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思索研究

第一百零五章 思索研究

傍晚时分,傅衍礼自告奋勇,下楼买了几个塑料桶的纯净水,还拎来方便面和一些咸菜。

狭窄餐桌边,三个人围坐一起,吃着简单食物,却回想往事种种。

吃到一半,忽然楼下传来广播声,说今天社区要进行停电检修,让大家早点熄灯免得耽误休息。

傅星河端起自己的碗,用手指叩敲几下桌面。

会心地表示这又是对他们的考验,停电意味着连电扇都无法使用,只能加剧闷热。

舒静娴唯有苦笑,她放下桌上的筷子,转而摊开一个小笔记本。

记录一些开支细节,然后提议每个人都要分摊费用,不然压力太大。

傅星河点头同意,再怎么说,自己也不能一味白吃白住。

傅衍礼看着笔记本,却在心里比对如何更省钱,他暗暗发誓要赶紧挣点收入。

夜晚到来后,电果然断了,漆黑笼罩公寓楼,仅剩楼道里微弱应急灯。

三人点燃了一根蜡烛,照亮客厅,迅速洗漱,然后在也无事可做的情形下,各自坐在床上沉默。

到了深夜,傅衍礼突然一阵失眠,他借着手机微光,看着角落处那台电脑包,思绪缥缈。

因为从前,他埋头苦读,几乎与世隔绝,现在却要接受逃难般的日子,心中难免酸涩。

相比之下,傅星河倒是先睡了过去,他翻身在另一张床上,偶尔发出轻微咳嗽。

舒静娴躺在简陋折叠床,她没想入睡,而是翻开一叠旧医疗笔记。

上面记着她过去执行过的手术要点。

回忆往昔时,她对比如今处境,这个反差让她五味杂陈。

天空略亮,公寓电力恢复,三个人再度聚到客厅吃泡面。

吃完后,舒静娴收拾东西,准备去附近医院打听临时岗位,她想先赚到房租再说。

傅星河说要陪着一起去,可以顺便看看能不能在医院附近找到文职或勤杂工作。

傅衍礼则决定留在公寓,用电脑整理国外导师给的资料。

也顺便看看有没有科研兼职的机会。

两人走出公寓楼,街道上还算热闹,早餐摊子林立,过路人群往来匆匆。

他们一路步行,找到了附近一家综合医院。

挂着“招兼职护士”与“内科医生助理”的招聘启事。

舒静娴进去找相关负责人,说明自己有外科资历,只是缺正式单位,也愿意接受短期合作。

对比众多求职者,她的资历更扎实,简单交流后。

那负责人让她填表,约明天安排试用,薪资适中。

傅星河则在走廊里转了几圈,没找到合适的岗位。

他心里也没底,只能先靠身上那点钱维持。

等两人再次并肩离开医院大门,天色接近中午,气温上升,让人汗流浃背。

他们在路边买了两瓶矿泉水,边喝边返回公寓,准备跟傅衍礼汇合。

刚进院子,就看见管理员指着楼上说。

“你们那位房客,下午一直在房间里忙着,没下楼。”

舒静娴点头,并没过多回应,只是走上楼道,脚步很快。

进入房间一瞧,傅衍礼坐在桌前,把笔记本电脑外接一条长网线,似乎设法上网。

“我发现隔壁有住户牵了网线,我给点小钱就能共享,现在勉强能连上。”

傅衍礼拍了拍电脑盖,语调轻快一些。

对比之前的窘境,这个做法也算缓解了通讯难题。

舒静娴把自己求职情况说了下,表示接下来几天会去医院试工,如果顺利,就能立刻挣钱。

傅星河则耸了耸肩,无奈表示没合适机会,只能先在家打下手,说自己也会想办法。

午后阳光炙热,三人就留在房间,打开风扇吹风,加上勉强的网络,大家心情稍微好转。

到了晚饭时分,三人凑钱点了份外卖,吃着冒着热气的米粉,首度感觉到一种久违踏实。

可就在这时,傅衍礼接到一封国外导师发来的邮件。

导师要求他尽快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否则就取消合作机会。

傅衍礼瞬间焦躁,手指在键盘上滴滴敲击,打开那份文档草稿,却始终没想好怎么完善。

反复比对草稿内容,他察觉自己还需要一些实验室数据,但现在手头资料太少。

“要不我去借个实验平台?可我连钱都没有,还不认识这附近谁能提供帮助。”他低声嘟囔一句。

舒静娴插话,“你可以问医院有没有空余实验室,或者带教导师,虽然我是外科,但说不定能做桥梁。”

傅星河思忖一会,说,“也可以在民营机构租借,不过价格不低,要先确认你能挣到钱再投入。”

三个人各有想法,不断衡量利弊,最终决定先让舒静娴打听。

再看看能不能以较低成本使用医疗实验设备。

夜色降临后,房间灯光依旧暗淡,傅衍礼还在电脑前反复修改资料。

好几次都敲退格键重头来过。

舒静娴察看表,见他满头大汗。

没多劝,只是把自己收集的医学论文摘要拿给他看,也许能帮上忙。

傅星河躺在床上,默默对比自己的一事无成,感觉有些自卑,不知道自己能干啥。

舒静娴如期到医院试工,一上午忙着帮主刀医生递器械,做完一台小手术的协助。

她表现不俗,手术结束后参与了术后处理和通告。

被医院这边认可,当场决定录用,让她签订短期合同。

对比那些没什么经验的实习生,她成功赢得更高时薪,但也必须承担更多责任。

中午,她抽空打电话给傅衍礼。

说明医院可能肯让外人租借部分非核心的实验平台,但要先找科室领导谈。

傅衍礼听了,立刻兴奋,同意明天就跟她一起去医院拜访,看能不能敲定合作。

黄昏时分,舒静娴下班,拖着疲惫身体回到公寓。

市场买了些西红柿鸡蛋,煮了面条当晚饭。

三个人围在窄小餐桌,吃着热汤面,各自纠结着下一步目标。

舒静娴在心里比对,觉得自己这份工作虽辛苦。

但至少有收入,跟过往的颠沛比算稍微稳定。

傅衍礼只顾猛喝面汤,埋头思索研究报告格式。

他要抓紧,否则国外导师随时会放弃他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