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苗有方有点方
“……”苗有方沉默。
罗浩说得简直太过于强词夺理,苗有方虽然觉得可能出现类似的问题,但应该机会不大。
“这作为一道题留给你。”罗浩很平淡的说道,“我看你怎么解决。”
“罗老师”苗有方还想多问问,可罗浩已经转身回到候诊区的椅子上坐下。
题目
题目!
苗有方想到自己刚开拜山门的时候,罗教授就考了自己一道题,那次自己完美解答,这才有后继的故事。
“罗老师。”苗有方疑惑的询问,“患者就是因为不专业才来医院求治,律师反过来支持不专业的人对专业技术产生质疑,这样做真的好么。”
“医院里没人和你辩论,我留的题目是——如果你遇到这类事情,怎么能保证不出事。”罗浩坐下,微微一笑。
苗有方犯了难。
他多少知道临床工作难做,可却没想到会难做到这种程度。
而且讲道理的话现在患者、患者家属都拒绝住院治疗,那以后出事,不应该是患者和患者家属全部负责么
罗浩眯着眼睛看苗有方,他认为这道题对苗有方来讲的确有点难。
尤其是年轻人在学校里学到的和在社会上接触的完全不一样。
道理
要是本着讲道理的想法,怕是以后要摔很多跟头。
这个弯如果转不过来的话,人生很可能要蹉跎很多年。
罗浩饶有兴致的看着考研分数达到425分的学霸型的小家伙,看他要怎么处理这件事。
急诊外科医生和患者家属交代完,一边说一边往出走。
苗有方跟在急诊外科医生身后,竖着耳朵听具体情况。
等急诊外科医生要和骨科沟通的时候,苗有方拉了拉他的白服下角。
两人去了值班室。
罗浩猜应该是苗有方要问急诊外科医生自己刚说过的问题。
过了几分钟,骨科医生赶到,看了一眼患者,询问护士后也钻进值班室。
又过了足足十分钟,他们仨走出来,急诊外科医生和骨科医生的表情有些怪异,急诊外科医生去处理挤压的患者,骨科医生找到患者和患者家属。
但他没直接和患者家属沟通,而是让苗有方走在自己面前,看样子苗有方要打头阵。
来到患者家属面前,苗有方一脸拘谨。
很明显他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心虚的很。
“患者家属是吧。”
“是,不是签字了么还有什么事儿”患者家属问道。
“刚刚我们研究了一下,贯穿伤门诊处置我们这面的经验不是很丰富,怕做不下来。”
罗浩竖着耳朵听苗有方在扯淡。
听到苗有方这么说,罗浩的眼睛都亮了。虽然扯淡,但是罗浩懂苗有方的意思。
“拔出来不就完事了么。”患者家属特别不屑。
“没那么简单,万一大出血呢。”苗有方忧心忡忡的说道,“我们这面……唉,这几年有经验的老医生都去南方了,临床上干活的人都是我这样刚毕业的。”
“……”
患者家属无语。
身后的骨科医生有些尴尬,正在用脚指头抠地。
抠啊抠,抠出个三室一厅。
“刚刚签的字不全,还要签一个——如果门急诊手术流血不止,还是要住院的。我们也没办法,类似的手术我们做的不多。”
“唉,我们也不想,但的确是水平有限。”
苗有方说到水平有限的时候低下头,看样子有些羞涩,是硬着头皮说的。
他那种年轻、不经世事的劲儿展现的淋漓尽致。
“你们不是医大一院么!”患者家属怔怔的问道。
“主要是医大一院接收的患者都是省城市区里的,慢诊的话有些老教授能兜底。这种伤,我们也没见过,不如医大二院接触的多。”
“医大二院对对对,我听人说医大二院的水平比医大一高。”一个一直沉默的患者家属忽然说道。
“对,尤其是这种急诊外伤,我们是真没把握。”苗有方叹了口气,“我们还是建议住院治疗,要不谁都不敢啊。要是一旦取下来血流不止,还得办理住院手续。到时候忙忙叨叨的,再出现别的事儿就不好了。”
苗有方越说底气越不足,声音越小,看上去身体都佝偻了起来,满脸的不好意思。
甚至他的气质都有所改变,把罗浩看的差点没笑场。
很明显苗有方的演技也不错。
“你们也有脸说是全省最大的医院!”
“唉,早就不是了,医大二院比我们水平高。”苗有方深深叹了口气,为难的说道。
身后骨科医生脚指头抠啊抠的,头都低下去,差点没撞到地。
“真是,那怎么办”一个患者家属问道。
“其实也是分病的,慢诊的话我们的水平应该差不多。”苗有方仿佛在做最后无用的“狡辩”。
只是他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轻,仿佛自己也知道在说谎。
患者家属们有些愤怒,开始咒骂,尤其是针对医大一院这种等级的医院竟然认怂,说自己不行的做法,他们也有些茫然。
可那个小医生说的好像是实话,他还为医大一院找补。
骂是没有用的,家属简单商量后决定转院去医大二院。
骨科医生低着头,脚指头在抠啊抠的,已经抠到了国防光缆。
急诊外科医生听到患者要转院去医大二院,急匆匆的走出来,开始和患者家属交代一些事。
罗浩估计应该是120救护车的费用就不收了。
至于这班车的漏费问题,每个急诊科都有一定额度允许漏费,急诊外科医生为了安抚患者、患者家属,把自己的配额用在这上面,避免患者、患者家属有太大的怨念。
等带着钉耙的患者上了120急救车离去,急诊科终于清静下来。
罗浩微笑,招手,来到防火通道。
苗有方沮丧的低头,“罗老师,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处理问题的方式。”
“要是患者家属投诉呢”罗浩也没着急,坐在楼梯上,拍了拍身边的地面。
苗有方坐在罗浩身边,“要是投诉的话,我连个实习生都不算,代表不了医大一院。”
“怎么看着你的情绪不是很高呢。”罗浩笑呵呵的问道。
“罗老师,我……我……我……”
罗浩没说话,只是拿出手机找到那个“赛博抽烟”的app自顾自的点着。
“我觉得自己没做到一名医生应该做的。”苗有方最后整理了一下心绪,和罗浩说道。
说完之后,苗有方感觉自己的表达还是不够清楚,但他不知道应该怎么说。
“挺好。”罗浩淡淡说道,“类似的事情有些解决方式,但你选的这种解决方式算是中规中矩,就是平时说的甩锅。别小看了甩锅,能甩好也是一种本事。”
苗有方有些方。
在他看来,自己刚进临床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是觉得你变成最讨厌的那种人了么”罗浩仿佛看到了苗有方的内心,微笑问道。
“嗯。”苗有方一怔,但还是点了点头。
“别这样,在临床时间久了,总要有取舍。”罗浩道,“什么都能治,那不是医生,是神仙。”
“可这个患者的伤是能治的。”
苗有方有些倔强,和之前认怂,把医大一院的脸都丢光的做派完全不一样。
“但是患者和患者家属都说不想住院。”罗浩劝到,“这还是最简单的一种情况,还有另外很多复杂的情况我给你举个例子。”
“比如说,一个80岁左右的患者昏迷状态,从县级医院来到急诊科,既往史患者家属什么都不知道,你准备怎么办”
罗浩的题目已经超纲了。
按说介入科没有这类患者,苗有方可能一辈子都不需要知道答案。
但罗浩问了,苗有方就开始认真思考。
他坐在罗浩身边,听着外面走廊里不断有人走来走去,听着护士推着点滴车,车轱辘桄榔桄榔的声音沉默着。
罗浩也不着急。
过了大概一分钟,苗有方才问道,“老师,是因为drg的关系不能收么”
罗浩微微一笑,“大方向上有两种考虑——第一,是老年人昏迷,基础疾病多,drg限额肯定是不够的。超了,医保要扣医院,医院要扣科室,可是要扣个人的钱,所以不敢收。”
“第二,患者家属期待高,想着能痊愈,或者恢复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临床医生判断做不到,完全达不到患者家属的预期,所以不敢收。”
连着两个不敢收,让苗有方有些郁闷。
“咱们先说第一个,eicu有些地区是全自费,不走医保,患者放在急诊科等各科室会诊,顺便治疗也是常见的。”
“这种患者收进来,几乎100%赔钱,如果科室盈余多,偶尔收两个无所谓。但你要是总收,每一次都要扣钱,也不是只扣你自己的钱。渐渐的,科里的护士看你的眼神都不对,你的医嘱执行都要磕磕绊绊。
再往后,你不管做什么心里都发虚,水平别说进步,不退步都算你心理素质强。”
“……”
“这个和大环境有关系,你别学他们,不在意大环境,什么强者能改变之类的都是扯淡。顺势而为才是应该的,想改变环境扯淡。”
“老师,那应该怎么办”苗有方含含糊糊的问道。
“我哪知道。”罗浩哈哈一笑,手指用力按在手机屏幕上,似乎在深深的吸一口烟。
随着手指挪开,罗浩用力的拍了一下苗有方的肩膀,“大环境就是这样,所以你要习惯、适应。”
“真没办法么”苗有方怔怔的问罗浩。
“当然有。”
“”
“强者改变环境。”
罗浩一个回旋镖砸在自己脸上,但他像是没感觉一样,淡淡说道,“只是强到什么程度呢你能到我这种程度,才可以可考虑这种事儿。”
“……”苗有方瞠目。
罗老师这是在自己夸自己呢么
这么明目张胆的夸自己
但苗有方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很清楚罗老师的实力。
诊断干净利索,尤其是一些“诡异”的诊断,罗老师都能捋着蛛丝马迹找到事实真相。
这种个人能力强到了令人咂舌的程度。
“我总结了一下,一般来讲有三个搞不定,你注意下。”
“老师,您说。”苗有方拿出一个黑色的笔记本,又取下一管原子笔,笔上面写着【孟良人】的名字。
罗浩看见了,笑笑,但没说要给苗有方订制原子笔的话。
“疾病搞不定,患者搞不定,医保搞不定。”
苗有方在本子上把这三项一一记下。
他的字很丑,特别别扭。
“但凡是有这三种搞不定,你一定要当心。我多絮叨几句,你别嫌我爹味儿重。”
“老师,您说您说,我怎么会那么想。”苗有方连忙解释。
“第一,疾病搞不定。”
罗浩又掰手指,理科气十足的解释,“比如说前几个月有个百草枯中毒的患者,疾病搞不定,我马上打电话给齐鲁的车师兄,一路视频会诊,把患者治愈。”
“啊百草枯中毒不是必死无疑么还能救”苗有方怔了一下。
“你说的都是老黄历了,回去问老孟,让他带你从头回看那本病历。”
“好。”
“类似的情况不少见,比如说我在咱协和刚好遇到一次蘑菇中毒的事件。当时打电话给南云的娄师兄,他们那面蘑菇中毒的患者多么,经验丰富。”
苗有方想要记录,但不知道从何记起。
“不用记,咱俩闲聊。我也是第一次带学生,平时都是带师弟师妹,经验也不多。”罗浩微微一笑,“接下来我给你讲患者搞不定的情况。”
“这里面有患者家属高预期,临床治疗效果完全达不到,可能会导致医疗纠纷;再有就是人家奔着讹医院来的。”
罗浩把温友仁看的那个患者讲给苗有方。
苗有方静静的听着,罗浩并不觉得他不认真,没有积极回馈自己,而是感觉这小伙子的脑子都快把cpu给转烧了。
毕竟相关人性之恶苗有方未必有了解。
“最后,就是最麻烦的——医保搞不定。这件事只能在发展中解决,咱们现在看,是无解的。就像是一百多年前,肺结核属于不治之症一样;就像现在癌症属于不治之症一样。”
“当然,现在有些癌症已经能治了,听说美国那面已经研究出治愈癌症的方案,但什么时候能露面就不知道了。”
“啊研究完不是应该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了么”苗有方惊讶问道。
这孩子真是单纯啊,罗浩笑笑。
“克隆羊多莉,什么时候出现的快30年了吧。现在呢你还能看见有关于克隆的报导么只有零碎的,零散的报导,距离进入普通人的视野还有十万八千光年。”
“应该是涉及医学伦理学。”
“不,这部分内容被有权有势的人封印起来,作为他们单独享用的一种技术。”罗浩斩钉截铁的说道。
“……”苗有方哑然。
罗浩的手按在手机屏幕上,又深深吸了口烟。
“哦。”
“有些事儿在现有条件下就应该这么办,你刚刚遇到的是第二种——患者搞不定的情况。”罗浩最后收尾,“你处理的非常好。”
“可……”
“医大二院的水平差不见得吧。患者送过去,也不算耽搁患者的救治,没事。”罗浩哈哈一笑。
“可咱们就能治。”
“把麻烦推给别人,也是一种态度。别想那么多,你今天做的很好,尤其是一些小细节值得回味。”罗浩赞道,“有关于这里面的事儿,以后你回去多琢磨,再接再厉。”
“……”
苗有方是万万没想到罗老师竟然给自己这么高的评价,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强烈的三观冲突让苗有方有点方。
“害,别想太多,医保的人也难做,主要是他们懂行的人不多。”罗浩起身,拍了拍苗有方的肩膀,“drg里,脑出血给2万多的额度,重症胰腺炎也给2万多,那不是扯淡么。
重症胰腺炎,平均5-10万左右能出院就不错了。”
“这种情况吧,越是大型三甲医院就越是好做。我一个师兄,在帝都某家医院的肿瘤科,竟然不知道止痛药的使用方式。”
“啊”苗有方又啊了一声,罗浩说的事儿在他看来无法想象。
“因为他们只收轻症,癌晚的患者都打发去地方,要么打发到下属医联体去了,他们根本不收,也没见过。”
“……”
“别想太多,你忙着,我回去了。”罗浩摆摆手,转身离开。
今天罗浩对苗有方有了崭新的认知,这小伙子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可一旦逼到份上,他说谎不眨眼。
罗浩觉得这孩子越来越有意思了。
再有就是苗有方最后的纠结看上去似乎也没问题,符合刚从学校里出来,满脑子都是治病救人想法的学生形象。
顶着治病救人的观念,却要做出“违心”的事儿,现在看他还算是听话。
罗浩虽然没有pua、服从性测试的想法,但对苗有方的评价越来越好。
只希望王校长那面别给自己出太多难题才是。
罗浩回到病区准备换衣服去哈动,黑鼻羊再有几天送去哈动,不再让游客近距离摸。
操蛋的人哪都有,罗浩都想象不到那根金属杆是怎么被塞进黑鼻羊的胃里的。
刚回到病区,罗浩看见孟良人和庄嫣站在电梯口。
“嗯”罗浩怔了下,核动力驴孟良人怎么会这么早走
“罗教授,我去看个患者。”孟良人歉意的说道。
“害,下班时间,该走就走。什么患者”罗浩问道。
“从前科室的一个老医生,我刚上班的时候还挺照顾我的。”孟良人和罗浩解释,“就是老慢支严重,今年冷的晚,他就没去三亚。结果这几天忽然降温,老慢支一下子就犯了。”
“小庄开车送你”罗浩微微一笑。
“嗯,我送老孟去。现在这个点打车不容易,一会把他送回来,我直接回家。”庄嫣大大方方的解释道。
“行啊,你们去吧。”
罗浩挥了挥手,转身去换衣服。
还没等他们上电梯,庄嫣的手机响起。
好像是庄永强打来的电话,庄嫣略有为难。
“你忙你的,我送老孟去。”罗浩道,“一会老孟自己打车回来。话说老孟,你有驾照么”
“15年前买的驾照,但一直没买车。我以前的情况,罗教授您了解。”
孟良人看了一眼庄嫣。
“那我先走了,我爸让我回家,说家里来了亲戚。”庄嫣转身离开。
孟良人则跟着罗浩去换衣服。
“有时间学学车,有车还是能方便点。”罗浩和孟良人闲聊,“有没有车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嘿,嗯。”孟良人点头。
“你那个老同事平时都去三亚”
“嗯,我估计他今年不去三亚不是因为冬天暖和,主要是那面物价上涨太快,康养公寓从疫情前的3000一个月涨到5000,他的退休工资快覆盖不了了。”
“那也得去,咱东北的老年病多,治病就是一大笔钱。去三亚钱度假总要比在家钱看病强。”
“是呗,我听说老许他第一年去三亚,下了飞机就不咳嗽了,那面的确养人。”孟良人有些向往。
“这么明显么”罗浩换衣服,带着孟良人去车库提车。
“相当明显,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今年没去,老许这都病多少次了,见面我得说说他。”
三亚都有省城的派出所,国内提振一次东北经济,三亚的房价就涨一次,这都是事实。
东北苦寒,各种老年病多,大形势下众多人去南方养老,这是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