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班是丘力居的儿子,当年丘力居死时,楼班只有十二岁,才由蹋顿当了单于。如今,楼班二十岁了,已经成年。
本来,蹋顿死了,苏仆延有机会夺得单于之位,只是乌桓生死存亡之际,他也无心争夺什么单于。当然,他折损了七八千兵力,也是损失惨重。另外,他的部落距离这里不远,比去柳城还近,他得赶紧回自己部落,哪有空管柳城的事情。部落里拼拼凑凑,也能凑出两千兵力,要是抵挡不了,干脆把部落给迁移了。
“能臣抵之,今日我言尽于此,我得先回自己部落去。”苏仆延不敢久留,就向能臣抵之告辞,在离开前,他吃了顿饱饭,还要到了一匹马。
苏仆延走后,能臣抵之广派斥候,想查探蹋顿的下落,并准备收拢逃回来的降兵。他却不知道,颜良和阎行率五千骑兵,已经临近其驻军,距离不过两三里路。
陈军很快做好了准备,颜良一声令下:“进攻。”
他率领着陈军骑兵,向着乌桓军的营地逼近。士兵跨坐在战马上,马蹄声碎,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
乌桓军的营地,四周以简陋的木栅围起,士兵们或站或卧,看似警惕,但也体现出松散的一面。
陈军骑兵如狂风骤雨般突袭而来,颜良一挥手中的长枪,高声呐喊:“冲啊!”
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如同龙卷风一般,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向乌桓营地。乌桓士兵见状,迅速组织起防御,弓箭手们张弓搭箭,射出弓箭。
然而,乌桓军的弓箭储备并不充足,箭矢稀稀拉拉地飞向空中,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进攻。显然,乌桓人缺少精良的弓箭。另外,乌桓人的营地安扎不规范,难以形成有效的防线。
陈军骑兵毫无惧色,反而更加奋勇向前,很快就杀入乌桓营地时,乌桓军步兵们奋起抵抗,双方大战了起来。
能臣抵之得知敌军杀来,震惊不已,原本他对苏仆延的话还有些许怀疑,如今彻底相信了。
乌桓士兵手持刀剑,与陈军骑兵展开肉搏。然而,步兵对骑兵,弱势太明显。陈军士兵,居高临下,利用战马的冲力,砍杀着乌桓军士兵,形成单方向的屠杀。
战场上,鲜血飞溅,喊杀声震天。在陈军的猛烈攻击下,乌桓军很快就力不从心,溃败而去,士兵开始四处逃散。
能臣抵之几次想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却无济于事。唉,大势已去,他正想转身逃跑,不知哪里飞来一支箭矢,正中他在胸口,他倒地而亡。
乌桓人不再反抗,而是转身就跑,但两条腿怎么可能跑得过四条腿?颜良和阎行率领着陈军骑兵,乘胜追击,将乌桓军彻底击溃。
很快战事结束了,战场上一片狼藉。这场战斗,以陈军的胜利而告终。
乌桓五万大军,两天时间,就这么灰飞烟灭。
……
陈炎大军击败蹋顿后,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让赵云率其部骑兵,前往两百里外的平刚城,将其拿下。另一件是,让张辽率其部骑兵,去约百里外的白狼山另一端,攻打苏仆延的驻地。
陈炎自己所率主力,原地休息三天时间,再兵向柳城。这倒不是他不急着攻打柳城,而是这场大战太激烈,战场一片狼藉,光收拾战场,就得花几天时间,例如挖坑掩埋尸体,腌制马肉等。骑兵被他调出去了,他也只能留下步兵,慢慢收拾。
张辽和赵云得令,两人次日率军而出。
苏仆延的驻地距离白狼山战场百来里路,张辽大军傍晚时分,已经到达,但天色已晚,没办法发动进攻。事实上,苏仆延也回到了部落,他只比张辽早了一个多时辰。
回到部落后,苏仆延随即召集剩下的两三千军队,加强防御。当天晚上,一番考虑之后,他就决定明日率众迁移。他哪里知道,张辽已经率军来临,他也不可能再迁移部落。
次日,太阳刚刚升起,张辽率军发动了进攻。他率领陈军骑兵,犹如一股狂飙突进,猛然突袭乌桓驻地。
骑兵进攻,声势浩大,苏仆延本就加强戒备,很快就得知陈军突袭的消息。饶是他早有准备,仍是震惊不已,这陈炎的军队速度太快了,他昨日傍晚刚回到部落,敌军今早就打过来。他想迁移部落逃跑都来不及。如今,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去迎战。
苏仆延挺身而出,率军迎敌,这已是两位将领战场上的第二次交锋。
战场上,尘土漫天,马蹄声轰鸣如雷。陈军骑兵精锐齐聚,士气如虹,乌桓军奋勇抵抗。两支骑兵在战场上激烈碰撞,刀光剑影。
然而,双方交战了两刻钟时间,战场形势已是泾渭分明,尽管乌桓军勇猛无比,但在陈军骑兵的凌厉攻势下,显得力不从心,已是处于劣势。
陈军越战越勇,配合默契,战术灵活多变,不断冲击乌桓军的防线。又过了半个时辰,乌桓军终于筋疲力尽,士气不振。
在陈军的一次猛烈冲锋下,乌桓军的防线轰然崩溃,开始溃败逃窜。
苏仆延看大势已定,再战已是徒劳,想着要逃跑,但张辽早就盯上了他。张辽纵马前跃,追上他,一枪将他刺了个一千个透明窟窿。
此刻,张辽豪气大发,忍不住仰天长啸。在这场讨伐乌桓的战役中,他斩杀蹋顿、苏仆延,必将名扬天下。果然,在乱世中,要跟对名主,才能建功立业。他跟随吕布十年时间,毫无建树,默默无闻。如今,他跟陈炎只有四年时间,就立下赫赫战功,名扬四海。
辽东属国乌桓至此败亡。
……
赵云率军急行军两天时间,赶到了右北平乌桓的驻地平刚县。说起来,平刚城也是个很有故事的城池,先汉之时,这里是大汉抵御匈奴的前线,李广就曾任右北平太守,镇守过平刚城。可惜,平刚城和柳城、白狼一样,早就已经废弃,朝廷将其割让给了乌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