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放长线 钓大鱼

朱肃所说的那句话,才是足以动摇足利尊氏整个家族根基的大事。

“我将率领我的部下前往樱花之国的奈良县吉野,援助避难在那里的醍醐地皇,对你们足利尊氏家族的室町幕府发起毁灭性的攻击。”

这句话如同重锤击打在足利义满的心头……

“你的室町幕府,能否承受住连续的火炮轰击?能否抵挡住数万大军的冲锋?”

朱肃的每字每句,都让足利义满感到如同霹雳一般震耳。

足利义满不曾想过,竟有汉人能如此细致地洞察他们樱花国的内情,仅凭三言两语,便让他的恐惧感如潮水般涌来。

他见识过无数汉人,那些人总把樱花国视为未开化的“化外蛮夷”,仿佛他的国籍就注定了他的地位低下。

几乎每个汉人都会轻蔑地吐出那句话:“不过是一群蛮夷罢了。”

尽管这让足利义满心中充满愤怒,但他也暗自庆幸——

既然你们认为我微不足道,如同草芥,而你们汉人犹如巨象,那我不就被你们忽视了,从而获得了暂时的安宁吗?

然而,朱肃的一句话,却像利剑一样刺穿了他那自欺欺人的安全感。

这就是足利义满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的原因。

以往,蚂蚁挑衅大象,大象虽然不悦,但也只是偶尔教训一番,并不会威胁到蚂蚁的生存。

而现在,大象突然喷出一口水,直冲蚁穴的入口,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悬在了头顶!

“先生!足利家族愿全力以赴,助先生达成所愿!”

“今后,我必视先生为君主,为父辈!”

足利义满双腿一软,跪倒在地,额头紧紧贴着冰冷的地面,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与卑微。

这一刻,他的恐惧终于达到了顶点。

“你真就让他这么走了?”

李景隆站在码头上,眉头紧锁,目光追随着足利义满的帆船渐行渐远,有些不甘地冲着旁边的朱肃说道。

“他走得了,海龙岛却跑不了。”

朱肃不以为意地转身,走向码头出口,对那些还不断向他鞠躬致敬的倭寇看都不看一眼。

朱肃利用足利义满的心思并非一时兴起,而是自从“海鹞子”死后,他就已经暗中盘算好了。

他给手下们分钱,让他们自己决定去留,这样一来,大部分海盗都会觉得跟这样一个心慈手软的首领混,没有出路,自然会纷纷离开海龙岛。

随着离岛的海盗们传播出去的消息:海龙岛现在人烟稀少,财宝丰富,这块肥肉立刻吸引了众多贪婪的目光。

在此之前,朱肃手下的鬼影兵不过数百人……

对于拥有近五千精锐武士的足利义满来说,这些人连给他塞牙缝都不够。

而海龙岛的旧部加起来也只有几百人,根本不够他正眼相看。

面对这样的好事,足利义满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一头栽进了朱肃精心为他布置的陷阱里。

最后,朱肃对足利义满一番折辱,却故意留下他一条性命。

为什么?

因为人往往会在生存压力下逐渐放宽自己的底线,连日来苟延残喘的足利义满,已经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低头。

“既然你愿意低头,那我就有机可乘了。”

于是,当朱肃利用足利义满家族的存亡作为要挟,逼迫他为自己效力,去对抗江川芳子和朴昌盛时,这一切便显得顺理成章了。

同时,这也是足利义满为了将来能在高丽海域立足,不得不全力以赴的理由。

“况且,要是能活捉江川芳子和朴昌盛,或者将他们击败,我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收复陈元。”

朱肃打算留下江川芳子和朴昌盛的性命,纯粹是为了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毕竟,陈元肯定更希望亲自报仇。”

“如果他答应,那么已经被他收服的叶希戴,自然也会顺从。”

当然,这只是朱肃的一次尝试,如果陈元不识趣,或者叶希戴有了其他打算,朱肃并不介意大开杀戒。

然而,这还不是朱肃的全部计划,他心中还有更大的阴谋。

虽然表面上,朱肃让足利义满对付江川芳子和朴昌盛,是为了将他们交给自己,以便收服方国珍的旧部。

但是,他还有一层心思,就是想让足利义满自我发觉一条生路——从此不再侵扰大明,高丽随便他怎么折腾。

实际上,朱肃打算先将海域清空,一旦陈元归顺,原先四分天下的势力就仅剩张苗儿一支。

杭州的水师已经整装待发,那些庞然大物的战船和一门门威武的大炮,数目每天都在增长,决战的日子迫在眉睫。

朱肃坚信自己是胜者,战后他打算向朱元璋建议解除海禁,推动海上贸易的发展。

同时,他也预料到饱受足利义满侵扰的高丽,会在挣扎抵抗之后,再次向大明求援。

这几乎是他们的习惯。

届时,朱肃打算说服朱元璋在高丽驻军,并且找个借口

废除高丽皇室。

其实这件事大明不必亲自动手,在高丽,那些愿意做大明走狗的人多的是,完全可以让他们去承担罗织罪名的任务。

朱肃甚至已经做好了打算,如果朱元璋不同意,他不介意以海盗朱八重的身份,彻底摧毁高丽。

毕竟,根据他后世的经验,高丽和樱花国都是那种只认利益,永远养不熟的家伙。

就在一百多年后,樱花国那个长得像猴子的统治者(秀吉桑),不是还出兵侵略过高丽吗?

高丽屡战屡败,不得不向强大的明朝求援。

于是,大明慷慨解囊,派出精锐之师,在异国的土地上展开了一场鲜为人知的激战。

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那些樱花国自诩为战神的将军们,那些在电子游戏中被渲染得无比强大的战国名人,却一一败在了明朝将领的手下。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惊恐和不甘,但更多的是对生存的渴望。

然而,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能够活着走出战场的,已经算是幸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