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河也不扭捏,而是直接说道:“厂长,周主任,咱们厂车队后面那片空地一直空着,而且地方还不小,估摸着得有一百来亩,我琢磨着要不利用起来。
现在虽然干旱,但是咱们厂里有水井,而且人也多,种地也不一定不行,而且咱们种一些耐旱的农作物,多少也能有点收获。
即使种不了地,咱们可以办养殖场,养猪或者养其他的东西都行。
咱们建个养殖场,就算养得不好,咱这是肉联厂,也能及时处理。
这样厂里能多些产出,也能改善下现状。
而且养猪周期虽然长,但总归能有回报,比让地空着强。
要是厂里同意,咱们也能给工人多谋点福利。”易中河条理清晰地把想法说了出来。
赵德阳和周铁柱听后,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可。
赵德阳摸着下巴思索片刻道:“中河,你这想法很不错。
现在形势严峻,定量减少不知道得持续多长时间,而且后续是不是会有什么变化,还不得而知,咱们厂是该想办法增加些产出,不能干等着,周主任,你觉得呢?”
周铁柱点头道:“我看行,既合理利用了资源,又能解决部分问题,值得一试。”
于是,两人当即决定开荒车库后面的荒地。
易中河跟于大勇见两位领导决定以后,也很高兴。
赵德阳和周铁柱让易中河两人坐下,赵德阳把自已的烟掏出来,示意二人自便。
易中河也不客气,直接拿出烟,分了一圈,然后挨个的给点上。
周铁柱抽着烟对易中河说道:“中河,你既然提出了这个想法,你心里是怎么想的,详细的说给我们听听。”
虽然决定开荒种地,开荒养殖,但是总得有个方向,而不是大腿一拍就开始瞎干,等干着干着,觉得哪里不对劲了,在去改正,这样不仅耽误时间,还瞎费工夫。
既然易中河提出了这个想法,那么易中河肯定有完整的方案,所以可以让易中河先说说看。
易中河清了清嗓子说道:“厂长,周主任,我也是突发奇想的。
昨天我们院里接到了定量降低的通知,我们院里有的住户家庭困难,所以昨天我们院里开全院大会,也没有一个好的办法。
今天我们车队的几个人也在聊定量的问题,不过吃过饭的时候,我看到咱们车队后面的荒地,就问了于队。
于队说这是属于咱们肉联厂的,我才想起来,既然现在国家困难,降低定量也是国家政策。
咱们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不过定量减少了,咱们可以自已动手,丰衣足食。
外面那片空地足有一百多亩,只要能种东西,随便种点啥,咱们也是赚的。
而且因为定量的问题,咱们厂里的活也不多,与其工人同志闲着,不如大家齐心协力开荒种地,总比坐以待毙强。”
赵德阳和周铁柱没有打扰易中河,一直让易中河说了这么一大段。
易中河说的有点口干舌燥,周铁柱给易中河倒了一杯温水,示意易中河喝水。
易中河也没有矫情,端起茶杯就喝了一气。
赵德阳闲话完易中河刚才说的话,问道:“中河,之前你说除了种地还有养殖,这该怎么操作。”
易中河虽然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但是毕竟后世去过不少的农家乐和农场,直接按照后世的农场照搬就是了。
所以易中河也不怯场,多了几十年的见识,给了他足够的底气。
“怎么操作,我只能说一个大概,这还是我在朝鲜的时候,我们部队的操作办法,我觉得可行,咱们厂里完全可以按照我们当初在朝鲜的模式进行。”
易中河得找个理由,总不能你一个驾驶员,啥玩意都会吧,所以易中河就把这个想法归功于部队,反正当初在朝鲜的时候,的确有自已的农场,自已稍微改编一点,这谁又会知道呢。
办公室里的几人谁也没有催促易中河,就在那等着易中河接着说,赵德阳还找来了笔和本子,等着记录。
易中河接着说道:“我们以前在朝鲜的时候也和咱们这差不多,荒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地,我们就开荒,除了种地以外,我们还搞养殖。
养殖场出来的粪便还可以肥地,这是一举多得的方法。
而且不仅养猪还养其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