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两万啊 作品

第227章 227大魏又如何能长治久安?

曹昂强撑着身体,召来心腹大臣司马懿、曹休等人,将此事告知他们。司马懿道:“陛下,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若贸然处置曹丕,恐引起朝堂动荡。不如先暗中收集证据,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将其拿下。”

曹昂点点头:“仲达所言极是。就依你所言。”

然而,曹丕察觉到事情败露,决定先发制人。他勾结禁军将领,发动宫廷政变。一时间,宫中喊杀声四起,火光冲天。

曹昂在苏瑶、司马懿等人的保护下,匆匆逃出寝宫。曹丕亲自率领叛军追赶,在宫中狭路相逢。

曹丕手持利剑,指着曹昂,恶狠狠道:“大哥,今日这皇位该换个人坐了!你若乖乖让位,念在兄弟一场的份上,我或许还能饶你一命。”

曹昂怒目而视:“丕弟,你身为朕的弟弟,竟做出如此悖逆之事,你对得起列祖列宗吗?对得起朕对你的信任吗?”

曹丕狂笑道:“信任?在这皇位面前,信任一文不值!大哥,你若不肯让位,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说罢,他一挥手,叛军便向曹昂等人冲了过来。

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曹昂虽身体虚弱,但仍奋勇杀敌。苏瑶施展法术,为曹昂等人抵挡叛军的攻击。司马懿与曹休则指挥侍卫,与叛军展开殊死搏斗。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宫外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原来是曹昂提前安排好的援军赶到了。援军如潮水般涌入宫中,将叛军包围。

曹丕见大势已去,脸色惨白,瘫倒在地。曹昂走到曹丕面前,看着这个曾经亲密无间的弟弟,心中五味杂陈。

“丕弟,你为何如此糊涂?朕本想与你兄弟齐心,共创大魏盛世,可你却……唉!”曹昂长叹一声。

曹丕泪流满面:“大哥,我错了,我不该鬼迷心窍,妄图争夺皇位。你杀了我吧!”

曹昂闭上眼睛,沉思良久,最终缓缓开口:“念在兄弟一场,朕今日饶你不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朕将你贬为庶人,发配边疆,永世不得回京。”

曹丕之乱平定后,曹昂更加勤勉于政事。他深知,只有让大魏国富民强,才能真正实现天下太平。

他大力推行科举制度,选拔寒门子弟入朝为官,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同时,他鼓励商业发展,开通漕运,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在军事上,他加强边防建设,训练精锐之师,使大魏的边疆固若金汤。

在曹昂的治理下,大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粮食满仓,商业繁荣,文化昌盛。周边各国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朝拜,进贡珍宝,学习大魏的文化和制度。

一日,曹昂在朝堂上接见各国使者。看着堂下那些来自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人,对自己毕恭毕敬,曹昂心中感慨万千。

他站起身来,朗声道:“朕今日见各国使者齐聚于此,深感欣慰。大魏愿与各国友好往来,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只要各国心怀善意,大魏必以礼相待;但若有谁妄图侵犯我大魏领土,朕也绝不姑息!”

各国使者纷纷表示愿意与大魏交好,永结盟好。

多年后,曹昂已至暮年。他站在许昌城楼上,望着繁华的京城,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这一生,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但终于实现了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梦想。

“陛下,您看这大好河山,都是您一手缔造的盛世啊!”苏瑶站在曹昂身旁,轻声说道。

曹昂微微一笑:“这盛世,并非朕一人之功,乃是天下百姓与文武百官共同努力的结果。朕只希望,这盛世能永远延续下去,让后世子孙都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

夕阳的余晖洒在曹昂身上,映照出他高大而伟岸的身影。他的一生,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一帝。

曹昂步入暮年,身体虽已不复当年征战时的强健,但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时刻洞察着大魏江山的风吹草动。尽管在他的治理下,大魏呈现出一片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可朝堂与江湖的暗流却从未真正平息。

朝堂之上,以尚书令陈群为首的部分大臣,逐渐形成了保守派势力。他们安于现状,对曹昂推行的诸多改革心存不满,认为这些新政破坏了传统秩序,尤其对科举选拔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政策颇有微词。

一日早朝,陈群出列,手持笏板,神色凝重道:“陛下,科举之制虽广纳贤才,然寒门子弟多无根基,骤然入朝为官,恐难担大任。且朝堂之上,世家大族世代传承,熟知礼法政务,若弃之不用,恐失人心,动摇国本啊。”

曹昂眉头微皱,目光扫视群臣,缓缓开口:“陈爱卿,朕推行科举,意在打破门第之见,让天下有才之士皆有晋升之阶。寒门子弟亦有经天纬地之才,若因出身而埋没,实乃大魏之憾。世家大族固然有功,但若固步自封,垄断朝堂,大魏又如何能长治久安?”

陈群却仍不罢休,继续进言:“陛下,臣并非反对寒门入仕,只是此事需徐徐图之。如今骤然变革,朝堂人心惶惶,长此以往,恐生祸端啊。”

此时,新科进士出身的户部侍郎林羽站了出来,他年轻气盛,言辞恳切:“陛下,臣以寒门之身,蒙陛下恩泽,得以入朝为官。臣深知寒门子弟对科举的期盼,也明白陛下此举的深意。若因旧势力的阻挠而停滞改革,大魏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臣愿以性命担保,寒门子弟定能以忠诚与才学,为大魏效力。”

朝堂之上,顿时分成了两派,争执不下。曹昂心中明白,这不仅仅是新旧势力的观念之争,更是权力与利益的重新分配。他看着下方争论不休的群臣,心中暗自思忖:改革之路,注定荆棘满途,但朕绝不能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