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向前满面红光的来到了供销社。采购股长周园早早的就已经到了办公室,从窗户那里看着李向前骑着自行车进了大院子,他立刻就拿着抹布走到了门口,等李向前过来的时候,周园笑着跟他打个招呼:
“主任来了?今天来的挺早啊!”
这几乎是正常上班时间每天必然的程序。
周园刚打完招呼,突然发现有点异样,他指了指李向前的脑袋问:
“主任,你这头发,咋白了一小撮?”
李向前倒没意外,他笑着说:
“没啥没啥,血热,就是有点血热而已。”
这时候人们的发量普遍比较多,李向前的脑袋上虽然不能说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但绝对超过了后世三十岁人的平均发量,只是现在有那么一撮变白了,比较显眼,有点像后世的挑染。
周园不知道原因,李向前自己明白,这是让昨天的那一口酒给冲的呀。那玩意劲太大了,虽然回去后采取了措施,但酒还是把自己的头发给冲白了一撮。
当然,相比较这口酒给带来的好处,这撮子白发真就不算啥了。
李龙真是贴心啊,李向前走到自己的办公室,感慨的想着,就是那瓶酒的量有点少,按自己昨天那一口的量,也就是喝个十几二十次吧,不知道后面能不能再弄点。
李向前这边挺满意,钱主任和魏主任那边都是类似的想法。
有些事情不需要说太多,人到中年,懂的都懂,不说力不从心,但肯定是比不上年轻的时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对于李龙的这种另类的感谢方式,两位领导都还是能接受的。
大清早,吃饭的时候李龙就给顾博远说,今天他打算进山,把孙家强接回来,安顿到收购站,给顾博远打下手。
顾博远自然是没意见,这段时间他真很忙,虽然有李龙帮着,但顾博远也知道,但李龙有好几摊子的事情,不可能一直守在收购站里。
如果能给自己找个帮手,那自然是最好的了。
孙家强的事情顾博言有耳闻,这个小伙子李龙考验了两三年,挺靠谱的。
李龙开着吉普车往山里赶去,这回车里面啥也没装,他打算把山里的一些东西带回来。
吉普车路过清水河的时候,李龙发现在田间地头活动的人少了,他猜测有相当一部分应该是跟着孟海到山里砍杆子去了。
想想也是,现在地里的活不多,闲的人不少。砍杆子一根挣个五六毛钱,一天弄个二三十块钱没问题。仔细看的话能看到,有些人家里院子里已经堆了不少的杆子。还有一些老人不方便到山里去砍,就坐在院子里把那些杆子削直、去皮,进行后期的加工。
孟海是个不错的带头人,这年头的农村就需要有这样的人出头,带领大家致富。
李龙没有在这停,开着车直接奔到山里。木屋那里,孙家强站在案子边上,正在翻晒贝母。
看到吉普车过来,孙家强挺开心的,他冲着吉普车里的李龙摆了摆手,然后继续忙自己的。
木屋前的木地板上,宽大的案子上晾晒的都是贝母,清洗的很干净,看着就像一片白色的珍珠。
李龙下车以后到案子跟前问孙家强:
“这两天怎么样?贝母季快结束了,来换贝母的人应该比较少了吧?”
“是的,这两天基本上每天就是一两个人两三个人。”孙家强点点头说,“那些老关系户都来打招呼了,说他们准备最近结伙晚上下山,这样既不害怕狼,也不担心被护林员抓住。”
“是个好办法。”李龙点点头,山区的狼一般很少成大群,三五个人结伙在一起,手里有根棍子,就不害怕狼了,山里吃草的野牲口多,一般情况下狼也不会去和结伙的人群为敌。除非是冬天实在找不到食物,否则狼也很少袭击人,毕竟两脚兽对狼来说也是很危险的。
“那咱们就下山吧。”李龙对孙家强说,“下山带你去理发店,把脑袋收拾收拾,再换身衣服,然后就去我的收购站上班。至于你的户口,这两天就可以办了。”
“真的?那不再待两天吗?”孙家强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可以下山安稳的工作了?
虽然在山上收贝母活比较轻松,吃的也挺好,但说实话,在山里呆久了,孙家强都觉得自己是野人。
一开始的时候还担心那些挖贝母的人会害自己,每次有人过来换贝母的时候,他都会拿着刀子或者棍子。
但是时间长了,孙家强甚至开始期盼那些人来了。来了还有人跟自己说两句话,聊聊天,证明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大山里。
如果不是李龙隔三差五的过来送物资,孙家强真的不一定能坚持下来。
现在终于苦尽甘来了,孙家强自己却又有点犹豫了。
“老板,我要不要再待两天,现在贝母虽然开始开花,但肯定还有人在山里在挖着,我觉得应该还能再换一些贝母,小屋子里的物资还没有换完……”
“不等了。”李龙摆摆手,“咱们不差那一点。收购站每天收购的贝母干货都在一百公斤以上,虽然价钱高,但那些贝母基本上都是收拾过,而且货源比较稳定。你在收购站帮着我岳父,咋算也是个工人,干活体面,比在这里强。”
“那还有人要来换东西的话咋办?”孙家强的责任心还是挺强的。
“简单呀,门一锁,咱们这里挂个牌子直接写清楚,今年不换了就行了。”李龙说道,“总不能等到所有的人都不来了,然后才关门。咱们尽量浪费不起那个时间。”
既然李龙已经决定了,孙家强不再顾虑,立刻到屋里拿了个尿素袋子,开始往扒拉那些还没晒干的贝母。
李龙也开始收拾小木屋里的物资。没兑换的剩下不多,半袋子米,半袋子面,放这里的挂面罐头鸡蛋糕,芝麻饼这些速食都已经没有了。
把物资搬上吉普车,那些贝母也放在了后备箱,最后是孙家强的个人物品。
李龙那些被褥没有动,他觉得后面有空的话还得上山,大屋子里的炉子锅之类的也留着,墙角的那坛子咸菜也没动。
孙家强提着包上车的时候,扭头看着这个木屋,还有些感慨。这一个月的时间,待在这里还待出来感情了。
李龙坐上了驾驶位,开着玩笑说:“咋,还不舍得了?要是不舍得的话,明年换贝母的时候你还来。”
“嘿,来就来。”孙家强也不确定李龙是开玩笑还是当真,但他并不觉得来这里换东西是个不好的活。
想换什么怎么换换多少都是由自己决定的,虽然真正的老板是李龙,但把控这些度的是由着自己,自主性特别强,孙家强还挺喜欢这种感觉的。
大部分采挖贝母的来换东西都得听自己的,少部分人虽然有点倔或者算是刺头,但也不是不能商量。
等到收购站肯定就不是这种情况了,那时候就得有服务意识。这一点不用李龙提醒,孙家强也知道。
“你在这干了一个月,我大概算了一下,换了过来的干贝母应该有个七八百公斤。我给你的工资是四百块钱,这钱你拿着,给自己置办一身好的行头,到县里之后买点个人的生活物资。
以后呢,你的基本工资是五十块钱,干的好了有奖金,这个奖金的数量不确定。收来的东西多,大家的评价好,那奖金就高,反之就低,甚至没有。
你的户口这两天我争取就给你搞好,不过我也把话放在前头,只能给你落一个农村户口,而且是没有地的。
你这个工作的主要内容呢,就是帮着我老丈人收购各种物资,各种东西的价钱我老丈人知道,你就主要是打下手。
忙的时候负责收,闲了就把收来的那些东西进行处理。象贝母这个就要清洗,皮子之类的还要梳理。
这个我老丈人心里有数,你听他的就行了,他年轻的时候上过大学,懂得比较多,有事也多向他请教。
收购站里有住的房间,有床,你就住在那里。刚开始去这两天,吃的我给你送过去,后面你就得自己在收购站开伙了。”
李龙没有打算让孙家强到大院子吃饭,孙家强和杨大姐他们不一样,是自己的第一个正式员工,这个关系要讲清楚,不能搞的不伦不类的。
孙家强一条条听完,一点意见都没有。
先前他是给李龙这样说的,能解决自己的户口,那这一个月他白干。现在李龙已经答应给他解决户口,又给了他这一个月的工钱,还给他安排了一个长期的工作,工资还不低,那他还求什么呢?
打着灯笼都难找啊!
出山的时候李龙能看到在那些沟里,有人在砍杆子,他也没管,吉普车快速的开出了山,他还想着上午让孙家强赶快把自己收拾收拾,下午就能帮着顾博远干活了。
来到县城之后,李龙把孙家强带到了一家国营理发店。进店之前李龙先塞给孙家强一百块钱,告诉他接下来就是处理自己事情的时候,等事情都处理完了,然后去收购站开始干活去了。
剩下的三百块钱,孙家强安顿好了再给他。
孙家强肯定是没意见的,下了吉普车之后,看到来往的行人,一排排的房子,偶尔驶过的汽车,感慨自己终于回到人世间了。
理发,洗澡,买衣服。
一百块钱真的不经花,孙家强中午饭之前就提着几个包赶到了收购站——县城就那么大一点,随便一问就问到了收购站的位置。
等看到收购站的院子里,有人排队买东西,孙家强明白李龙为什么要提前把自己拉过来了。
每天如果生意都是这么好的话,那一个人真还顶不住。
“让一让让一让,让我先进去。”孙家强一边往里一起一边喊。
“大家排队卖东西,凭啥要让你?”有人不满意的嚷着。
“我是新来的伙计,”孙家强解释,“不是来卖货的。”
大家将信将疑的把位置让开了,孙家强来到门口,看到里面收货的人,立刻打着招呼:
“顾叔是吧,李老板让我过来找您报到。”
还李老板?顾博远自然是知道孙家强,看他收拾的还算整齐,便笑着说:
“进来吧,里面东边第二间是你的宿舍,把东西放进去收拾收拾,然后过来帮忙。你这过来的挺早啊?”
“好的好的,我放下东西马上过来。”孙家强提着包,快速的去了宿舍把包一扔,然后出来开始帮忙。
孙家强虽然没有在收购站干过,但是好歹在小木屋那里锻炼了一个多月,加上去年那点经验,所以跟着顾博远旁边收东西,没出什么差错。
李龙已经说过,他孙家强是在给顾博远打下手,孙家强谨记这一点,不喧宾夺主,顾博言让干啥就干啥,没说话的时候,他就在一边帮忙,过秤,装货,偶尔和顾博演一唱一和的,还能压一压价。
不过半个小时,顾博远就看出来,这个孙家强还是挺有能力的,不说独当一面吧,至少当个帮手没问题。
“来咱们都排好队,不要急。后面还有一会才排到的,这墙边有茶,可以过来喝一碗。
天热,咱们互相多谅解一下啊。”
孙家强一边帮忙一边看着外面,手头上的活少了,他就出去维持一下秩序。过来卖东西的,调皮捣蛋的还是少数。大部分都比较遵守秩序,个别排的时间长的有怨气了,听孙家强这么一喊,也就压住了火。
这里的服务态度比那些国营企业好太多了,价钱也可以,跑这么远过来,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中午饭是李龙送到收购站这边来的。他提了两个铝饭盒,饭盒里一半盛了米饭,另一半是炒好的菜。
芹菜炒肉,韭菜炒鸡蛋。虽然已经到五月份天热了起来,但菜园子里能吃的菜也就那几样。毛芹菜和韭菜是去年就有了,今年一开春就长起来了。小白菜凉拌,通常早上吃。
其他的菜目前还没办法吃,都是苗子,还没开花呢。
李龙已经吃过,把两个饭盒分别交给顾博远和孙家强,他接手了收购物资的活。
这时候人已经不多了,中午的时候后面那些人眼看着排不到,干脆早早的去吃饭,打算等吃完饭后过来找个好位置。
孙家强已经很久没有吃一顿正经的饭了,这满满一饭盒的米饭菜,他狼吞虎咽没用,十分钟就吃完,狠狠的打了两个嗝,去墙边的桶里舀了半饭盒的茶,涮一涮,咕咚咕咚喝下去。
有点子那股子茶足饭饱的意思。
“老板我来吧。”孙家强去把饭盒洗干净之后,过来要替李龙。
“你还是给我打下手。”李龙说,“咋样?能适应吧?”
“没问题。”孙家强是挺有信心的,不过感觉自己话说的有点满,他扭头看了顾博远一眼说,“还要看顾叔对我认可不认可了。”
“小孙还是可以的。”顾博远慢慢的吃着,他可没有年轻人的肠胃,现在日子好了,顾博远也想多活几年,好好的保养一下自己的五脏,所以每一口饭都会多嚼几下,他把嘴里的饭咽完以后说:
“挺能干的,我这边是没意见。”
“那行,那就这么着了。”李龙一边收东西一边说,“一个星期给你休息一天。月底发工资,怎么样?”
“这么好的条件,我肯定是没问题了。”孙家强笑着说,“只要老板你以后不变卦,那我就一直在这里干下去了。”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有了孙家强的入伙,收购站这边的工作就进入了正轨。再加上贝母季已经结束,虽然每天过来送贝母的还不少,但从顾博远的账本上看,每天收进来的干贝母,从一百到九十再到八十,逐渐在减少。
孙家强闲下来也会把收来的本地贝母,那些不干净的渣子多的清洗,挑一挑筛选一下,然后放在收购站的后院晾干。
李龙这边每天会给收购站那边送中午饭和晚饭,早饭孙家强自己解决。收购站那边有炉子有锅,有自来水,熬个粥啥的还是比较方便的。
大院子这边有小白菜,李龙又给孙加强来弄了一些咸菜。孙家强自己会到馕摊子那里去买一摞子馕过来放下。
这就已经很好了。
反正孙家强是很知足的。关于他这个户口的事情,李龙到供销社给李向前说了一声,李向前那边自然是没意见,打个招呼的事情而已。当然需要送礼的钱李龙也给了,本身给孙家强给的钱就比李龙计划的少,其中的一部分就算办户口的了。
所以当孙家强知道,半个月后他将拥有玛县的正式户口后,那激动的心情就别提了。
自己反复折腾了好几年,放到李龙这里,就感觉是几句话的事情。
早知道何必去找那几个倒霉亲戚呢?
真佛就在眼前,不知道拜呀。
李龙没管孙家强的这些感慨,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干。当前最重要的,罗教授他们即将结束这一次盐碱地改良研究,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