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不弃 作品
第一百九十九章 伐世
夜北宁声音森冷,下达了命令。王二看了看坐在主位上的许敛,见到许敛没有反对,这才执行命令。县令等人哭着喊着求饶,可惜,没什么用。“接下来,怎么做?”
水映月问道,“归安县城被我们占领,朝廷肯定震怒,必然会调集精锐前来镇压,到时候就没那么轻松了,我们带的人马,说白了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肯定敌不过朝廷的精锐。”
许敛看了一眼夜北宁,轻叹道,“如果我猜的没错,接下来,你肯定会把归安县城也烧了,让更多的人没了活路,迫使他们加入我们,形成一股更加庞大的声势,向周围的几个县城扑去。把周围几个县城席卷一空,然后,裹挟几十万人,攻打州府城。我说的对吧?”
夜北宁笑了一下,“没错,你其实心里什么都清楚,只是不忍心这样做,所以,慈不掌兵,这些脏事还是我来吧,我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冷血的过客,对这里的人的死活,我并不在意。”
事已至此,许敛也不好说什么,他只有一句话,“尽量不要伤及无辜。”
“行。”
夜北宁知道这是许敛的底线,他起身离去,安排接下来的计划。经过一天短暂的收编,这支乌合之众更加庞大了。兵分四路。夜北宁、水映月、向成行这三位天才和王二,各自带领两万人,直扑周围四个县城去了。至于许敛,则是留在归安县城镇守,等候消息。几天后。传回来了成功攻占周围四个县城的消息。主要是县城的防守还是太薄弱了,即便是两万乌合之众,也是根本挡不住。当然,还有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快,周围四个县城还没收到归安县城动乱的消息,就被八万人马扑了过来,在没有什么准备的情况下,就被攻占了。许敛按照约定好的计划,带着留守在归安县城的一万人,浩浩荡荡出发了,往州府城的方向直扑而去。走到半路。跟夜北宁、水映月、向成行和王二率领的几十万人汇合,海啸一样涌向州府城。值得一提的是,夜北宁、水映月、向成行各自攻占一个县城之后,各自找到了几件发光的东西,一起上交给许敛保管。三人各自有没有私藏一两件呢?许敛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有不可能如数上交给他一起保管。不过,三人也不敢私藏太多,因为在归安县城这里得到了四件发光的东西,有了这个例子摆在这里,三人如果上交的数量太少,许敛也不是傻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现在总共有了十四件发光的东西,属于“共同财产”。至于,王二攻打的那个县城,肯定也有发光的东西,只是王二是这个世界的人,看不见发光的东西,没办法带回来。“报!”
一个伺候骑马急匆匆回来,“州府城有三万守军,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现在几十万人虽然也是乌合之众,不过在三个天才的整合之下,倒也有模有样,已经有了一支大军的雏形,分工明确,有伺候营、骑兵营。当然,还有数量最多的步兵序列,也就是弓兵营、刀兵营、枪兵营、瑙重营等等。许敛坐镇中军,周围是他的亲卫队,竖立着一杆王旗,上面写着“伐世王”三个大字,倒也颇有威势三个天才也在这里,身体孱弱,不可能亲自参战,负责指挥就好了。“知道了,再探,再报。”
夜北宁对伺候挥了挥手。伺候匆匆而去。夜北宁笑道,“三万守军,我们几十万人,就算用人数来堆,也能把州府城打下来,每个县城都能找到几件发光的东西,州府城里肯定更多。”
许敛沉默不言,现在他就是一个“象征”,不参与指挥和作战了。“许敛!”
“许敛!”
忽然,浩浩荡荡的大军里传来几道大声呼喊。许敛还没说什么,亲卫队已经大怒了。“谁敢直呼伐世王的名讳!”
“找出来!”
很快,呼喊许敛的人就被找到了。这是四个俊彦佳丽,从穿着来看,明显是混进大军里面的“兵”。许敛一眼就看出了,这是外面来的四个年轻代天才,因为身上没有发光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许敛,我们听说你扯了王旗,拉起了几十万人,起了大势,特意前来投靠你。”
“我们也可以帮你带兵打仗。”
四个俊彦佳丽目光里充满期待,跟着许敛,席卷天下,肯定可以找到很多发光的东西。夜北宁冷道,“谁要你们投靠了,想分一杯羹,门都没有!”
他对王二下令,“把这四个混进来的细作,杀了。”
四个俊彦佳丽脸色难看起来。“夜北宁!你要做的这么绝吗!”
“多个朋友,多条路,在这里联手,出去以后大家就是朋友,你要是这样做,那出去以后就是敌人了!”
夜北宁冷笑,“少套近乎,你们想跟着我们寻找发光的东西,我们凭什么分给你们,给我们一个理由。”
四个俊彦佳丽显然早就想好了。“你们虽然拉起了几十万人,看起来势头很大,但终究是一群散沙,等朝廷反应过来,调集精锐,合围镇压,你们必定失败。我们投靠过来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各领一队人马,流窜到各地作乱,帮你们搅乱天下,分散朝廷注意力,避免你们被朝廷的精锐合围。”
“不错,只有各地烽烟四起,才能让朝廷手忙脚乱,没办法专心收拾你们,你们才有更加广阔的扩张空间,从而得到更多发光的宝物。”
夜北宁沉吟了起来,不得不承认,他们说的有道理,单凭他跟许敛这个小队,是没办法席卷天下的,打下这座州府城基本上就到头了,朝廷四面八方的精锐就调集过来了。若是想要真正席卷天下,那就必须让更多的地方乱起来,才能分撒朝廷的注意力。给这四个俊彦佳丽各自一队人马,分散在各地起势,确实是很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