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听到曹昂的话之后,就轻笑了一声。
自己这儿子,对夏侯惇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
“子脩啊,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
之前听了夏侯惇的一番话之后,曹操就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听一听曹昂接下来的计划。
曹昂笑着回应道:“自然是打算让诸葛孔明主动进攻了,只要他进攻,那么就等于是掉进了我设置下的圈套当中。”
“那如何让诸葛孔明主动进攻呢?”曹操对着曹昂问道,显然是好奇的很。
而曹昂则是笑着摇了摇头道:“父亲,实不相瞒,我如今也没有特别好的计划。”
“我们的兵力有些不足,不足以继续双线开战,现在的零陵郡和桂阳郡,我们只能守,而不能从这两地,继续北伐。”
“至于是想要从乌林这边打开局面的话,那就需要诸葛孔明主动进攻,毕竟我们的大军水战实在是太弱了。”
听到曹昂的这番话,曹操的面色就变得凝重了起来。
“如此说来,我们只能继续打持久战了?”
对于曹操来说,他最不想的,就是打持久战。
因为持久战对于曹军来说,消耗巨大。
再加上此番征战荆州,他们并没有得到多少兵马钱粮,一时间也有些捉襟见肘了。
曹昂见到自己那便宜父亲的脸色不太好,于是就笑着说道:“父亲不必忧虑,依旧按照咱们之前说的那样,让摸金校尉帮咱们筹集军资就好了。”
“为今之计,也只能这样了。”曹操点头应了下来。
现在军备不足,不拿些宝物出来,还真换不来什么钱粮。
念头通达之后,曹操就对着曹昂说道:“子脩啊,待会儿你元让叔父他们会来,问一问你在乌林那边的布局,我想,你应该可以应对吧?”
曹昂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其实曹昂的心中清楚,夏侯惇等人,依旧是不信任自己,可以担当大任。
要说私心,夏侯惇等人也是有私心的。
对于夏侯惇等武将来说,他们是曹操的亲信,而不是曹昂的亲信。
若是有一天,曹操真的把大权交给了曹昂,那么他们这些武将的下场,还是未可知的。
不多时,夏侯惇等一众武将,就一起来了。
跟在他们身后的,则是郭嘉等一众谋士。
郭嘉见到曹昂之后,就对着对方微微颔首道:“少主公。”
此话一出,就证明郭嘉是真的认可了曹昂,认为他日后,可以负担的起曹家。
荀攸等人也是跟曹昂打了一个招呼,不过他们并没有称呼曹昂为少主公。
程昱觉得,他跟曹昂不是一路人,若是真的让曹昂掌权了,那么他就要变成边缘人物了。
陈登也是上前一步,称呼了曹昂一声少主公。
他当年在徐州见到曹昂的时候,就被对方折服了。
对于他来说,主公是曹操,那么少主公,就只有曹昂一个,其他的人谁来都不行。
荀攸等那些没有开口的谋士,基本上都是有私心的。
就比如说荀攸,他乃是颍川荀氏出身,他的选择,要符合自身的家族利益才行。
轻易的认同曹家的继承人,那是不行的。
曹昂将一众人的态度看在眼中,也意识到了在场的人的意思,不过他并没有多说什么。
原本他觉得,自己乃是曹家长子,虽然生母不是正妻,但是生母早逝,自己是曹操的正妻抚养长大,也就是过继子。
再加上正妻丁夫人没有亲生子嗣,所以他就是嫡长子。
在这礼乐还没有崩坏的三国,嫡长子继承制,就是最为合理合法的。
可是他没想到,有这些世家豪族插手,他日后想要继承曹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比如说现在,除了应天军内的军师贾诩,主簿杨修,以及左右两个副将,赵云和张绣之外,剩下的人,都不是曹昂的亲信。
只有一向洒脱的郭嘉,以及早有交集的陈登,算是认可了他这个继承人的位置。
至于其他人,还是没有认可曹昂。
想要继承曹家的势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曹昂这样想着,心中就决定,要再打几场漂亮仗,收服军心。
至于这些将军们,他们愿意听话,那么自己就继续用他们。
若是不听话,那就滚回家养老去吧。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离了他们,难道就没有能够带兵打仗的人了?
就曹昂知道的,就有不少,更何况,还有那些没有发掘出来的人了。
等到众人全都进屋之后,曹操就对着夏侯惇说道:“元让,子脩我已经给你找过来了,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就问吧。”
夏侯惇对着曹操拱了拱手道:“主公,末将只是想要问一下少将军接下来在乌林的行动,毕竟一直这样练兵,咱们的粮草,可是坚持不住的。” 曹操没有说话,只是向着曹昂看去,他的意思也很明显了,那就是你自己解释吧。
“元让叔父既然有此一问,那么我就解释一下好了。”曹昂上前一步,继续说道:“此番征讨荆州,本来就是一场持久战,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
“眼下,乌林与赤壁两地,分别被我们和孙刘联军掌握。”
“我们攻不下赤壁,他们也不敢主动打乌林,为今之情况,只能先这样僵持着了。”
夏侯惇听到这话,就开口说道:“少将军,若是你没有破敌之法,不如将兵权交出来,让我等指挥,如何?”
曹昂心说果然如此,夏侯惇等人,就是因为自己拿了他们的兵权,不让他们领兵,这才一个个的找自己的麻烦。
不过,夏侯惇这个常败将军,他凭什么领兵呢?
曹昂轻笑着反问道:“叔父说笑了,我把兵权交出来,你能领兵吗?”
“我为何不能?”夏侯惇瞪着眼睛反问道。
对于一直不给自己面子的夏侯惇,曹昂自然也没有什么好态度。
“叔父的战绩,子脩也略有耳闻,你是打一仗,输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