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楚瑶离开师门,顿时陷入茫然无措之境,全然不知该去往何处。思索之下,她寻得一座较小的城池,就此隐于其间。她本欲效仿古人“大隐隐于市”,悄无声息地隐居度日,等待孩子平安降生,而后将其抚养成人。
奈何,初为人母的她,终究把诸多事想得太过简单。随着腹中胎儿渐长,她明显察觉自身真元运转变得愈发艰难。虽说她尚可强行催动真元,可如此行径势必会对胎儿造成极大损伤。再看离开天音阁时,灵儿师妹所赠盘缠,已然消耗过半。
怀胎六个多月时,身体愈发笨拙的楚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为了孩子,实在别无他法,只得决定暂时返回东域的大乾皇宫,向父皇求助,恳请父皇庇护自己与腹中胎儿。
主意既定,楚瑶即刻踏上归程。然而,随着行程推进,胎儿月份不断增大,她渐渐发觉自己已无法施展遁光飞行之术,加之身形笨拙,赶路速度锐减。待怀胎八月,她终于行至中域与东域的交界处,一座名为杭湖城的边缘小城映入眼帘。楚瑶心中忧虑,生怕进城会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于是并未入城,而是选择在小城边缘一处极为偏僻的小镇——辛寺镇落脚。
为避免引人注目,楚瑶特意换上粗布麻衣,扮作寻常农妇模样,还用粗布麻巾将那标志性的蓝发尽数遮掩。在小镇上,她好不容易盘下一座茅草屋搭配篱笆围起的院子。然而此刻,楚瑶身上的盘缠几乎耗尽,且因行动极为不便,又无人在旁照料,刹那间,她陷入了无比窘迫的困境。
楚瑶拿出仅剩的盘缠,拜托隔壁那位看上去质朴善良的大娘,帮忙购置些生活必备的柴米油盐。此刻,因腹中胎儿发育,她已无法依靠修炼达到辟谷状态。
幸而,这位大娘瞧见行动不便、形单影只的楚瑶,心中不禁泛起怜悯。大娘帮她置办好物品后,贴心叮嘱楚瑶,若再有难处,只管招呼她。
楚瑶满是感激,不住道谢,在她的声声谢意中,大娘转身离去。待大娘离开,楚瑶生平首次动手,为自己做起饭来。
一阵手忙脚乱,楚瑶在生疏且错误百出的操作下,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今日的饭食。她望着碗里那烧糊的米饭,又看看盘中同样焦糊的菜肴,满心无助,美目之中泪水潸然。无奈之下,她只得含泪强迫自己咽下那些烧焦的饭菜。
饭后,洗刷等家务便让楚瑶犯了难。桶里的水是大娘临走前特意为她备好的,她实在不好意思总是麻烦大娘。
想到往后的日子,打水、做饭、洗碗等诸多家务都得自己动手,而腹中胎儿日益长大,行动愈发不便的她,深知自己根本无力周全。
再念及盘缠已然用尽,未来仿若陷入无尽黑暗,一片渺茫,楚瑶内心的防线瞬间崩塌。她伏在桌上,呜呜地哭了起来,一边无力又愤怒地握紧粉拳,不停地敲打着桌面,口中喃喃怨道:“洛渊,你这个混蛋!你怎可如此绝情?我腹中可是你的亲生骨肉啊!你怎能这般狠心,将我忘得干干净净。我恨你,你这个没良心的负心汉!”
这简陋的茅草屋,隔音实在不佳。楚瑶那呜呜咽咽、满是可怜的哭泣声,不多时便传进了隔壁大娘耳中。大娘听到后,满是不忍地与自家老伴说道:“咱隔壁这姑娘啊,想来定是不顾父母家人劝阻,看上了个不靠谱的小子。”
“想来啊,如今定是那小子攀附上别家高枝,狠心抛下这姑娘不管了。如今却弄的有家难回,没脸面对家人,唉,实在是造孽哟!可怜这姑娘生得如天仙般美貌,竟遭遇这般变故。”大娘身旁的老伴对此也是深表认同。两人简单商议后,大娘便再次来到楚瑶家中。
大娘先是好言安慰了楚瑶一番,又细细询问了情况,随后宽慰楚瑶,让她安心,自己定会好好照料她。
其实,大娘此举并非全然出于纯粹的善意。老两口商量时,就觉得楚瑶绝非寻常之人。瞧她那如仙女般的容貌,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不凡。
他们寻思着,若是在楚瑶最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等她日后回归娘家,必定会对自己二人感恩图报。如此一来,说不定就能为自家子孙谋得一条好出路。老两口对此坚信不疑,认定楚瑶定有能力改变他们一家的命运。
所以,大娘才主动提出照顾楚瑶。这一方面是出于不忍心看她一个弱女子孤苦伶仃,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家儿孙的未来做长远打算,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之事。
楚瑶听闻大娘愿意照料自己日后的生活起居,感动不已。她扶着桌子,拖着笨拙的身子,缓缓向大娘跪下。
大娘见状,赶忙将她拉起,口中连声道:“哎呦喂,姑娘,快些起来哟!咱这相见便是缘分,老身瞧着你着实可怜,能帮一把是一把。日后姑娘若是能够重返高处,倘若条件允许,还望姑娘能帮扶一下我那些不成器的儿孙,老身,就感激不尽啦!”
楚瑶听闻此言,满眼泪光盈盈地望向大娘,细细询问起大娘的名讳与家庭状况。一番交谈下来,得知大娘娘家姓孙,嫁入莫家。她育有三个儿子,只是儿子们都不太成器。老大和老二已成家,也有了各自的孩子,无奈家境贫寒。老三至今还是单身,尚未娶妻。
其实,大娘起初并非没有想过,让自家老三娶了楚瑶,顺带认下她腹中的孩子。可与老伴慎重商议后,他们意识到楚瑶与自家差距悬殊,即便此刻楚瑶身怀六甲,他们这样的农家小门小户,终究还是高攀不上。思来想去,权衡利弊之后,他们决定通过在此时帮助楚瑶,让她欠下这份恩情,期望日后楚瑶能念及此恩,帮扶自家子孙。
这份帮助于楚瑶而言,恰似一场及时雨,瞬间解了她当下的燃眉之急。向来端庄稳重的她,激动之下,当即向大娘许下承诺:只要能度过眼前难关,待腹中胎儿平安降生,她定不会忘记大娘此刻的恩情。不论大娘的子孙是渴望富甲一方,还是想踏入修炼界,成为传承家族,她楚瑶必定全力相助,助其达成心愿。言罢,还当场立下誓言。
大娘听闻楚瑶这般言语,心中猛地一震:“哎呦,我的天呐!”大娘和老伴虽是地道的庄稼人,见识不算广博,但一辈子的生活经历,让他们为人处世颇为精明。从楚瑶的话里,大娘瞬间断定,楚瑶便是传说中那些拥有超凡修为、能够飞天遁地的神仙般人物。
一想到自家儿孙日后或许也能像传说里的宗门子弟那般,成为他们平日里只能听闻、遥不可及的人物,大娘只觉得自己和老伴这次真是撞上了天大的鸿运,竟有幸结识楚瑶。当下,大娘赶忙轻轻扶起楚瑶,温言安慰。
一番交谈后,楚瑶与大娘渐渐熟络起来。大娘给予的这份及时温暖,如暖阳般驱散了楚瑶心中涌起的忐忑与不安。
此时的大娘怎么也没有想到,就是因为她和老伴老莫头这一时的善心发动,竟在以后的岁月里,让他们的莫家成为修炼界中屈指可数的名门大族。
就这样,在大娘的精心照料下,时光悄然流逝,一晃又过去了半个月。此时的楚瑶明显感觉到,临盆之日似乎已经不远,她的行动也愈发笨拙迟缓。
这十几天里,楚瑶始终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身份与过往。然而,大娘和老墨头终究只是朴实的乡下老人。
有一次,大娘照料楚瑶吃完晚饭,返程途中,在打谷场与几位老太太闲聊起来。闲聊间,大娘提到了新搬到隔壁的楚瑶。楚瑶平日里深居简出,小镇上的人大多都没见过她。闲谈之中,大娘不禁向在场的老头老太们夸赞起楚瑶的美貌,说她美若天仙。
部分人听大娘如此夸赞,觉得言过其实,纷纷心生质疑,受好奇心驱使,次日,便有人随着大娘踏入了楚瑶的小篱笆院。众人见到身怀六甲的楚瑶,其绝世容颜令他们大为震撼。
楚瑶乍见有人跟着大娘一同前来,心中陡然一惊。但转念想到此地偏僻,且自己临近临盆,只要孩子能平安诞生,待自己稍有时间恢复修为与身体,便无所畏惧。如此思量后,她逐渐冷静下来,随即叮嘱大娘切莫再将她的事外传。此时的大娘只当楚瑶是因羞愧无颜面对家人,并未太过在意。
就这样,这个偏远小镇来了位身怀六甲的绝世仙子一事,迅速口口相传,很快便传得沸沸扬扬。更有一些行商,在四处做小买卖途中,路过一座大城池时,发现城主府张贴着寻找楚瑶下落的告示,告示上给出的奖赏极为丰厚。而这座城池实则为坤岳殿暗中掌控。其中一名商贾见此,立刻前去举报,而后引领着相关之人前往楚瑶隐居的辛寺镇。
待将这些人引领至小镇,乡里乡亲们只当是楚瑶的家人前来寻觅她,并未过多思索。在丰厚奖赏的诱惑下,众人纷纷主动为其带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楚瑶隐居的小篱笆院行进。
彼时正值午饭时分,在小镇的一家客栈内,苏媚儿在武筒的陪伴下用餐。桌上摆满了武筒特意为即将临盆的她精心挑选的山珍海味。武筒满含疼惜地注视着她,苏媚儿则幸福地享用着这些美食。
武筒在前往参加天骄大赛的途中,不幸败于洛渊之手。经此一役,他认清了自己的内心。回到家族后,他向父母表明心意,欲迎娶苏媚儿为妻。这一决定,引发了全家乃至整个家族的强烈反对。武极殿家族中其他派系的天骄,更是纷纷借此机会打压武筒。
然而,武筒对此毫不在意。最终,面对父母与家族的严厉逼迫,武筒毅然决然地选择与家族断绝关系,而后潇洒拂袖离去。
随后,他与苏媚儿简单地举办了一场婚礼。婚礼当日,仅有他在修炼界的几位至交好友,如天邪、墨羽、叶芒、金乾等天骄出席见证并送上祝贺。
婚后,武筒突然厌倦了修炼界的纷争与算计。他与苏媚儿商议后,决定离开中域,前往东域一处他在历练时发现的世外桃源。此地山清水秀,与世隔绝,堪称绝佳的隐居之所。
一路上,夫妇二人身着粗布麻衣,不紧不慢地前行。他们悠然观光涉水,武筒陪伴着苏媚儿领略大自然的美妙,感受返璞归真后的质朴幸福。在此期间,武筒的心境得到升华,最终,他以完美的状态成功度过天劫,踏入劫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