥当。

温恢不敢耽误,连忙骑快马去东平陵,向陈炎请示。陈炎得知杜袭说降了郑浑,又找到了合适渡口,心中大喜,很快就下令大军出发。

二十艘大舡需往返两次,才能将五千士兵、一万匹战马装备及粮食辎重运到左冯翊夏阳县,从时间上看,勉强来得及。陈炎还动用了四千名士兵充当桨手,专门划船,需要到达夏阳县后,再将大舡划回来。

张辽和阎行下令大军出发。阎行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船,既好奇又激动。他是金城人,家就住在黄河边上,但自小只见过小船。他投陈炎的时间不过只有一年多,也没见过水军。

其实,他心里更多的是感激。去年兵败,在郭嘉的说服下,他降了陈炎。然而,青州距离金城太远了,他甚至想过,可能这辈子都回不了家了。每每想到这里,他忍不住黯然神伤,思念家人。

陈炎经略关中,就把阎行叫了过来,让他参与此事,他激动万分,对陈炎也是万分感激。一旦陈炎占据了关中,他可就有了回家的机会。

船队出发,逆流而来,行驶几天时间,就到达河内。通过河内后,就会进入曹操的地盘,张辽下令船队停下来,等晚上再出发,一个晚上足以穿过河东弘农段水域,进入左冯翊。

又过了两天时间,船队终于到达夏阳,全程花了四五天时间。不管张辽再怎么想隐藏行迹,沿途动静不小,有不少人看到,至于曹操有没有注意,那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