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军 作品

第189章 量选指挥军士,选定试点营

第189章量选指挥军士,选定试点营

有人带头就有人跟着喊,不一会,训练场上至少有十几人打报告。

程东得意的叉着腰,他也不去一个一个的扶了。

干脆伸手指向昨天上课的位置,大声道:“教室你们都知道在哪,里面冷气,水,都给你们备着呢。”

“都特么给老子长点脸,心得好好写,谁要是再跟昨个一样,在那装模作样,别怪老子下回把你挂单杠上看。”

“去吧!!”

有了连长的指令。

从椅子上下来的老兵,一瘸一拐的相互搀扶,走向教室。

还留在椅子上没理好思路的人,则是急得满头冒汗,个人先进没了就没了,班集体先进可不能再丢啊。

当兵的人,争得不就是这个。

“报告!”

“报个屁告,想好了自己滚下来去教室。”

“不是啊连长,太热了我有点头晕,能不能给点水喝”

“喝个屁,看个书天天一肚子坏水,你还能渴死”

程东继续扮演他的红脸角色,指导员一般是唱白脸的,鉴于天气确实炎热,霍林山会给一部分老兵提供淡盐水。

陈默一直站在远处看着,瞧着侦察连最先下来的十几人,他默默将这些人名字记下。

因为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人大概率在后期,是要分到指挥军士长专业。

这个专业。

最初还是陈默自己特别提议,增加的一个专业。

目的就是为了建立指挥军士长制度,作为指挥补充机制,尽可能的加强指挥系统抗风险性。

毕竟,你说现在很多装甲单位,不会打仗吧。

可人家多少还是有些能力的,哪怕指挥官啥玩意都不懂。

制定一套作战计划,而后命令部队一股脑的冲锋,不计战损的冲,信息化单位打遭遇战也怕碰到这种愣头青啊。

万一对方瞎猫碰上死耗子。

一轮冲锋,就把己方连队主官都给干掉,那部队,很快就会失去有效组织作战能力,战损将非常恐怖。

指挥军士长制度,就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他们可以让整个作战部队,在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整合,再度迎敌。

前些年演习,单位主官只要被斩首,整个单位就会被判定阵亡,不是没有道理。

现在虽说导演部已经改了规定,只有损失百分之七十的战斗力,才会被判定全军覆没,可战场上,特种部队一直都盯着单位指挥官,那也不是没有原因啊。

所以,分专业,建信息化部队,陈默第一个就要解决这种难题。

否则的话,到时候实验,万一敌方的火炮,把指挥官乘坐的战车,直接给炸了。

那特么不完犊子了。

至于剩下的人

陈默看着还在椅子上苦苦挣扎的老兵,再看看依旧在那监督的连长。

他摇了摇头,朝着宿舍走去。

一个连队,能挑出来十几个指挥军士长,已经算是相当逆天了,这还得益于侦察连经常会跟其他单位联合集训,对战场敏锐性极高。

加上这些人都经过特殊的训练。

但就算这样,咱也不可能指望,全连剩下的九十多人,都是有指挥天赋啊。

余下的这些,只能慢慢选,慢慢挑了。

来到教室。

刚刚被太阳晒了半天的老兵,这次确实老实多了,一个个伏案写心得。

那姿势,整得还挺认真。

陈默谁也没打扰,他悄悄走到其中一名老兵的身后,伸着脑袋看对方写的内容。

注意到有人走到自己身后。

老兵扭头看到是秀才过来,立刻用手捂住稿纸,没好气道:“秀才,你狗日的离我远点,每次见你就没好事。”

“这回肯定是好事。”陈默嘿嘿一笑,干脆拉着椅子坐人家跟前。

搞得老兵,一脸晦气的朝旁边挪挪。

陈默也不在意,反正这些心得写出来,首先得从自己手里过一遍,然后才能到罗主任那。

不管咋说,人家毕竟是战略战役学主任,不可能什么阿拉狗吊的琐事都过问啊。

他没看老兵写什么。

而是拿起一旁的文件袋,开始看对方这一个小时,到底观看的是哪一份合练。

由于这些资料,陈默都参与过整理。

他大致将内容扫一眼就认出,自己手里这份纸质存档,记录的是38军装甲六师装甲22团,在1999年年初进行的一次联合夜训记录。

这次夜训组织的基础,也是六师在完成96a换装后,进行的一次实验。

规模不小。

夜训单位涵盖两个坦克营,一个步兵营,加上师直属装甲连,侦察连,榴弹炮连。

光是96a坦克就有几十辆,联合兵力达到一个加强团的规模。

一次夜训投入这么大的兵力,放在装六师也不算罕见。

因为38军当年的坦克六师,编制规模确实庞大,在整个野战军都属于首屈一指,全师官兵五团制,加后勤总兵力合计能到达两万人左右。

哪怕当初28军的坦克七师,也没这种规模。

去年全军进行大规模体制编制调整,很多坦克师改为装甲旅,就算还保留师的番号,也都变成四团制。

唯独这个六师不受影响,现在依旧是五个团,这也是为啥京都军区要将这次信息化实验,跟装六师牢牢绑定的原因之一。

人家这规模,确实不是现在的装甲七旅,能够相提并论啊。

陈默大致扫了一眼内容。

文件上记录的数据,和一些参谋团制定的作战计划,以及各单位夜训详情并不难看懂。

整体就是夜训突击,十次工兵分类特情设置,80公里隐蔽机动,20公里协同交战,四个小时,后勤油料多段式保障。

目的是要看看,实验换装后,这些作战单位的效率。

毫无疑问。

能被挑选出来,发给侦察连的人观看,并且写心得,那就代表着这次夜训效果差得一塌糊涂。

主要是打得好的那些,没必要挑出来啊。

演习数据这玩意,往往都是只有失败了,才会记录的特别详细,分上中下三册的那种。

若是赢了,或者效率特别高,一般都是寥寥记录几笔就结束了。

就算想看,也看不出来个啥玩意。

搞清楚存档演习的背景。

陈默安静的坐在跟前看他写,这个老兵他认识,以前在侦察连跟老炮,刘海他们一样,都是一班的人,叫尹晓光,同样是三级士官。

侦察连的一班,属于全连精锐班,任何时候都是十二人满编,班长也是经过精挑细选,挑出来的。

战时,这种精锐班通常会由连长或者指导员,直接接手指挥,担负类似突击队的责任,为全连开路。

责任重大,必须全是精锐,所以这次十几个人里,有三分之一都是一班的人。

尹晓光字写得不咋地,跟狗爬似的,陈默想看清楚都需要趴得更近一些才行。

不过,不得不承认。

这个老兵还真有两把刷子,根据他的分析,此次装22团之所以夜训失败,作战效率低下。

那是因为其中一个坦克营,在机动期间,错误计算油料补充方式,导致跟后勤单位之间的配合失效。

80公里隐蔽机动直接拉垮,更别提后面20公里协同交战,整个装甲营一路走一路丢,新式坦克趴窝一大半。

这次集训总共才调动两个坦克营,有一半的装甲单位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战情互换滞后,无法跟另外一个主力营达到高效协同。

交战期间,步兵营右翼失去装甲单位的保护,被敌人趁机穿插突击,将整个夜训团数千人的机动链硬生生截断。

协同火力失效,最终惨败。

不光是主力营这边行动拉胯,尹晓光还特意点出,榴炮连在整体100公里的机动突击过程中,接收10次炮火协同战术命令,两次空中敌情规避。

在第2次敌情规避期间,由于地面伪装失效,部队过于集中,导致全连战损。

而资料中显示,在榴炮连全体战损之前,有效炮火率,还不足50%。

从这些数据中,尹晓光判断,榴弹炮连在机动,布置阵地,炮火准备,撤销阵地过程中,意识过于麻痹大意。

不仅部队过于集中,被敌人空中火力覆盖,还存在反中低空高射机枪,根本就没有按照标准去布置。

否则的话,一个榴炮连不可能这么轻易就被灭掉。

陈默看着尹晓光的分析,他微微点头,心里也有些感慨,真不愧是一班的老兵啊。

凭借一些描述或者数据,就能还原当时夜训的场景,还能准确的提出作战单位存在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这已经很牛了。

因为基地配发到老兵手中的资料,只有数据,可没有后续复盘时的检讨。

写这种心得,听起来容易,实际上非常难。

除非是对战场特别熟悉,对各单位之间的协同关系格外了解,才能凭借数据分析出失败的原因。

若是换成一般人。

别说是看数据了,就是站在战场的边缘上看着,从头看到尾,怕是都搞不清楚为什么数千人的加强团。

会在几个小时内,战损过半。

打仗这种东西,有时候因为一条指令的失误,就会让整场战局出现倾斜,快速走向败亡。

能分析出核心,属实不易了。

陈默起身拍了拍尹晓光的肩膀,他的本意是鼓励,接过人家不领情,老兵只是腻歪的回头瞅一眼。

都懒得搭理他。

陆陆续续,训练场上又有人回来。

跑进教室,大汗淋漓的喝几口水,而后就趴在桌上开始写,一个个急的,像是生怕多等会,就会忘了似的。

陈默也没多提醒,他这边正转悠着一个个的看,看得正起劲时。

裴帅军推开教室门,左右看了看里面正在认真伏案的老兵,而后走到陈默跟前压低声道:“走吧,主任找你。”

“找我”

闻言,陈默一怔。

眼下教室里正安静呢,到处都是写字的“沙沙”声,他也不好在这直接问。

跟着裴帅军来到外面时,才开口问道:“主任这时候找我什么事啊”

“我怎么知道。”裴帅军抬手擦擦额头的汗水,继续道:“对了,你让我去找作训部的事,那些专业的名单我是提上去了。”

“至于人,什么时候能调过来,我可没什么把握。”

“没事,很快的。”陈默自信的笑了笑。

若是作训部自己想要找基层要人,那阻力会非常大,因为他们也是军区的部门,关系错综复杂,想调人可没那么容易。

但基地不同啊。

这是大军区司令部点头,信息化开路的重要试点,这边想要几个专业的士官配合教学。

作训部怕是不敢怠慢,哪怕他们面子不够大,也会将这事层层上报。

很快就能完美解决。

所以,陈默压根不关心这个。

“那行,反正你说的事,我跟作训部沟通过了,罗主任就在办公室,你去吧。”

裴帅军说完,就急匆匆的跑开,也不知道这家伙整天哪来的那么多事要忙。

来到罗耀武办公室。

陈默推开门,看到罗主任正坐在办公椅上,低头沉思,他快走几步,站在距离办公桌两米的地方。

两脚猛地磕在一起,发出“啪”的声音。

抬手敬礼道:“首长好!!”

陈默声音洪亮,整个人气势十足,搞得原本正在想事的罗耀武都被他这动静,给整得皱了皱眉。

“老子还没聋,用不着这么大声。”罗耀武面色冷峻的将桌面上,一份资料丢了过来。

没等他示意,陈默便主动拿起资料看了起来。

上面倒是没记录什么重要的事,甚至跟基地都没什么关系。

而是189师新一轮裁军整顿的通知。

内容没啥稀奇。

无非就是说,根据总体方案要求和指导思想,军区要进一步对师团司令部结构优化重组,精兵简政,缩减现有部门。

整合以训、战、政为主体的新型高效指挥保障体系,改变指挥体系臃肿现状。

裁军一般都是先这么通知一下,然后大刀阔斧的开干。

189师这次能被重点裁撤,不出陈默的预料,毕竟这个师有点特殊。

他们不是军区的机步或者摩步,再或者装甲单位,而是京都卫戍区,警卫第四师直接转过来的师级单位。

之前裁军一直没动他。

可能也是由于前身的原因,背后有人保,可再有人保,也不可能别的单位都快被裁得扛不住了。

一直不动189师啊。

道理陈默明白,可这跟基地有啥关系

信息化实验,也不需要这种步兵师帮忙啊。

“首长,这是”陈默从头到尾将手中的资料看完,有些疑惑道。

听到询问。

罗耀武摆了摆手:“这次军区内的人员分流进度,由于临近年中,统一开始加快。”

“189师这次涉及1000多人被裁撤,十几支基层营连单位要取消番号,包括师司令部要从26个部门,缩减到17个部门。”

“主力师团需要面对转型裁军的压力,基层部队目前遭遇的都是老问题,无非就是转型阵痛期,人员分流安置,这人总得吃饭,分流的军官,高级士官背后那些家庭更需要吃饭。”

“郑师长也是我老朋友了,他希望这次转型能缓和一些余地,不想那么粗暴,一刀切的进行下去。”

“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罗耀武抬手揉揉太阳穴,盯着陈默。

“我明白首长!!”

陈默挺了挺身板,他确实听出来罗主任的意思了。

无非就是基地需要组建新单位,目前就这一百多人,肯定不够。

189师是想把一部分裁撤的人员,调到这边,既能解决裁军带来的阵痛,也能让一部分家庭困难的战士,能继续在部队服役。

说实话,从情感上来讲,陈默希望穿上军装的战士都能生活美满。

可这不现实啊。

如果把189师的一部分人调过来,信息化部队还怎么组建

东拉西凑的一帮人,想建设出一支全新观念的单位,那需要海量的时间去培养。

一个新单位想要具备战斗力,从上到下的服从力,只能选择嫁接的方式。

比如侦察连全连过来,有程东压着,就不会出问题,后续实验,完全可以再找一个成建制的主力营。

这种混合的方式还有得玩。

要是拼凑的话,谁也没那能耐带动这么一支部队啊。

感情归感情,理性归理性,眼下基地根本没能力收下这群人。

陈默知道,罗主任之所以问自己,一个连军官都还算不上的学员,其实他内心已经知道答案,只是碍于老战友的面子。

没法直接拒绝罢了。

“既然明白,那就说说你的看法。”罗耀武从办公桌上拿起烟盒,抽出烟给陈默丢了一支,自己也点了一根。

“是,首长。”

陈默接过香烟,考虑了一下才开口。

“首长,裁军考虑到人间烟火,杜绝粗暴一刀切的工作态度,这肯定没错。”

“可转型,总要伴随着阵痛,留下的人未必是最优秀的,离开的人,也未必就是素质最差的。”

“仅仅是这个时期,部队需要有人做出牺牲。”

“这就是你的答案”

罗耀武目光有些意外的看了眼陈默,他着实没想到,面前这个年轻人,能看问题看得这么透彻。

这可不像是一个列兵啊。

“是,首长。”

陈默再次挺了挺胸膛,表明了态度。

他没办法接受,因为一旦过来的人过于杂乱,那组建新单位的难题,直接就会成倍数增长。

到时候别说什么协同失能,各单位之间不和,这都是小问题,出现战斗力倒挂估计都是正常。

“行,正好学院有事,我要回去几天。”

“你在这好好带,看你们今天在训练场上折腾那一出就不错。”

“过几天其他学院还有装甲,参谋,军医学院的人,都会跟着我一块过来,分专业的事你加快速度。”

“就这样吧,解散!!”

“是。”

陈默瞄了一眼罗主任,知道对方这是想跑路避难了。

毕竟,他本来就是部队出身的人,面临这次裁军,又占着大军区下令组建基地的话语权。

背后肯定有不少老战友,想往这塞人。

想不得罪人,那就只能暂时离开基地,回学院了。

不过,这跟陈默关系不大。

就今天这情况,分专业的事很快就能搞定,至少在罗主任回来之前。

他就能捋顺基地现有一百多人,所有专业分配的问题。

罗主任的离开,只会让他更加放开手脚的去干。

别的单位,目前也在面临转型。

这种情况下,陈默还真有些期待信息化合成部队,横空出世的那一刻了。

至于后续的主力营怎么选,陈默已经有了想法。

那就是他曾经去过的装甲七旅坦克二营。

那里,老炮在那学习,新兵连的战友冯俊岭和朱改团都在。

下回,再见这两个家伙,他们一定会很惊讶吧!!

毕竟作为同年兵,自己多多少少,还是干出了点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