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轩大元帅 作品

第243章 孤立无援

张献忠能在,百万农民之中脱颖而出,自有过人的能力。

在乱世之中生存,张献忠也极为的冷血。他痛恨皇家王室,也烹煮分食朱姓藩王。

奈何中原多灾,流民军没有食物的时候。张献忠也宰杀许多百姓,充当起义军的军粮。

只是这次不同以往,充当军粮的,是忠于他的大西兵。大西兵毕竟是人,不是牲口动物。

得知自己身死,还要沦为腹中餐,大西兵军心大乱。

任凭刘进忠怎么呵斥,大西兵不愿为张献忠而战。就是刘进忠的亲兵,也不再听其命令,去砍杀其他大西兵。

张献忠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在他看来,这些大西兵死不足惜。只要自己的班底还在,等有了粮食物资,再召集几十万大军,也不是什么难事。

现在的张献忠,终于有逃跑的打算。带着自己的精锐,逃离这片是非之地。至于其他大西兵,管他是死是活。

“自当追随大西王!”

刘进忠率先表态,让张献忠很是满意,又询问汪兆龄、王国麟,两个军师的意见。

二人对视一眼,现在要是反对,恐怕只有一死了。面对张献忠的问询,二人只有点头同意。

徐以显见此,也表明自己的态度。

大西军几个柱石,表面上达成统一,有了退走的打算。

只是张献忠所领的大西军,在瞿塘关一带停留了十天。这十天时间,足以改变战局的走势。

孙可望保宁府,原本是和秦翼明对战。

两方人马杀的各有胜负。将近十万大西兵,逼的秦翼明只有自保,依靠四川险地拒守。

只是一再收到,大西兵不断兵败,马元义、潘独鳌身死的消息。

又得知大西军,物资尽数被焚,张献忠又让自己回援。

鬼使神差的孙可望,有了自保的念头。将传令兵尽数斩杀,封锁了消息。又带着七八万大西兵,遁入秦岭山脉之中,置张献忠生死不顾……

位于湖广的刘文秀,也收到求援的消息。为了义父的安危,刘文秀先是集结物资,准备去巫山救援。

只是消失多日的李定国,出现在刘文秀面前,让刘文秀大喜。

对于李定国的军事才能,刘文秀很是佩服。李定国还活着,刘文秀安心不少。

只是李定国的一番分析,让刘文秀先是愤怒。要将李定国捉拿,愤怒过后又放了李定国。

刘文秀收到求援消息,已经过去了七天。带着大西军赶到巫山,又是三天的时间。

张献忠的物资尽数被焚。二十万大西兵,能不能坚持十日,溃败的可能性最大。但以张献忠的能力,定会死里逃生,最终回到湖广。

就是刘文秀出兵,也难以改变战局。还不如守好湖广,等张献忠回来,再另做打算

李定国说的肯定,但战场瞬息万变。要是李定国能料敌于先,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刘文秀也不是傻子,自不会全信李定国。只是此时的他,也想不出好办法。

只有拥有兵权,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思虑再三,刘文秀决定静观其变。

在利益面前。就是亲父子也不能全信,何况又是养子关系。

最终。张献忠期待的两路援军,一个选择就地遁走,一个选择静观其变……

反观大明军。

焚毁大西军的物资后,王成便飞鸽传书。让常威、刘芳亮、奢利迅速过来支援,共同围歼大西军。

常威带着白虎一师,乘船沿江北下,控制庆州府几个重镇。先是分出一旅,预防孙可望救援。又带着剩余兵丁东下,进而控制整个庆州府,将张献忠堵在瞿塘关一带。

纵观湖广与四川一带,大西军被两分为三。

孙可望一路大西兵,遁入秦岭山脉一带。

刘文秀与艾能奇一路,十几万大西兵,在湖广一带驻防。

张献忠的中路军,被堵在瞿塘关一带。失去物资的中路军,不仅孤立无援,还陷入了绝境。

收到命令的刘芳亮、奢利,带兵过来支援。

为了加快行兵速度,刘芳亮、奢利二人,放弃重型火炮,直接轻军前行。将近四百里的山路,只用了八天时间。

到了瞿塘关一带,就寻找大西兵主力作战。麒麟二师,以不到两个旅的兵力,突击十几万大西兵。

两个旅与其说是,上战场厮杀。不如说是在瞿塘关,接收大西军中路军的投降。

张献忠以死去的大西兵,充当中路军的军粮,最终落得自食其果的下场。

追随张献忠,只为活命的大西兵,主动向大明军投降。

在这个时代,逃入大山之中,不一定会活。但投降大明军,或许还有活着的希望。

张献忠的下场,如明朝灭亡一般,任谁都知道大势已去。就在张献忠的御林军,在一夜之间也消失大半。

面对如此情况,张献忠不怒反喜。

瞿塘关一带越是混乱,张献忠越容易逃走。为了不引人注意。张献忠只带着百余亲信,以及几个主要头目,开始逃亡之路……

“都吃了半月的人肉,想来也都吃腻了,我去打些野味回来。”

说完。徐以显带着十来个亲信要走。

“慢着!”刘进忠见此出言阻止。又暗示几个亲兵,堵住徐以显的去路。

张献忠带着百余人逃跑,左冲右突三天,还在瞿塘关一带晃悠。

在这关键时刻,徐以显要带人去打些野味。明眼人都看的出,徐以显想独自跑路。要是如此也就算了,假如徐以显卖主求荣,暴露张献忠的方位,那就后悔莫及了。

身为张献忠的死忠粉,刘进忠怎么会容忍。

徐以显明知故问道:“刘兄你这是何意!”

刘进忠也不回应,而是抽出腰刀道:“谁在这个时候脱离队伍,别怪我刀下无情。”

徐以显闻言也是抽出腰刀,和刘进忠僵持起来。

还是张献忠出言,两人这才作罢。只是二人谁也不服谁,均是怒目而视,大有一言不合,又要开打的意思。

张献忠无奈,今时不同往日,也只有睁只眼闭只眼。

王国麟、汪兆龄,是大西军中,少有的读书人,算是文人团体。文人又最是心细,只从对方的一个眼神,读懂对方的意思……

所谓大难临头各自飞。五个大西军高层,算是心思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