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三人怎么看?”
贡院的事情,萧瑟三人简单的处理之后,便返回了宫里,上报明德帝。
“恐怕是有人在暗中作祟,祸乱朝纲”
如今的北离,眼下的天启,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兄弟三人知晓,明德帝也知晓。
都说当一个王朝走向穷途末路之时,必定会妖邪肆虐,眼下这等怪事,再加上如今的情况,很难不让人多想。
“曹明远考卷上留下的字迹,经过对比是他自己所写.”
明德帝冷冷一笑。
“怎么,工部尚书对朕有意见??”
工部尚书曹毅是萧羽的人,听到明德帝的冷嘲热讽,萧羽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父皇,曹家三代世受皇恩,其父曾在大理寺任职,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受到大理寺上下尊敬;曹毅当年科举入仕,还是父皇主持的殿试,是天子门生,如今官至工部尚书,不说位极人臣,那也差不多了,荣耀至此,我实在想不出他有什么不满意的。”
“况且那行小字不光是曹明远的试卷上有,其他几个遇害的考生试卷上也有相似的文字。”
“单凭一行字,我觉得说明不了什么,毕竟曹明远已经死了.”
“儿臣觉得,出手之人很可能是场外的那些人,当年科举屡试不中,心怀怨愤,趁今年开恩科,暗中下手,意图坏我朝根基。”
不得不说,萧羽如此解释是有几分道理的。
明德帝轻轻咳嗽了两声,再度出声说道:“羽儿。那你认为凶手会是谁呢??”
萧羽眼底闪过一丝寒光,不过此刻,他正弯腰垂头,谁也没有看到他的异样。
“回父皇,既然此人对学子下手,还写下‘世间多不公,以血引雷霆’之言,定然不会是江湖上的那些草莽之辈,儿臣料想,此人应该是一个读书人。”
“还有一点,此次恩科,父皇派我们兄弟三人共同主持,暗中还有两名神游玄境坐镇,六哥得到剑阁传承,如今境界也突破到了神游玄境,三位神游玄境在场的情况下,对方依然得手,那就说明此人的境界极高。”
“一个境界极高的读书人.”
明德帝眼睛一眯,他深深看了自己这个儿子一眼,对方的话看起来合情合理,但最后却统统指向一个人,李长生的大弟子——君玉。
君玉如今已经成为半步归真,据萧家老祖萧远山的说法,君玉的境界要比天启的其他几位半步归真还要高很多,归真的瓶颈对他来说,不过是一张薄纸,挥手可破,所以就单纯的境界和身份来说他是符合的。
若问对方有能力做这件事儿吗?
答案显而易见。
至于是否参加过科举一事,在场的几人甚至都不曾有过这样的疑问,读书人读到最后,是要付诸实践的,而读书人实践自己理想的方式就是做官。
“可有证据??”
明德帝沉默片刻,再度开口。
萧羽摇了摇头。
“没有证据。”
萧崇站在一旁,看了一眼萧羽,心头不由叹了口气。
相比于天启城内的其他几位半步归真,君玉给他的感觉更好,至少这位出身李长生门下的读书人有着自己的底线,而像是天外天的那位叶无殇,若是没有其他人辖制,恐怕天启早就沦为其一言堂了。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明德帝目光看向萧崇,见对方眼神坚定,似有当年自己的模样,心头有些触动。
“说。”
“七弟所言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一事,七弟或许不知道,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有自己的傲骨,不是所有人都会为了一己之私置天下于不顾,当年的.李先生便是如此,天下二字在他们的眼中或许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
明德帝听到李先生二字,眼底不由闪过几分追忆,李先生,李长生,早年在稷下学宫任祭酒,手底下收了几个弟子,这几个人无论是品行还是学问,都没话说。
当年自己的父皇——太安帝甚至安排了人围杀他,但最后李长生也没有痛下杀手,而是翩然离去。
读书人的傲骨在其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萧崇有一句话说的很对,这样的人有底线,不会任人拿捏,但却不会让天下大乱。
“楚河,你的意见呢?”
明德帝忽又看向站在大殿中央的萧楚河,除了最开始的发现,他便没有再说一句话。
“此事看起来的确杂乱,并且没有线索,让人看起来一头雾水,但有一点,总不会变的,一件事情的发生,总归是有受益之人,不去看事情的过程,只看结果,那这件事的受益之人又是谁?”
听到此话,无论是明德帝,还是萧崇、萧羽,眼底深处都泛起一丝深思。
坏了科举,对谁有益?
是朝廷吗?
首先这个选项便被排除了。
朝廷需要源源不断地读书人一起治理国家,朝廷失了威信,那就是自取灭亡。
所以在萧瑟说出此话的时候,在场的几人便都知道,此事绝迹不会是他们几人的意思。
然后按照这个思路来想,是朝堂的官员吗?
作为科考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恨不得一直这么下去,怎么可能会犯浑,自掘坟墓??
然后便是那些乡野小民,野心勃勃之辈。
乡野小民,或许对如今的政治不满,但他们这些人手里无权无势,这样的事情他们根本做不到,可以说有心无力。
那些野心勃勃之辈呢?意图推翻北离的统治,再立新朝,这样的可能不是没有,但这些人他们一点情报也没有搜集到。
当然,还有一波人,便成了父子四人重点关注的对象了。
如今天启城霍乱的根源,那些齐聚天启的神游玄境,暗地里谋划着什么东西。
在这点上,萧瑟是最有话语权的,得了剑阁传承之后,气运之力加身,其修炼速度都快了一大截。
科举出事,朝廷的公信力丧失,辐射到整个天下,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老百姓不再信任衙门,各地乱军四起,王朝迈入穷途末路。
“科举之事,关系重大,这一次,朕绝不姑息,给你们七日时间。朕要它水落石出,给天下一个交代!!”
……
(本章完)
夜静不语 作品
第557章 唇枪舌剑,惊恐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