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沈鹤年毫不畏惧:“那便看王爷有没有这个本事。”

萧呈鄞眸色一凛,还第一次有人胆敢如此挑衅于他。

他正欲再次出手,便听孟姝道:“王爷,妾身惧血……”

这时,一名锦衣卫匆匆来报:“大人,刺客找到了。”

沈鹤年闻言并未舒展眉头,因为他觉得此事只怕没有这么简单。

陆凛闻言则是一喜。

他心知此事与战北王脱不了干系,但战北王既然敢做,想要在短短三日内从他身上破案绝非易事。

水至清则无鱼,当官也是一样。

陆凛心知皇上年事已高,众皇子相继成年后,为了储君之位亦是蠢蠢欲动,而最有可能登上储君之位的人,除了太子殿下便是眼前这位杀伐果断的战北王。

太子如今生死难料,皇上又只给了他们短短三日时间破案,眼前这位他亦得罪不起,所以若有一个替罪羊现身,于他和沈鹤年而言,无异于最好的结果。

“既然刺客已经找到了,那下官便先行告退了。”陆凛朝沈鹤年示意了一眼。

然沈鹤年依旧不为所动。

陆凛见劝不动他,便也就懒得再劝,况且此案他与沈鹤年一同查办,若他能抢先一步破案,功劳也就自然归他。

陆凛念此先行一步。

前来报信的那名锦衣卫见此,有些急切道:“沈大人,那刺客虽然抓住了,可您再不去只怕就被大理寺的人抢走了。”

沈鹤年没有理会那名属下,只看向孟姝道:“孟姑娘,我是锦衣卫统领。你救我一命,他日若有所求,或者你是被逼无奈可以去沈府,或者宫里报我的名字,鹤年定竭尽全力帮你。”

孟姝感觉萧呈鄞已经忍无可忍了,当即慌忙应下。

沈鹤年这才一拂衣袍转身离开了王府。

其他几名锦衣卫也跟着一同离开了……

孟姝见此正要松口气,便发现萧呈鄞此刻的脸色阴沉如墨。

她当即解释:“王爷,妾身与沈大人不过是萍水相逢一面之缘,并无其他私情,还望王爷明鉴。”

“萍水相逢,一面之缘?”

萧呈鄞忽然想起上一世,孟姝与沈鹤年的关系就很不错。

当时,他刚登基为帝,刘氏因身子病弱无法生育,故百官劝他充盈后宫,好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

后宫是充盈了,后宫争斗也随之而来。

孟姝当时已有孕在身,故有嫔妃想要对她下毒,害她与腹中的皇嗣。

此事还是沈鹤年发现的。

不出三日,沈鹤年便找出了那名下毒的嫔妃,甚至还自作主张动用了私刑。

萧呈鄞当时还以为,沈鹤年是为了在他面前表忠心,所以才胆敢动那名有家世背景的嫔妃。

事后,他也并未多想,也的确因沈鹤年及时保住了他与孟姝的孩子,所以对沈鹤年越发信任,并未因他跟过父皇便刻意打压他。

有一说一,沈鹤年此人办事的确得力,且只忠于君主。

可如今想来,沈鹤年当时之所以敢对嫔妃动用私刑,哪里是什么忠于他,只怕仅仅是因为孟姝。

萧呈鄞念此面色越发阴沉。

“是。”孟姝不敢欺瞒,故将自己是如何遇见的沈鹤年,又是如何救他一事大致说了一遍。

“……妾身只是见他还活着于心不忍,所以才出手救了沈大人。妾身并不知道,沈大人一直在寻妾身。方才沈大人的话,想必只是为了报答妾身的救命之恩罢了。”

“你倒是会给他找理由。”萧呈鄞冷不丁的说了这么一句,语气中略带隐忍和恼怒,以及酸意。

孟姝当即解释:“妾身并非是为沈大人说话。沈大人到底是朝廷命官,若因此事参王爷一本,只怕于王爷名声不利。”

“这般说来,你是为了本王着想才出言制止的?”

孟姝不敢撒谎:“妾身觉得沈大人是好人,不愿王爷与他因妾身而产生矛盾。”

萧呈鄞闻言心口的酸意越发浓烈:“他是好人?你与他不过萍水相逢一面之缘,便知他是个好人?那你倒是说说看,本王在你心中又是什么人?”

孟姝:“……”

为何她感觉某人像是在吃味?

她斟酌着用词道:“沈大人是皇上身边的人,所以妾身猜想他应该不是什么坏人。”

“谁告诉你,皇帝身边就一定是好人?说不定,皇帝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孟姝:“……”

骂自己父皇不是好东西?

她权当方才耳聋,什么也没听见。

“还有呢?”萧呈鄞见她像是被自己的话吓到,便又主动岔开话题。

“王爷……”

萧呈鄞看着她的眸子,似有几分期待。

孟姝迟疑了片刻道:“王爷是战无不胜的大英雄,自然也是好人。”

萧呈鄞:“……”

他发现孟姝既聪明又狡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