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去疾疑惑道:“难道此国之民吃不饱、穿不暖?”
李念笑道:“此‘简陋’并非指不能吃饱穿暖,以毛熊国那时的生产力,吃饭穿衣不是大问题,而是说他们的生产制造能力很强,一年能造出上万辆坦克,然而此国百姓日常吃穿却长年只有那几样,连买一辆小汽车,也得排队等上好几年。”
“简单说便是,此国有足够的生产力,可此国百姓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落后于西方诸国!”
王绾道:“也即是此国生产制造能力不弱于西方诸国,甚至犹有强之,然此国百姓的生活却差于西方诸国,西方诸国的百姓吃喝比他们好,衣物比他们华美,玩乐也比他们精彩。”
李念点头道:“正是!西方诸国发现毛熊国这处短板后,便利用媒体大肆宣扬,让此国百姓看到他们西方百姓是如何生活……”
王翦接话道:“而此国之民见西方诸国百姓过得比他们好,自然会心生不满,他们是超级大国的百姓,过的日子居然不如别国,心中当然不会平衡!”
冯劫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西方诸国是如何宣传?”
李念道:“从衣食住行、电影音乐、动画文学等多个方面进行宣传,在衣食住行上,像在‘衣’这方面,西方诸国将他们打造为世界的潮流,也即他们所穿着的衣物便是世界最流行的样式风格,跟他们穿的一样便是时尚,穿的不一样便是老土落后。”
李念想了想,举例解释道:“所谓‘潮流’、‘时尚’便如在咸阳出现了一种花色的衣物,让许多咸阳百姓都追捧,而从咸阳外来的百姓没有穿这种花色的衣物,而穿着过去样式的衣物,便被认为是‘老土’、‘落后’。”
经李念这么一解释,始皇等顿时全部明了,关键的地方也不在于西方诸国百姓穿的衣物究竟怎样,而在于西方诸国能定义“时尚”、“潮流”。
他们时尚潮流的,那跟他们不同的人,可不就得被其等定义为“落后”、“老土”,然后以此让不同于他们的人改变穿衣风格,乃至生活习惯,而这显然也属于文化入侵的一种。
“再像吃喝方面,毛熊国人能吃啥,几乎每天都是重复的那些,而西方诸国却弄出了多种花样,还创造了一些知名饮食品牌在全世界流行!”
“甚至,西方诸国还有人建立了他们的餐饮评判标准,以之去评判他国的饮食。这般下来,看到西方诸国百姓吃喝种类比他们多,味道比他们好,还在全世界流行,再看看自己吃的,焉能不心生羡慕?”
李念道:“这也很难怪此国之民,因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温饱问题初步解决后,人们便不会只想着吃饱穿暖,而会想如何吃的好,吃的精细,穿的舒适美观,同时也会产生精神方面的追求!”
“此国没能处理好,甚至对之忽视,当然会被西方诸国抓住破绽,狠狠殴打。如果没有西方诸国与他们对比,情况可能会好些,不知有更‘好’之处,自不会心生向往,然而可惜有西方诸国存在。”
始皇等人听出了李念讲这番话的意思:这是告知他们,不要想着压制民众,不让民众过好日子,除非你们能保证在大秦外不出现比大秦更好的国家,否则一旦有比大秦更好的国家出现,此国的情况未必不会在大秦发生。
李念继续道:“相比于衣食住行,电影音乐、文学动画会造成更危险的文化影响,尤其是电影、文学作品、动画这些可直接传播思想之物。电影便是……”
李念琢磨了下,以一个王绾等能了解的方式讲解道:“便是利用某些特殊之物将平日言谈举止给记录下来,就像今日臣与陛下、与诸公在章台宫内议事,整个过程被毫无巨细地记下。不管是此殿内的一应事物,还是我等神情举止,都会被悉数记录,然后再呈现于他人。”
始皇看过李念手机中的视频,自然不难理解电影是何物,这主要是给王绾几人解释。
几人皆是才思敏捷之辈,很快理解过来,王绾道:“便是将我等今日之景记入某物,随后再呈现于他人眼前?”
李念道:“是,但电影通常是对某个故事编造展现,如王贲将军、蒙恬将军领兵破东胡、月氏一事,便可编为故事,在其中增添许多原本不存在的细节。”
“像给此番出兵添加本没有的困难险阻,让人们感到大秦对东胡、月氏出兵的不易不利,幸得王贲将军和蒙恬将军智慧果决,才在惊心动魄的危局中化险为夷,得了此次大胜!”
这下几人彻底懂了,这电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编造,那这玩意儿用得好,将是对他国进行文化入侵的利器。
在这电影之中,贬低他国,然后再抬高自己,向其内编造进去对己国有利,对他国有害的观念,然后再传播到他国中。
嘶,这手段着实有些厉害……
冯劫皱眉道:“西方诸国利用这电影传播于他们有利的故事?”
李念点头:“没错,西方诸国制造的电影,自然会在其中彰显其等奉的思想观念,如在他们的电影里,他们自己人常是
英雄,负责拯救世界,伟大、光明、正义,其他人则猥琐、黑暗、邪恶。”
“短时间内也许看不出不妥,可长此以往,有些人便会真信了电影里表现出的东西,渐而认同西方诸国那套。”
“文学作品、动画等产生影响的方式和电影相仿,当人们看到西方诸国的小说、散文时,某些人便会被字里行间那些观念想法所渗透影响。像有一书说某人是坏人,于书中详陈其罪行,宛如亲见,要是此书广传天下,会否有人真认为此人是坏人?”
始皇道:“《韩非子》中曾有一故事,‘三人言而成虎’,若此谣言广传开,定会有人真信此人是坏人。”
李念道:“反之,宣扬自己好也同样可以达此效果,西方诸国便是以此贬他人褒自己,让不少国家真视其为灯塔,沿着他们所行过的路去走。孰不知西方诸国发家时,根本不走这路!”
西方诸国怎么起家的,可不是按西方诸国后来所宣扬的那套,而是靠殖民掠夺起来。
“这些国家按西方诸国所言去走,岂有不走歪之理?何况,西方诸国在他们说的这条路上也包藏祸心!”
“此国亦是如此受了西方诸国影响,其在军事上很强,可在文化发展上却不如西方诸国,这个缺点被西方诸国逮住,集中猛击,最终在此国身上撕开了一条难以自愈的创口。”
王翦道:“此国便未阻止西方诸国对其文化入侵?”
李念道:“自然有所动作,但能不能阻止住又是另一回事。西方诸国在文化方面对他们的优势太大,尤其是进入双方较量的中后期时,此国颓势难止,西方诸国却生机蓬勃。”
“人多有追慕美好之性,见西方诸国电影比他们多而有趣,见西方文化作品比他们好而深刻,自然会心向往之,即便此国朝廷阻止,此国之民也会去偷摸去接触。且此国朝廷之内,也有人认可西方。”
“在军事实力上,此国本与西方诸国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时期,略有胜之,可在文化上,此国居于下风。这是一场文化上的战争,优势方大胜!”
“此国的结局,陛下和诸位也已知晓,在文化战败及其他因素作用下,轰然倒塌,分崩离析。且文化上战败的影响深远,由此国分裂出的国家依旧在承受遗毒。”
听完这个国家怎么在文化上被人入侵,始皇等人陷入沉默,如今的大秦肯定不如此国,可这等强国也会被其他国家文化影响,大秦不可不以之为鉴,不可忘记文化方面的重要。
沉默了会儿后,始皇问道:“西方诸国之害应已为人所知,为何后世还有国相信其等?”
李念道:“因为西方诸国先进强大,纵使西方诸国信用不佳,但因其等强大,便有国愿信,且不信他们,他们便会对其他国家发起制裁,乃至出兵。文化入侵也得有足够实力作为支撑!”
“大秦今后,不但要在军事经济上发展,文化方面已不可忽略,在臣的想法中,大秦当在多方面领先诸国,无有薄弱处。”
不用李念作这番总结,始皇等听了李念讲说的文化重要性后,也有此想法。
如果大秦只作为一个闭关锁国的地方性国家,可以不着重文化的发展,甚至发展文化反而对想维持大秦稳定的君臣不利。
因为发展文化,必定要加大对教育方面的支持投入,而教育又会启迪民智,王公贵胄们的位子就不一定有那么稳了。
可大秦要迈向世界,那就得发展文化,构建出大秦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优势,建成属于大秦的文化护城河。
这也是李念要鼓动大秦迈向世界的一大重要原因,不然怎么找理由让始皇更加支持对教育的投入呢?
始皇帝可是封建君王,华夏历史第一位称“皇帝”的君主,顶尖的聪明人,要是拿不出让他心动的好处,其会愿意他的王朝产生不稳定因素?
幸亏始皇帝对功业看得更重,李念拿出的大秦日不落、万王之王、后世帝王之楷模吸引到了他,否则不可能说动始皇。
这不是骗,而是用巨大的好处去吸引始皇帝让大秦发展!
李念又道:“文化的发展好处,既可让大秦保持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先进性,以之去影响他们,就像后世西方诸国所做的一样,大秦也要让诸国以说大秦语、习大秦字、用大秦物为荣。”
始皇知道这恐怕是李念这小子的执念,后世的西方诸国在整个世界影响力巨大,后世的华夏子孙十有八九要学西方诸国之语。
不过,在他的大秦不会发生这种事,要学也是诸国学大秦的语言文字!
“要让他们接受大秦的文化风俗,思想观念和大秦一样,以想来到大秦成为大秦子民为荣。如此一来,我大秦亦可得到诸多的他国人才,而诸国人才流失到大秦,又可进一步削弱诸国!”
“文化发展还可为大秦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大秦现今虽不能做出电影,但漫画、小说等却不难制出,将之发行于诸国,当可为大秦赚得不菲之利。”
这话听得始皇等人颇为心动,需要后世先进技术的东西
做不了,可漫画、小说不需要,能以之成为大秦的一种文化潮流,既用于影响他国,还可从他国赚取财货,一举数得!
李念话锋一转,道:“然文化想得到发展,必须有更多读书识字之人,因为读书识字者更容易创造出文化作品,像著书,是读书识字者写出一本书容易,还是不读书识字者容易?”
王绾等人看了眼李念,这应该才是这位想要讲的重点,其想要让大秦更支持民众读书识字。
但他们也没反对,他们能看出民众读书识字后会带来的弊端,可他们也明白这件事可以阻止一时,却不能阻止一世,且这位给他们带来的后世发展经历已告诉他们,一个国家想强盛就得发展教育!
如果是以往,不知这位来自后世,不知世界之大,他们兴许会驳斥这位大胆妄为,其言是在妖言惑众,动摇社稷根基,当处以极刑!
但如今,大秦已走向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们也开眼看到了大秦外的广袤世界,若再阻止这位,反而是对大秦不负责,是对华夏不负责,也是对后世子孙的不负责。
大秦停滞不前,可大秦外的诸国却不会停滞不前,万一让他们趁着大秦停滞时将大秦超过,随后再入侵大秦,谁为罪?
王绾几人一边心中思索,一边听李念斩钉截铁道:“而大秦想有更多读书识字者,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