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汁糖丸 作品

第126章 是群贤还是菜鸟团?

御花园里终于传出了吴王殿下尖锐的惨叫,这声音让众人回想起了皇帝陛下用束带和布鞋教训他的日子……

朱肃艰难地挣扎着站起,朱元璋的气也消了大半。

他看着自己这个总是不长记性的儿子,无奈地摇头道:

“你这家伙,怎么就总是不争气呢。”

“我为什么要争气?”

朱肃觉得朱元璋的火气已消,短时间内不会再有什么惩罚,立刻又恢复了嚣张的态度。

他双手叉腰,对朱元璋说道:

“父皇,您的病也该‘好’了吧,明天开始,早朝您应该亲自主持了……”

朱元璋听后,哭笑不得:

“哦,监国委屈你了,吴王?”

“哼……”

朱肃冷笑一声,目光幽怨地瞥了朱元璋一眼,然后指着自己的臀部,对朱元璋抱怨道:

“受了监国的累,还要挨父皇的打,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待遇啊……”

“嘿,小家伙。”

朱元璋慢吞吞地整理着腰间的束带:

“你觉得老子该怎么安排王保保的职位啊?”

“那是你的事,别扯上我。”

朱肃连连摇头,坚决的态度像拨浪鼓一样:

“越权这种事,我可不会干。”

“哈……”

朱元璋斜眼瞥着朱肃:

“你这家伙越权的事情还少吗?怎么,要不要老子把王保保交给你?”

“不需要!”

朱肃断然拒绝,语气严肃:

“爹,我手下有比他更强的将才。”

“哦?是谁?大虎?马三刀?他们虽然也算有些指挥军队的才能,但跟王保保一比,那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朱元璋觉得朱肃可能对名将的价值理解不够,于是继续解释:

“像大虎、马三刀这样的将领,打几场仗就能出现,但像王保保这样的,就像徐达、常遇春他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爹……”

朱肃有些恼火地看着朱元璋:

“你为什么总是想鼓动我造反呢?”

“你这家伙……”

朱元璋被儿子的话噎得差点喘不过气:

“你小子不是野心勃勃吗?老子让王保保这样的助手辅佐你,难道不好?”

朱元璋虽未言明,但朱肃心中已明了他的意图——

这或许是老朱头一回以实际行动明确表示对朱肃宏伟蓝图的认可,而且动作颇为实在。

然而朱肃心想,老朱这份心意,实在没有必要。

一则,王保保的地位对蒙汉合作至关重要,他得留在皇帝身边,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二则,朱肃若要远征,至少得等到朱标登基,朱雄英那小子也能独当一面,否则一旦发生意外,自己鞭长莫及,等赶回京城,恐怕一切都晚了。

而那时,王保保也年事已高。

朱肃暗自思忖,自己总不能跑去问王保保:

“将军年纪大了,还能战否?”

这种话实在有些不近人情。

反正现在王保保是站在自己这边的,有他支持就足够了。

“不需要?那你小子打算将来让谁来帮你打天下?”

朱元璋真是好奇极了。

“李景隆、常升、徐增寿、花铭……”

朱肃报出一串名字,心里暗笑,这些可都是他的“菜鸟团”。

果不其然,朱元璋的反应正如朱肃所料。

“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放声大笑,上次这么开心,还是在他登基那天。

“你就这么看重你的那些‘群贤’?”

朱肃将他的那帮兄弟称作“群贤”,这个称呼朱元璋也是知道的。

过去老朱只把那些当做孩子们的无知嬉戏,但现在朱元璋觉得,他的儿子或许确实有着一种憨厚的魅力。

“爹,你笑什么?”

朱肃带着些许不悦看着朱元璋:

“难道只有你能看出人的才能,用人才有方?”

“肃儿,我真的忍不住笑了。”

朱元璋停下笑声,尽量严肃地说道:

“那你告诉爹,你打算将来让谁来担任你的大将军?”

“那当然是李景隆。”

朱肃毫不犹豫地说道。

或许连李景隆自己都不清楚,朱肃对他的能力有着如此坚定的信心。

“嗯,岁月悠长……”

朱元璋微微点头,回想起上次两个孩子在宴会上喝多了,大声发表豪言壮语,他也只是把它们当做孩子们的胡闹,一笑置之。

“总之,您不用担心我,我会带着我的兄弟们一起封侯拜相,就像您当年带领淮西二十四将一样。”

朱肃崇拜地看着朱元璋:

“我想后世的人都会佩服您的眼光……”

那二十四人,除了两个过早牺牲,其余的全都成了开国公侯。

真是个顶个地英勇无比! “你这小子还知道佩服我,不错,有眼光!”

朱元璋享受着儿子的崇拜,心中感到无比欣慰,对朱肃也放宽了心:

“那好吧,都随你的意,那些傻小子愿意跟着你,将来就都交给你带领!”

朱元璋心里明白,除了李景隆和花铭,还有邓愈的公子邓镇,以及吴家两兄弟——吴高和吴忠,他们都是家族中的嫡系后人。

将他们送往海外建国,对家族的延续来说,是个不错的机遇。

花铭那小子已经表示愿意和朱肃共同承担一切困难,看来他是决心跟随朱肃了。

至于李景隆……

嗯,听说文忠今天又在家中与妻子努力了……

看来,他也觉得李景隆图不上了……

朱元璋不由得望向朱肃,心里琢磨着,是不是也该和大脚再努力一下,生个孩子……

第二天,朱肃卸下监国的重任,一直睡到日头高挂才起床。

他硬是拉着马皇后陪自己吃了一顿“早饭”,然后开始实施拯救大哥的计划。

他指挥鬼影兵们找来漏斗和陶罐,把漏斗里填满棉花进行过滤,再将液体通过漏斗倒入瓦罐中。

随后,他倒入适量的菜油,慢慢搅拌,再用小勺子撇去上层的油脂,只留下底层的水。

接着,他把碳粉倒进去继续搅拌,让碳粉吸收青霉成分。

最后,他取出碳粉,用蒸馏水冲洗。

经过一番繁琐的操作,朱肃看着眼前几百个装满培养液的小杯子,终于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