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前方不远处,新房子和旧房子将共享一个宽敞的院落,因此占地面积相当大。
谷茉被方玉竹牵引着走过去,她们站在一旁观看,族长也到了现场,他拿着一枝竹子绑着的香,点燃了鞭炮的引线,顿时,那些鲜红的鞭炮便噼里啪啦地爆裂开来,如同盛开的花朵。
方玉竹伸出手来捂住谷茉的耳朵,望着鞭炮的爆炸,脸上洋溢着喜悦,仿佛已经能够预见到新房的建成。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吸引了许多来看热闹的乡亲,大家纷纷聚集在方家院子的门口,好奇地张望。
他们记得方家平时并不富裕,甚至前几年还颇为贫困,现在怎么突然间要修建新房了呢?
谷茉对这些议论置若罔闻,只是静静地依偎在方玉竹的怀抱中,感受着这个女人给予她的安心感。
只要对方在,两人相互扶持,她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
鞭炮声停止后,族长开始了一番讲话,方玉竹也提高声音说了一些激励人心的话语。
说完后,她拿起铁锹开始挖土,她一动工,其他工匠也跟着兴高采烈地开始劳作。
看完了热闹,大部分人都陆续离开了,只有那些闲来无事的大娘和婶子们还留在门口,喋喋不休地闲聊着。
她们看到谷茉回来,急忙拉住她问:“方家媳妇儿,你们建这房子得花多少银两啊?”
“你们早上吃的什么好东西啊?我看你们院子里摆的酒席还没收拾呢。”
“方家媳妇儿啊,你们家是做什么生意的啊?你最近那个小摊子还开不开啊?”
谷茉被这些婶子、大娘们问得头都要大了,但她还是保持着微笑,尽可能地耐心回答她们的问题。
当方玉竹从地基那边回来,看到自己娘子被一群妇人包围着,她笑容满面地分开人群,对那些大娘们说道:“等我们家的房子建好那天,我们会在村里摆流水席,希望各位能赏光参加。”
这番话就像一记响雷,人群中立刻沸腾了起来。
刚才还在说风凉话的人,现在都改变了口风,此刻恨不得把方玉竹和谷茉夸上天。
终于结束了寒暄,回到院子里,谷茉看到桌上的剩菜残羹,不禁又感到一阵头疼,清理这些又得花不少时间。
芸香和严秀娥之前并没有去看热闹,而是趁着空档把厨房整理了一番,将不再需要的食物妥善堆放,剩下的饭菜竟然装了小半桶,这让谷茉感到十分心疼。
幸运的是,严秀娥家里养了猪,她可以把这些剩饭剩菜拿回家去喂猪。
经历了这次之后,谷茉在做饭前都会先列一份清单,详细地记录下需要多少蔬菜和肉类,第二天再根据清单准备饭菜,这样一来,确实节省了不少。
每次有剩余的食物,她都会让严秀娥拿回家去喂猪。
经过几次这样的循环,谷茉心里琢磨着,自家或许也该养上两头猪,这样到了过年时宰一头,用来送礼或者自家食用,又能省下一些费用。
再说,准备猪食也不是什么难事,每天出去采摘一些猪草,混合剩下的饭菜,再加上一些玉米面,完全可以做出上佳的猪饲料。
……
转眼间,到了修整房屋大梁的时候,朱大娘提前送来了红色绸带,指导谷茉编织好红色的吉祥绳结,听说这绳结要悬挂在梁上,以求得好运。
尽管那红色绳结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比中国结要复杂得多,谷茉日复一日地编织又拆解,拆解又编织,直到九月初才掌握了技巧。
她用一块新的红绸带编织了一个精美的结绳,然后让方玉竹将其安置在自家新房的大梁之上。
眼见自家的房屋日渐完善,谷茉内心却感到一丝空虚,之前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建造新房子,现在房子即将完工,她不禁思考接下来又该追求什么目标?
谷茉倚靠在自家院子的门边,出神地望着前方的新房。
归安领着圆钱跑了过来,顺着谷茉的视线看去,却什么也没发现,便扯着她的衣角软软地问道:“娘,你这是在看什么呢?”
“看我们的新房子,归安,你觉得新房子怎么样?”谷茉被儿子的声音拉回了现实,弯腰与他平视。
归安脸上洋溢着笑容,“特别喜欢啊,母亲说每个屋子都会垒炕,还要修那个‘龙’,冬天一定会很暖和的。”
谷茉忍不住笑了,这孩子总是只听一半话,她立刻纠正他,“是地龙哦,确实会很暖和的。快带着圆钱进屋吧,等会儿你先生和二毛哥哥就要来了。”
“哦哦,地龙。”归安拽着圆钱脖子上的小绳,两个一摇一摆地走进了院子。
这地龙的概念是方玉竹提出的,谷茉虽然见过地暖,但对地龙并不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似乎和烧炕类似,她心想只要能保暖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