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肃开始冷静地数数。
鬼影兵开始用力扳李祺的食指。
“别……别这样!”
李祺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惊恐万分。
“二。”朱肃依旧面无表情。
鬼影兵加大了力度,李祺的指关节开始泛红,痛苦使他呼吸急促。
“三!”朱肃语气冰冷。
“咔哒!”鬼影兵毫不留情地将李祺的食指扳断,发出一声脆响!
“哎呀!”
李祺一声惨嚎后,直接不省人事……
他额头上冷汗如雨,全身像是刚从水中打捞上来,湿漉漉的。
朱肃却冷眼旁观,没有丝毫同情之心。
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西斜,朱肃微微抿了抿唇瓣,心里默默祈祷,希望李家的家将能赶快到来,别等天黑了还找不到路。
与此同时,刚从中书省下班回家的李善长,才走到半路,管家就慌张地跑来告诉给他这则坏消息。
李善长的侄孙惨遭横死,尸体还躺在玄武大街上,李祺带领的人马冲进醉仙楼,却连幕后黑手都没见到,就被对方的手下全部擒获。
更糟糕的是,李祺被对方残忍地掰断了一根手指。
对方还传来话来:“李善长为何不赤脚来见我?”
“告诉他,想要回儿子,要么就赤脚走进醉仙楼,要么就努力点,再生一个。”
对方的话充满了羞辱,让李善长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
他已经有多少年没有被这样羞辱过了?
就算是当今皇帝朱元璋,也把他当作贵宾看待。
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竟然敢让他赤脚去见他?
李善长越想越气,但是一想到儿子的安危……
他猛地一巴掌扇在旁边的管家脸上。
“你为什么不拦住他?!”
李善长怒目圆睁,大声质问道。
管家管叔,面对自家少爷的顽劣,哪里能管得住?
可他管波,却铁了心要拼死保护他的小主人。
于是,他就在李善长面前跪了下去:
“求老爷您想想法子,去别的大人府上借些人手,好救少爷脱离险境。”
“我还要去借人手?”
李善长气得发笑:
“府里的其他家将都哪去了?”
他原本以为李祺只是人手不足,以为凭借韩国公府的名头足以震慑对方,哪知竟中了计。
却听管波苦哈哈地说道:
“府上现在只剩下几个护院了,其他人全被留在了醉仙楼,没回来。”
李善长一听,顿时怒火攻心,差点没气晕过去。
“好好好……真是好!”李善长连声冷笑。
管波显然被吓得不轻,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老爷……”
“你还有脸叫我老爷!”李善长猛地一脚踢在管波的胸口。
“哎哟……”忠诚的仆人一声痛呼,栽倒在地。
李善长脸色铁青,看都不看地上打滚的管波,转身快速跳上马车,直奔兵马司而去。
他堂堂一国丞相,曾经朱元璋的军师,竟然要开口借人手?
这张老脸,就算是自己不在乎,也不能如此丢人现眼。
金陵兵马司内,邓愈正在研究着洞房启蒙书籍。
忽闻李善长登门拜访,他赶忙把春宫图藏进怀里,目光中带着些许不悦地瞥向闯进来的李善长:
“军师,今日怎么亲自光临?有何事相商,遣人通知一声不就行了。”
李善长听后,脸上闪过一丝苦笑,简明扼要地讲述了自己的困境。
“那恶棍不仅残忍地杀害了您的侄孙,竟然还敢绑架您的儿子,竟然还敢指定要您亲自赤脚前往?”
邓愈听罢,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他原以为蓝玉大将军已足够傲慢无礼,却没想到还有比他更猖狂之徒,这究竟是什么狂妄之徒?
邓愈心中明白,这人若想在事后还能存活于世,除非选择造反,否则别无他路。
邓愈没有片刻犹豫。
想当年,他们同生共死,情同手足,如今军师遭遇难关,他邓愈自是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
这不仅是出于情谊,更是他的职责所在。
于是,他立刻吩咐下人,备好兵马。
不到半个时辰,三百精锐骑兵便跟随他一同出发。
与此同时,徐家、常家、花家三家的护卫共计一百四十多人,全体武装,齐聚在常府门外。
李景隆在陈墉的搀扶下,一边揉着腰,一边嘟囔着来到了集合地,他觉得腰部到大腿的皮肤肯定被磨破了。
他心想,这次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把狗洞扩大一些!
“你行吗?”
徐辉祖穿着明晃晃的铠甲,走近李景隆……
只见他一会儿摸摸腰,一会儿拍拍臀的。
不由心里直犯嘀咕:这家伙该不会是秦淮河上输给了花魁,跑来寻求援助的吧。
李景隆扬了扬下巴,
指了指仅穿着盔甲、却依然稳坐在马上的徐增寿:
“我难道会比他差?”
好吧,那就行动起来。
于是乎,除了徐家、常家、花家的家将之外,朱肃的聚贤庄里那些一时半会儿调不动家兵的勋贵后代……
像李景隆、郭震、吴忠、吴寿安、陈墉、邓镇这些人,也都一个个以个人身份加入到了队伍中,誓与朱肃同生共死。
毕竟,大家从小一起长大,朱肃虽然行事不拘小节,但对待朋友却是两肋插刀,关键时刻绝不含糊。
就像上次,他不顾一切地奔袭两千多里,挽救了常遇春的性命。
也因为那件事,唯一受伤的李景隆并没有对朱肃心怀怨恨……
反而在得知真相的那晚,把自己的宠物乌龟的名字从“小五”改成了“辉祖”。
另一边,李善长和邓愈这两位老江湖,都不是易于对付的角色。
他们虽然认为,除了皇宫里的太子和皇帝,其他人若是敢如此羞辱韩国公府,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但看到李府家将损失惨重,心中还是难免感到痛惜。
邓愈觉得这任务棘手得很,便向李善长提出增兵的请求:
“老兄,看来咱们还得再加点人手。”
然而,明明手中还有余力的邓愈却没有真正下达调兵的命令,只是默默地看着李善长,他的意思不言而喻:
多找些人,出了事可以分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