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六 作品

第215章 告诫之

 
“统领,神女唤您过去。”

姜安州听闻,微微挥手示意其退下后,便调转马头,行至凤辇处。下马后拱手说道:“不知神女有何吩咐?”

姜离掀起纱帘,看着姜安州说道:“离长寿宫还有多少路程?”

姜安州虽心中疑惑,这等问题,姜离可是比自己都清楚,但既然问了,他也不好不答,故而说道:“还有二百里。”

说着,却是又突然问道:“怎不见周兄弟?”

姜离一愣,且是说道:“他没有跟上?”

姜安州说道:“周兄说自有他来断后,我本想着,嘿嘿......”

姜离却是沉吟了一会儿后,便说道:“我父亲已然有了交代,周正自不会胡乱行事。且是不在此处。”

姜离说着,便朝着姜安州看了一眼,说道:“他前几日行事狷狂,怕是招了祸事。若他跟着队伍,些许是非自然要卖我薪火宫三分颜面,且是不敢胡来。但却是我想差了。”

“葫芦山刚刚传来震动,许是已然交手。还须劳烦堂兄速往长寿宫一趟,请些援手。”

姜安州微微点头,微微拱手之后,便弃了马匹,转动术法,直朝长寿宫而去。

姜离见此,心头却是没有丝毫松懈,转头看向繁星,伊怜儿二人,说道:“夫君怕是招惹了麻烦,我知他不愿牵连我等,但......”

姜离且是说着,顿时一股极为磅礴的气息自葫芦山扩散而来,当即便变了脸色,惊呼道:“遭了!这....这....这是渡劫修士!”

伊怜儿虽然也暗自吓了一跳,但又莫名松了一口气,朝着姜离说道:“如此波动,想来伯父他们亦能察觉一二。姐姐莫要太过于担忧。”

繁星却是丝毫不急,说道:“夫君既然敢一人独行,必然有所依仗。若是当真要取夫君性命,这股波动断然不会如此毫不遮掩的传来。”

凤辇之内的三人相互商量着,但此时却是谁也不敢冒然前往葫芦山一探究竟。待在迎亲队伍之中,尚能有三分保障,若是如同周正一样擅自脱离,那即便是顶着薪火宫的名头,那些人也是断然不会认可的。

试问一心要杀你的人,会在意你是什么身份?

答案很显然,并不会。

故此,并非姜离三人不想前往,而是不能。这无关乎于紧张与不紧张,事情也并非她们前去,便能解决,故而她们所能做的,也只是不给周正添乱!

也便是所谓的,将一切变数缩减到最低程度!

繁星且是朝着姜离轻声问道:“可否用窥天镜一探?”

姜离犹豫了一阵,说道:“不管了,且试他一试!”

说着,便祭起窥天镜,直朝这葫芦山高空而去。

但也不敢太过于靠近。

而此时葫芦山之中,周正看着身前的身影,立马收敛那副玩世不恭的态度,颇为恭敬的说道:“见过前辈,周正有礼了。”

“宗主!”

“宗主!您何须亲自前来!我等已然快要得手!”

那身影朝着二位长老看了看,说道:“今日我若不来,你二人便要下去陪恭有敬了。”说着,便再度看向周正,缓缓说道:“是个能屈能伸的,今日我既然来了,便是为了不让事态继续扩散下去。我虽不知你为何如此行事,但你须知,再好的刀,也有被崩坏的一天!”

周正微微点头,而后再度说道:“原来是河洛之主,顾古顾前辈,晚辈周正,此时难以行礼,还请前辈恕罪。至于恭老之事,周正自有交代。”

顾古一听,却是微微松开了对于周正的封禁,而后缓缓落于山头,朝着身前一指,说道:“坐下说吧。”

而后朝着周围的弟子们说道:“尔等也各自疗伤,至于身陨的弟子,须好生收敛尸身,回宗之后安葬。”

“谨遵宗主之命。”

一行人齐齐拱手应下,便各行使事,也有好奇之人,不解之人,愤慨之人,恼怒之人等等皆是盯着周正,想要听他说些什么。

若是魏秋叶在此,他必然会告诉顾古,莫要听周正半个字!

但可惜,魏秋叶还参与不到这等事件之中。

周正且是不敢怠慢迟疑,极为恭敬的行了一礼之后,才缓缓坐下,看着身前的顾古,一副不怒自威的模样,周身气息虽有散发却是凝而不散,同姜岚相比,不分高下。

“前辈可喜茶?”

顾古没有回应,自是说道:“你且随意便可。”

周正听着,便取了茶具,而后倒水烹茶,没有丝毫的慌乱之意。

而顾古也只是淡淡的看着周正,对于他们这等境界的修士而言,已然看破虚妄,即便周正再怎么诡异,对于他们来说,也产生不了丝毫的威胁。

看着周正取出一件件茶具,顾古倒是有些好奇,周正所用器具,当真极为有趣,茶壶所用,乃是极为普通的黄泥,但茶盏所用,却是极为精贵的回香玉。

“听闻博海之地有奇玉,名为回香,多为女子所喜,而今却是不知,还能用来当茶盏之用。”

周正闻言,说道:“回香有奇,因能储香而闻名。但亦有所缺,不可混杂,否则便生奇臭,可毁人心智。”

顾古听着,笑了一声,说道:“我虽不喜茶,但也不恼茶。凡有些身份的,都不会用此等茶壶来招待,你算是让本宗开了眼界。”

周正听着顾古暗中的嘲讽,却也不恼怒,只是说道:“烹茶之道,非在器具。周正不才,且请一杯,还望前辈品鉴。”

说着,便一手朝着茶壶顶上一指,且是积气化云,聚而生水。又一指朝着壶底一指,且是不生杂物,虚火自燃。

这等小手段,且是一般喜好茶水的修士常用的手段,故而算不得什么出奇。但在顾古的眼中,却是看到了一些奇异之处。

周正的水,颇为讲究,落于壶中之数,堪堪一万,不多不少。

那滴滴水珠犹如米粒般大小,滴滴相同,点点相融,整个水面之上,竟然没有丝毫的涟漪泛起。而那一手虚空燃火之术,则更为精妙。

不见风,不见气,壶底混沌不存物,似火非火有其神!

怎一个玄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