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李文忠不是那种看不清形势的人,李景隆帮自己出头,那完全是应该的。
一个只是挂名的潭王,能比得上有众多帮手的好汉吴王吗?根本不可能!
别忘了,王子未满冠就能封王的例子,那是朱元璋专为朱肃破的例。
要不是后来朱肃实在太过分,担心这份特殊的恩宠会让儿子迷失自我,朱元璋才会一口气把其他儿子也封了王……
但未满冠就有封地的王爷,依旧只有朱肃一家独大。
其实,事情的起因是有天李文忠微服出门,不知怎么就那么巧,碰上了一个下山游历的老道士。
李文忠最信这个,于是央求老道士给他算一卦,甚至给出了重金……
那不知底细的道士,在接过了沉甸甸的银子后,竟然真的“胆大心细”地为李文忠卜了一卦。
没想到,这一卦竟是个凶卦。
不过,他这么做,图的应该是更多的银两罢了。
“道长救我!”
惊慌失措的李文忠,一边解下腰间的羊脂白玉玉佩,一边摘下手上的碧玉扳指,一股脑儿地塞给了道士。
于是,自称“愿折寿泄露天机,为居士解忧”的道士,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给李文忠出了个相当棘手的主意。
他建议李文忠,从自己的亲生子女中挑出一个,暂时除名家谱,以此躲避天机的惩罚。
曹国公已经被吓得六神无主,竟然真的按照道士的话去做了。
然而,这一切,李景隆都被蒙在鼓里。
当他战胜归来,还没来得及回家,就先去面见皇帝,被封为侯,紧接着又忙于为朱肃出头,与潭王冲突,甚至蹲了牢房。
曹国公本想找个机会跟儿子解释这一切,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
直到昨天,刚刚从牢里出来的李景隆,在与朱肃、朱标两兄弟告别后,忽然兴起,想把自己的侯爷身份,向家族的先祖们炫耀一番。
结果,就在家族祠堂里,意外发生了。
那看管祠堂的老仆一见到李景隆,立时泪流满面,双膝跪地,竹筒倒豆子般将曹国公爷的荒唐行径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李景隆听罢,怒火中烧,立刻返回府中,与李文忠大吵起来。
他坚决要求分家,这实际上就是另立门户的意思。
原本心怀愧疚的曹国公爷,在稍微说了几句软话后,见儿子仍旧闹个不停,索性恼羞成怒,实施了家法。
“曹国公……”
朱肃和郭震听罢事情的原委,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但很快,他们便察觉到事情似乎并不简单。
“我说李景隆,不是我多疑……”
一贯粗枝大叶的郭震忽然说道:
“你爹该不会是被人算计了吧?”
“嗯?”
李景隆听后,眉头紧皱。
“有这个可能!”汤麟沉思片刻,也附和道:
“李景隆,你好好想想,如果你不再担任曹国公府的继承人,最大的受益者会是谁?”
他的话音刚落,李景隆的脸色就变得凝重起来。
朱肃暗自叹息,这真是豪门恩怨多啊……
就在这时,大雄宝殿外的台阶上,大内总管朴安仁以其特有的公鸭嗓音高声喊道:
“圣上有旨,早朝开始,宣百官觐见!”
正事要紧,李景隆的话题便只能暂时放下。
官员们依次进入殿堂,朱肃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他目光前瞻,但是大脑却是放空状态……
他脑子里想象着朴安仁一本正经地高声唱宣“吉时已到,送入朝堂”的样子……
那种喜感让人倍感滑稽,只是不知他老爹会作何反应。
闲话休提,今天的朝堂议事,朱肃再次领略了老朱的强大战斗力。
在空印案的处理上,老朱虽未采取极端手段,但也有许多五品以上的官员被免职,甚至有的被下狱流放。
朱肃对此情形,并不以为意,甚至暗地里给老爹竖了个大拇指。
毕竟,这天下如今是朱家的天下,朱肃深知自己的立场与他人截然不同。
就像这次空印案,他和朱元璋的看法一致:
即使可能存在冤屈,但为了国家的根基,为了能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他们交上来的税银钱粮,绝不能容忍有任何贪污行为。
只不过,他认为,与其用杀戮来震慑人心,不如制定更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官员的贪婪。
这一点,朱元璋显然也是认同的。
朱元璋对朱肃提出的建议照单全收,不仅迅速地将其纳入自己的治国方略,更是精心细化了许多执行步骤。
例如,对于地方官府押解税银的流程,他决定除了本地官员执行押送任务外,还要从其他地区选派官员进行监督,一同护送税银至金陵。
此外,为了防止权力滥用,朱元璋甚至提前启用“锦衣卫”这一机构,将拱卫司的兵力与三大营的精英合并,打造出一支强大的锦衣卫队伍。
对于锦衣卫的职能和权限,朱元璋仅用“督查天下”四字概括,便令朝堂上下震惊不已。
此时,原本还在想着朝后如何逍遥的吴王,突然感到一阵不祥的预感袭来,可惜这预感来得太迟。
“朕打算让小五担任这锦衣卫的首任指挥使。”
朱元璋在众人面前笑眯眯地称呼朱肃为“小五”,朱肃的脸上却露出了一副心如死灰的神情。
他宁愿父亲责骂他为废物、兔崽子,也好过接受这份沉重的职责,那样他还能心安理得地推脱。
每次朱元璋对他露出和颜悦色的神情,那就预示着他将有新的任务要执行。
“爹,我……”
朱肃刚要开口回绝,就被太子打断:
“父皇,我觉得让朱肃担任锦衣卫统领再合适不过,他已到了及冠之年,正需要锻炼。”
有了太子的解围,原本脸色阴沉的朱元璋表情渐渐缓和,他瞪了朱肃一眼,心想这小子竟敢在朝堂上挑战他的权威,看来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不过,孩子已经长大了,得换种方式管教。
朱肃决定今天不再与朱元璋争执,他打算去抄李善长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