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下蛊的土司 作品

第287章 松涛介绍展陈品

第287章 松涛介绍展陈品

此次进京展陈的第一天,团队成员先参观了北京蒙藏学校旧址。+1_8+0~t·x-t~..c_o\m,

北京蒙藏学校旧址,是极大的四合院,院内还套着诸多的小四合院子。四合院外面四周,是长长的围墙围住的。

这里的地理位置特别好,人流量大,又是著名的商圈,天南海北的人汇聚于此。

这里非常适合全国各地各种非遗文化,各种非遗产品展陈。

这所学校旧址,面积极大,各个院子里,屋内穹顶极高,显出空间大而空旷。屋内房梁,椽柱子都很粗壮。窗、门都呈喜庆的朱红。

可见当年,房屋主人一定是显赫一时的达官贵人。如果不是达官贵人,那就是非富即贵的王公贵族。

建国之后,这超大的四合院,后来改为蒙藏学校。一座四合院,能够做学校,可以想象这里的面积该有多大。

最左侧的超大四合院里,墙壁上,展板上,玻璃柜子里,展陈有各民族发展的真实历史照片和详细的说明文字。

浙江馆,在蒙藏学校旧址的最右边的角落。是一座古色古香,带青砖、红窗、红柱、琉璃瓦小四合院子。{?±精?*武?}1小_@说¥网a &?更

衢州的各种非遗产品还在继续陈列,门柱上写着南孔圣地,里面有各种非遗产品。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灯笼,南孔爷爷玩具,石榴仔玩具;

浙江馆里,还有台州地区的非遗产品和绍兴非遗产品正在展陈。绍兴·越剧服饰。色彩艳丽的演出服和缀着宝石的演出两顶做工极为精致的帽子。

一顶帽子头顶有孔雀羽毛,缀着亮晶晶的珍珠,整体纹饰是祥云,颜色是那种淡蓝色;

另外一顶帽子,整体颜色呈黄色,也缀着古代的祥云纹饰,冠上还有有一颗红色的宝石和一颗亮晶晶的钻石,辅以蓝色各种形状的蓝色纹饰,简洁而唯美。

下面有一段文字,专门介绍越剧。越剧属于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浙江馆外面,一块硕大的绿色牌子,竖立在青砖墙小四合院的外面。

绿色的大牌子最中间,是一幅绿色的山水工笔画。画作的最左边,有一块石头竖立着,石头上上面书写着一行红色的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x^i!n·2+b_o!o,k\.*c*o/m_

画正中间,有一大片湖水,还有一座跨海大桥,湖里有船只在穿梭,还有远处的山脉隐约可见,有亭子立在岸边,还有一座塔,和雷锋塔很像。

很显然,画作中诸多的元素,和杭州西湖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物,以及各种环境非常吻合。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画中的内容就是西湖。创作的意图也非常明显,这画作,就代表浙江。

绿色牌子的底部,书写有几个力透纸背的大字——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顶部书写有一行红色的字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绿色牌子的最右边,有两行字,书写着“浙江馆”三个大字。在“浙江馆”这三个大字的右侧,写着一行字体略小的字——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

有两位西班牙金发美女,她们带着好奇的眼光,来到蒙藏学校浙江馆展陈馆里面。先是坐在非遗剪纸匠人哪里,学习了一会儿剪纸手艺。然后来到铜艺展陈位置,问这问那。然后,他们来到福松涛的展板前。

顶着北京上空七月烈日的年轻画家,大国银匠兼掌馨工坊艺术总监福松涛。

他站在摆放整齐的银器展板后面,耐心地向参观的西班牙籍的美女游客,详细介绍一片造银壶的制作技艺,錾刻工艺,以及图案和纹饰的设计创意。

福松涛看到几个外国金发美女走过了,她们口里叽哩哇啦地说着什么。福松涛根本听不懂,也不知她们想了解一些什么。心里很是着急,他看着金发美女们,金发美女也看着福松涛,双方起初都是用手比划着。

这个语言不通,交流起来真的困难,真的像哑巴遇到哑巴,咿咿呀呀。不过,这个难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浙江馆,针对有外国游客,早已配备得有许多翻译的工作人员。

一名年轻的女翻译工作人员,她看到有外国女游客围在福松涛展陈的银器前,她立即走了过来。

负责展馆翻阅的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比较年轻。他们都是会几个国家语言的翻译高手。

带着眼睛的女翻译,也不过二十来岁。长相清秀,翻译水平相当高。

福松涛介绍一句,这位年轻的女翻译,就立马翻译成英文。可是西班牙金发美女还是听不太懂。于是,女翻译问,意大利?对方立即点头。女翻译立即把语言切换成意大利语。

福松涛说话有条不紊,向西班牙金发美女继续介绍道:

“所谓银壶一片造,就是一体壶,壶体、壶嘴、壶身一张银片打造而出一体壶。没有任何焊接痕迹。这种工艺最讲究的是一气呵成,因此每次的敲打都需要投入百分之百的专注。

好的纯手工打造的银壶,讲究形神兼备,品相要佳,完整性好,艺术价值高,特别是壶钮部分,它是一把银壶的眼睛,提梁也不能忽视艺术设计······

银壶作为茶具,在中国历史上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茶祖陆羽写了一部《茶经》,煮茶首推银壶,由此可见,银壶在各种烧茶煮茶器具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银壶,留有匠人的手温,融入了匠人心血,这样的银壶才有生命力。”

几个西班牙金发美女,她们瞪着好奇的大眼睛,看着中国工匠制作的精美非遗器具,认真倾听着福松涛的解释,翻译的解说,仿佛若有所思。

她们觉得太震撼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器具制作技艺太了不起了,中国的银匠太了不起了。居然纯手工能够制作如此精美精致的银器,铜器和诸多不同物质打造的器具。

让她们想起来享誉全球的中国瓷器。中国不但有享誉全球的瓷器,还有金器,银器,铜器,铁器和锡器这些五金器具。

对福松涛这样的银匠来说,自己制作的精美银器,让外国人了解我国的非遗文化,除了非常骄傲和自豪之外,幸福感也是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