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光亚和周总是靠着如履薄冰的兢兢业业,赵北海纯纯靠财神爷喂饭,赤兔汽车暴雷远遁海外的高胖子是靠着炒作...
至于苏白嘛,这货完全是个异类,已经超过了版本强度,不能当做普通人来看待。
那蔡金龙蔡大师的绝活又是什么呢。
人脉!
没错,只有初中文凭,硬是靠着函授大专拿到大学学历的蔡大师,就是自已一手创造的强大人脉,才走到了今天,成为了龙国排行前六十的富豪。
说好听点叫人脉,说直接点,其实就是送礼。
没错,就是送礼。
你可千万别觉得送礼这件事简单,给什么人送什么样的礼,送多少,怎么送,那可是一门大学问。
要是送对了,你送出去的,会十倍百倍的赚回来。
要是送错了,马屁拍到马屁股上,你就等着被收拾吧。
而蔡大师,貌似天生就点亮了送礼技能一样,他总是能最快的摸清别人的喜好,然后投之所好。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蔡大师他舍得送。
可别小看舍得这两个字,多少人赚钱了以后,就死死捂在自已兜里,舍不得掏出来。
哪怕电影里一夜暴富的银行抢劫犯,也要为了分赃不均内讧杀人。
而蔡大师呢,他要是能赚一千万,他就舍得分五百万出去,有时候,哪怕赚的一千万全送去也无所谓,就当交个朋友。
对于这种朋友,你能拒绝?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汉达集团尽管在消费者口中罄竹难书,但依旧屹立不倒的原因。
因为蔡大师朋友多路子广啊,从首都到地方,从商界到其他圈子,全都是他结交多年的人脉。
不就是坑消费者吗?
就这么点芝麻小事儿,对我蔡大师来说,那还叫事儿?
不过对于善于结交人脉的蔡大师来说,却有一个一直想交,却始终没交到的朋友。
苏白!
早在苏白轰轰烈烈地搞大米日化联盟的时候,蔡大师便想结交苏白这样的商业奇才了。
都说多个朋友多条路,而颇有识人之才得蔡大师一眼就看出来,苏白这家伙,铁定是条高速路,还是不限速的那种。
这要是认识了他,随便合作一下,那还愁赚不到钱?
不过很可惜,苏白的朋友圈一向很干净,尽管蔡金龙托了好几个朋友想要结交苏白,最后都无疾而终。
直到,去年大米集团收购熊猫汽车的时候,蔡金龙终于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苏白收购熊猫汽车,摆明了就是要进军造车行业的节奏。
果然,后续的发展如蔡金龙所料,熊猫汽车更名为大米汽车,苏白更是又大张旗鼓地撮合起了固态电池联盟。
蓉城的大米汽车生产基地,更是成为了全世界最大工厂。
每当大米汽车的新闻爆出来,最高兴的,就要数这位蔡大师了。
很简单的道理。
你大米汽车造得再好,总归要卖吧。
既然要卖,你还离得了我们汽车经销商?
而放眼整个龙国,现在体量最大,店面覆盖最广的,显然就是他们汉达集团了。
你苏白想要销售大米汽车,不来找我们汉达集团合作,还能找别人?
所以,从苏白收购熊猫汽车以后,蔡大师非但没有再上赶着去结交苏白,反而还把架子端起来了。
都说上赶着不是买卖。
明知道苏白最后会找汽车经销商合作,再上门去找他,就会显得被动,反而被苏白拿捏。
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让苏白来找自已。
想到这位首富以前不知道什么原因,拒绝了自已的结识,蔡大师心里没点怨气?
到时候,哼哼...
就不是你苏白拿捏我了,而是看我蔡某人脸色的时候了。可正当蔡金龙坐等着苏白上门来找自已的时候,情况却根本没想蔡金龙预想的那样发展。
因为直到现在,别说苏白了,整个大米汽车的高层,都没有和汉达集团联系过。
不对劲啊。
难不成大米汽车是想要和其他经销商合作?
可其他经销商啥实力,我们汉达集团啥实力,他苏白不可能不知道啊。
不选择我们汉达集团,他还能选谁。
眼瞅着大米汽车发布会都开完了,这位蔡大师终于坐不住了,立马通过各种人脉渠道打听大米汽车的消息。
毕竟现在傻子都能看出来,现在大米汽车的火爆程度,销量肯定爆炸。
简直就是经销商眼里的印钞机。
而看着敲门而进的秘书,脸上一脸慌张的表情时,蔡大师还以为是大米汽车被哪个二线经销商给撬走了。
就算撬走了也没事,毕竟蔡大师的人脉放在那里。
抢回来就行了。
对于这种事,蔡大师操作起来轻车熟路,最简单的办法,爆同行的黑料。
国内做汽车经销商的,几个屁股是干净的。
黑料爆得多了,名声臭了,你苏白还敢选?
还不是得老老实实来选我们汉达汽车?
江湖,可不仅仅是打打杀杀,也有人情世故的啊。
所以,蔡大师才会说出那句。
【每逢大事有静气。】
在龙国,在汽车产业,还有他蔡大师搞不定的事儿?
可秘书带来的坏消息,根本不是蔡大师想的那样,只见秘书默默掏出手机,怯怯道。
“蔡总,大米汽车暂时还没消息,是我们...”
“今天下午,我们云省的一家分店被一名网友曝光了,现在这件事被闹上了热搜...”
曝光?上热搜?
这听起来可不是啥好事儿,只见蔡金龙立马接过手机,在看到视频上的内容,和多达十万+的评论后,立马皱起了眉头。
我这正想和大米汽车寻求合作呢,这个节骨眼上爆出这么一件事,不是给我添堵吗?
不过问题不大,还是那句话。
每逢大事有静气。
只见蔡大师递回手机后,轻飘飘的一句话。
“没事儿,我打几个电话,把视频撤了就行。”
“还有,联系法务部门,以造谣损害公司形象的名义,起诉这个家伙...”
找我蔡大师的麻烦?你也不看看马王爷有几只眼。
很快,蔡金龙的电话,就打给了在豆音总部任职高管的一名朋友。
这名高管在接到电话后,立刻表示没问题,借口也好找。
在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豆音平台不支持单方面言论。
有问题就去打官司嘛,在豆音上闹事带节奏算是怎么个事儿。
可正当这名高管想要通过自已权力,下架该视频时,
“肖总,不是您权限不够,只不过,这条视频,是王总亲自点过名的,我是真不敢下啊...”
豆音创始人王总亲自点过名的?
不是,王总现在不是都不咋管公司的事儿吗,为什么突然关心起一条视频来了。
突然,这名高管立马反应过来。
这件事,恐怕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水深得很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