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汁糖丸 作品

第229章 与时俱进地老朱同志

吴王朱肃,未能获得预期的赏赐,满脸不甘地向朱元璋抱怨道:

“爹,我立下这么大的功劳,难道就不该得到点什么奖赏吗?”

朱元璋正在思考如何废除丞相制度,突然被朱肃的抱怨打断,语气自然带着一丝威胁:

“你想要什么?”

“我看你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是不是得再好好教教你,才知道谁的话该听!”

朱肃虽然性格放纵,但关键时刻还是懂得退让的,他不满地轻哼两声后,立刻转变态度:

“爹,我明白了,这就告退。”

他甚至没等朱元璋回应,就匆忙离开了御书房……

走时不忘一把抱起正在地上玩耍的朱雄英。

“五叔,皇爷爷是不是又批评你了?”

朱雄英被朱肃抱在怀里,好奇地问道。

“是啊,你皇爷爷又批评我了,你说我这怎么这么倒霉呢?”

朱肃语气中带着一丝委屈,表情却是满不在乎。

“五叔!”

朱雄英亮晶晶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朱肃:

“我娘说了,你总是捅娄子,皇爷爷才批评你的呢。”

“啥?”

朱肃一愣,没想到自己在朱雄英娘亲心中的形象竟然如此不堪,他立刻辩解道:

“雄英啊,别听你娘的,五叔那不是捅娄子,那叫敢作敢为。”

“就像现在,按理说应该让你回去读书,但五叔我偏要带你上街逛逛……”

朱肃顿了顿,看着朱雄英满脸期待的小脸,笑道:

“不过这在皇爷爷和你娘看来,又成了捅娄子了。”

“五叔,我懂了。”

朱雄英虽然一开始还有点迷糊,但很快就从朱肃的话里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那您就带我去吧。”

“好。”

最终两人达成了一致。

同一时间,朱肃正带着朱雄英在金陵城闲逛……

而遥远的樱花国内,后醍醐地皇正独自坐在王宫内,暗自叹息。

他看着眼前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三神器,绝望之情溢于言表:

“各位,看来我们大势已去,时日无多了……”

他的绝望并非没有来由。

尽管足利尊氏在高丽战役中败北,损失惨重,但他依旧在失意中不忘图谋颠覆后醍醐地皇的政权。

面对六万大军逼近奈良,后醍醐地皇心中明白,坚守城池的希望非常渺茫。

他的话语到此为止,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嘴唇颤抖着,未能再说下去。

“大王!”

这时,一个比常人还要矮小的樱花国人缓缓膝行至后醍醐地皇面前,他的头低垂着,声音略显微弱:

“我们为何不向大明求援呢?”

他的话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后醍醐地皇听后,没有立即回应,而是沉默了片刻。

“大王,小泉的建议我觉得可以考虑。”

“足利尊氏在大明朝贡时,他的弟弟足利直义已经触怒了大明的吴王。”

“再加上高丽一战,他支持李成桂,无疑是让自己成为了吴王的眼中钉。”“我听说,这位吴王深受其父兄的信任,我们不如利用这一点,实施驱虎吞狼之计……”

显然,在后醍醐地皇的幕僚中,并非所有人都缺乏智慧。

于是,在谋士的建议下,后醍醐地皇沉吟了许久,终于咬着牙关下令:

“给大明吴王殿下写信,请求他出手帮我平定叛乱!”

他坚信,只要自己拿出足够的筹码,那位吴王殿下断无拒绝之理。

“足利尊氏,你给我等着!”

后醍醐地皇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你逼我退位的耻辱,总有一天我会百倍偿还!”

暂且不提正在樱花国策划觉醒的后醍醐地皇,转回金陵城……

吴王朱肃携旷课的大侄子朱雄英在城内好一番游玩。

夜幕低垂时,他送大侄子至皇宫门前,竟意外地发现太子朱标在不远处静静地注视着这对兴高采烈的叔侄。

“大哥!”

朱肃笑眯眯地打着招呼。

此时,他一手抱着朱雄英,一手还提着鼓鼓囊囊的点心袋子。

“你啊!”

朱标无奈地笑了笑:

“你可知你大嫂即将临盆,她担心你把雄英带回你的府邸。”

世人皆知,朱肃之所以住在宫外,是因为朱元璋禁止朱肃在宫内饲养白虎。

常希芸生怕这位行事不拘小节的五叔会把她儿子带去见识老虎……

朱雄英那瘦小的身板,恐怕连老虎的一口零食都比不上。

常希芸对朱肃的举动感到忧心忡忡,但朱标用温和的语调安抚她,指出朱肃对朱雄英那份显而易见的关爱,让她略感宽慰。

不过,朱标对自己的话并不是很有信心,所以在黄昏时刻,他亲自过来接儿子,顺带批评朱肃带坏了朱雄英。

“你这家伙,没事就拉着雄英到处跑,看看把孩子教成什么样了!”

朱标瞥了朱肃一眼,又看向朱肃怀里的小朱雄英,严肃地说道:

“你都这么大了,还让五叔抱着?下来,自己走!”

朱雄英听到父亲的斥责,乖乖地从朱肃的怀里滑了下来……

他抬头看了朱肃一眼,然后向父亲行了一礼,随即便低着头跑向了东宫。

“看看,这小子真是和你一模一样。”

朱标双手背在身后,看着跑远的儿子,转头对朱肃说道。

朱肃却满意地看着朱雄英的背影,哈哈大笑:

“哈哈哈……随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吃亏!”

他对朱雄英的喜爱越发深厚。

“大哥,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朱肃话锋一转,正色说道。

他心中明白,劳模二号的太子朱标能在这等着自己,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谈。

“是这样的,父皇打算废除丞相制度……”

朱标将朱肃离开皇宫后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原来朱元璋已经在考虑废除丞相制度后,建立一个全新的机构,称之为内阁。

内阁的作用,就是将原本由丞相一人掌握的权力,分散到一个权力部门之中。

这一点,朱肃觉得是个不错的进步。

然而,朱标却有不同的看法。

他觉得,以前只需要对付一个人,而现在却要对付一群人,这样反而更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