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五个儿女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她才会下意识的把属于叶烽的功劳强加在自己身上。

不时跟白眼狼们诉诉苦,让他们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有多不容易。

否则,他们对她跟常年不着家的叶烽又会强到哪里去。

现在她居然还奢望能回到以前。

方小芝在心里嘲讽自己是傻瓜。

但她已经没有任何退路。

无论三兄妹来的目的是什么,她得想办法勾起他们对她的感情。

一旦哪天她死了,至少小儿子还能有个依靠。

不说过的多好,不饿肚子,有衣服穿就够了。

这一年方小芝把后半辈子的眼泪都流尽了,她低下头酝酿情绪。

回忆刚跟叶烽结婚那几年,虽苦却苦中有甜的日子。

叶烽对她做的每一件暖心的小事,都清晰的刻印在她脑海里。

每一桩每一件都是她余生的美好回忆。

思绪一转,想到去年所经历的一切。

不过瞬间,方小芝眼里涌出泪水,眼泪不要钱的往下掉。

再抬起头来的时候,泪流满面。

配上她瘦小的身材,黑黄的面孔,瞧着有点可怜。

“妈错了,不该在叶炷强迫我的时候怕被人知道而忍下来,不该因为软弱一再被他拿捏。

更不该因为叶炷撺掇跟你们说那些话。

对不起对不起。”

方小芝声泪俱下,把所有的错都推到死人头上。

叶明三人无动于衷,眼里的鄙夷更甚。

叶明嗤笑:“你无论做什么都是对的,错的全都是别人,方小芝,你知道为什么爸会把爷奶送到大伯家吗?”

想通一切后他心里跟被蚂蚁啃噬一样难受,又怎么能放过造成现在局面的罪魁祸首。

什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在他这里行不通。

谁让他不好过,他就让谁不好过。

哪怕那个人是生他养他的父母。

他要把自己推理出来的全都告诉方小芝,让她后半辈子都活在无尽的悔恨中。

若是以后叶烽能混出头更好,即便自己得不到什么好处,只要方小芝不痛快他就畅快。

闻言方小芝呆呆地看着叶明。

不是因为叶父叶母太偏心大房,好处全都是大房的,传家宝就给叶烽一个破木珠子么?

难道还有别的原因?

叶敏叶慧也都看向叶明。

叶明深吸了口气,嘴角勾着冷笑,缓缓将自己的猜测说出来。

给方小芝十个脑袋都想不到,叶烽早就算计跟她离婚。

方小芝手脚冰凉,喃喃道:“不,不可能,你爸不是那样的人。”

叶烽从不在意那些小事,怎么可能因为她误导儿女,没把儿女教好就要跟她离婚。

方小芝心里一团乱麻,理不清头绪。

说不清宁愿叶烽是因为自己做了对不起他的事而离婚,还不是别的原因。

总之,此刻她心如刀绞。

一日夫妻百日恩,叶烽怎么能如此对她。

他不满她对儿女的教育可以跟她说啊,她改就是了,为什么要算计跟她离婚。

原来他跟她说离婚不是说说而已,是真存了要离婚的心。

方小芝难受的捂着胸口跌坐在板凳上,眼泪不停的砸在泥地上。

叶敏叶慧听完叶明的话,心情复杂,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方小芝是个没文化又愚昧的农村妇女,可她们呢?

叶敏脑子里闪过第一天上学,叶烽送去学校路上跟她说的话。

“读书能让人明事理,开阔眼界,懂得做人的道理,如果考上大学有了工作你这一生就轻松了。

考不上也没关系,至少有文化,懂道理。

爸没机会上学,最羡慕有文化的人,你们好好读书,读到哪儿爸就供到哪儿。”

过了七八年,叶敏早已忘记叶烽对她的种种叮嘱,此刻却无比清晰的想起这句话。

爸希望他们多读书,不仅人生之路顺遂轻松,也希望他们能做明事理的人。

可惜,他们让爸失望了。

方小芝说什么他们都信。

一方面是为了讨好掌握着家中钱财的方小芝,另一方面,其实他们本质上跟方小芝一样。

都是朽木不可雕、自私自利的人,读再多的书也是愚昧不堪。

正因为爸看的明白,认为他们已经没有挽救的余地,才会直接放弃他们。

不,也不算放弃。

至少,爸还是继续让他们念书,按月给他们寄钱。

叶慧哭着说:“爸每次写信回来说希望我们也能跟他写信,可我们从来都把他的话当成耳旁风。

他那么辛苦的供我们,我们对他一点也不关心,连封信都不给他写。

这些年爸肯定对我们失望透了。”

是她做的不好,爸对她冷漠不给她回信也是情理之中。

叶明眼带恨意的盯着方小芝:“是啊,如果没有这种妈,我们又怎么可能变成这个样子。”

叶烽去鹏城务工前,他和哥哥妹妹对叶烽比对方小芝更亲近。

虽然很穷,叶烽在家一家人就有了主心骨,家里时常都有笑声。

方小芝以叶烽为中心,叶烽说什么她都听,那时候除了穷没别的问题。

爷奶偏心大房的堂哥,叶烽走后,他们就只能往方小芝身边靠,方小芝就是个窝里横的。

在外人面前很怂,又很看重名声。

对他们兄妹看着是温温柔柔,实际上她要是说什么他们持反对意见,或者不附和,方小芝就会把他们当空气。

甚至鼓动其他儿女孤立不听话的儿女。

好吃的没他们的份,最要命的是每学期交学费,方小芝借口没钱故意拖着不给。

叶明还记得自己有一学期快上完了还没把学费交上,被骂被罚站在门外听课的窘境。

实际上方小芝手头上有钱,只是她要把儿女们都训得听她的话,以她为中心。

才会故意而为之。

类似的手段还有不少。

叶烽走的时候他们年纪都不大,最大的叶朝才十一岁,正是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也没有能力跟方小芝叫板。

方小芝这样干,一次两次就把他们训服帖了。

哪怕认为方小芝说的不对也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只能附和。

跟叶烽分离的时间长了,感情渐渐变淡,慢慢的也就觉得方小芝说的是对的。

认为叶烽就是个不负责任的父亲。

其实他们不给叶烽写信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方小芝不给邮票钱。

一开始他们把写好的信纸给方小芝,让她寄信的时候一块儿寄了。

可以省下邮票钱。

方小芝当时答应的好好的,转头就把他们单独写给叶烽的信纸丢进了灶洞。

既然写了也是白写,干脆就不写了。

前几年叶烽回来背着方小芝给他们每人十块。

有了买邮票的钱,可谁都没想过给他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