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黛玉矫情的观点,您的说法有失偏颇。”
“首先,不是有亲姥姥疼就不叫寄人篱下了。贾母的确非常疼爱黛玉,但黛玉在贾府的日子并不是有了祖母庇护就万事大吉的,您没看见她的二舅母王夫人在黛玉初进贾府的第一天就给了她个下马威吗?”
“处处给人挖坑,把个年龄小小的晚辈一个劲儿往她舅舅贾政坐的主位上让,即便礼让外客也不合适让客人坐那个位子,这是坑谁呢?黛玉但凡礼数上差一星半点儿,或者性子软拗不过舅母的热情真坐上去了,就要贻笑大方了。”
“别说她是为了考察黛玉的家教礼数,一个刚丧了母的小女孩儿千里迢迢来投奔亲人刚上门第一天,她个当舅母的不说多多体恤,搁这儿考察人家家教礼数?简直居心险恶!”
“这不是夸大其词,王夫人对黛玉的不喜,后文中有多次侧面体现,要收拾晴雯时甚至直说‘那个眉眼像你林妹妹的’,细思极恐。所以老师您说的‘舅舅舅妈都很疼她’并不成立。”
第103章 第 103 章 超可爱的魅力boy,……
“邢夫人或许在黛玉初到时对黛玉有过怜惜之情, 还苦留她吃饭,这事儿做得也着三不着两的,幸而黛玉明白婉言推拒了, 不然还没去拜见二舅母呢, 先在大舅母这边吃上饭了这不是太失礼了?”
“这也是个坑,黛玉拜见两位舅母这里就是接连的坑接连的考验,只是黛玉聪慧机敏都避开了。”
“邢夫人或许是为人颠倒无心为之,但王夫人绝对不是,她对黛玉一直不过就是脸面情罢了, 问个丸药吃得怎么样就是疼爱黛玉了?为了向贾母交差而已, 顺口的关心说句现成话谁还不会呢?她要真疼黛玉, 至于黛玉丫鬟去她那儿给黛玉取个药还得苦等那么久吗?”
“* 这是长辈层面的, 还有下人呢, 书中多次写了贾府的下人不好相与,都是‘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主子稍弱一点儿就奴大欺主, 有一个对照组描写就是迎春啊。”
“迎春软弱, 被她奶母下人欺负得首饰被偷了都不敢说,还被下人倒打一耙处处威逼辖制,黛玉要是像迎春那样性格软,早不知被欺负成什么样了,这就来到了老师您说的第二个观点,说黛玉性格不好、下人送宫花还撂脸子。”
“那一回写得很清楚,薛姨妈嘱咐周瑞家的送宫花顺序是几位未出阁的姑娘在前,最后四枝给王熙凤。但周瑞家的自作主张,把别人的都先送完了, 最后才给黛玉,于情于理这样做都是极不合适的。”
“书中不是咱现代社会,人家是处处讲礼数讲规矩的古代社会,黛玉既是未出阁的姑娘又是客,看看贾府中多次宴席上对于客人的席位安排,那必须是奉为座上宾的,送东西也理应先送给客人,这是礼数,无论如何都不该最后才送到她。”
“但周瑞家的一个下人仗着是王夫人陪房她就这么做了,这说明了什么?一方面体现了贾府豪奴刁奴众多,你是主子有贾母疼爱又怎么样,照样敢怠慢你敢仗势欺人。”
“而她仗的又是谁的势?很明显王夫人啊,王夫人不喜欢黛玉她就有恃无恐,仅仅这一个小细节就反映出林黛玉在贾府生存环境有多险恶了,绝非有贾母疼爱就万事大吉的。”
“贾母也还要经常从体己里给她多一份的月钱,多次人前显示对她的疼爱来为她撑腰、震慑其余主子跟豪奴们呢。”
“说回送宫花这一节,这么明晃晃的怠慢,这都欺负到脸上了,不翻脸还等什么?等着像迎春一样被人欺负得死死的吗?黛玉要不是一开始就在下人面前摆明了她的不好惹,纵有贾母的庇护在贾府那么个地方也很难过得好。”
“她这一节发脾气不叫性格不好,这叫该发的脾气必须发,跟人亮明规矩和底线,让人知道你是凛然不可侵犯的,不然别人只会得寸进尺。这脾气发得合情合理,发得简直太好了。”
语文老师被他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周宇宁话音刚落他同桌蔡莹就对他鼓起了掌,然后有更多同学对他鼓起了掌。
周宇宁忙跟大家眼神示意快别鼓掌了,他又不是为了跟语文老师打擂台!
好在语文老师在班上同学的起哄中倒没有恼怒,只摸摸鼻子:“是这样的吗?那看来是我看书不仔细,回去要细看看。”
“周宇宁同学说的有理,大家读文学名著啊就是要这样多多讨论,多发表不同的观点才有利于进步嘛。”
语文老师又说了几句片儿汤话顺利揭过了这茬儿,终于回归正题讲《香菱学诗》了。
一下课蔡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