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竣工之日,晴空万里,日光洒在伊河两岸,映照得石窟内的佛像熠熠生辉。石窟前的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四周彩旗飘扬,彩绸飞舞,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工匠们身着新衣,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们深知,眼前这座宏伟的石窟凝聚着自己无数的心血与汗水。
放眼望去,龙门石窟依着蜿蜒的山势开凿,气势磅礴。伊河之水在脚下悠悠流淌,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石窟的巍峨身姿,宛如一幅灵动的山水画卷。石窟群中,大大小小的洞窟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仿佛是大自然与工匠们共同谱写的壮丽史诗。
步入石窟内部,一尊尊佛像映入眼帘,令人叹为观止。那最大的佛像,高数十丈,面容慈祥而庄严,双目微阖,似在俯瞰世间万物,又似在默默为众生祈福。佛像的五官雕琢得极为精致,每一道线条都流畅自然,尽显工匠们鬼斧神工的技艺。其双耳下垂,耳垂圆润,仿佛能听到人间的疾苦与祈愿;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给人以无尽的温暖与慰藉。佛像身着宽大的袈裟,衣袂飘飘,纹理细腻逼真,仿佛被微风轻轻拂动。袈裟上的每一处褶皱,都饱含着工匠们的精心雕琢,彰显出佛像的超凡脱俗与神圣威严。
环绕在大佛周围的,是众多神态各异的小佛像。有的双手合十,虔诚祈祷;有的低眉颔首,若有所思;还有的面露微笑,活泼灵动。这些小佛像虽身形小巧,但每一尊都栩栩如生,各具特色,充分展现了工匠们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洞窟的墙壁上,布满了精美的浮雕,内容丰富多样,有佛教故事的生动演绎,有飞天仙女的翩翩起舞,还有莲花宝相的庄严绽放。浮雕中的人物、动物、花卉等形象,无不刻画得细腻入微,线条流畅优美,色彩鲜艳夺目,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妙的佛教世界。
石窟的建筑风格也别具一格。洞窟的顶部呈穹窿状,犹如苍穹倒扣,给人以宏大而深邃的感觉。洞顶的雕刻同样精美绝伦,有的刻着层层叠叠的莲花图案,有的则是繁星闪烁的夜空,让人不禁感叹古代工匠们的奇思妙想与精湛技艺。石窟的入口处,装饰着精美的石门框和石柱,门框上雕刻着龙凤呈祥、瑞兽献宝等吉祥图案,石柱上则缠绕着栩栩如生的蛟龙,更增添了石窟的庄严与神圣。
巳时三刻,一阵悠扬的丝竹之声如天籁般奏响,恰似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众人纷纷安静下来,翘首以盼。只见武曌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凤冠,在一众官员的簇拥下,缓缓走来。她步伐稳健,神色庄重,可内心却如汹涌的潮水,波澜起伏。
望着眼前气势恢宏的龙门石窟,武曌心中感慨万千。这座石窟,历经无数工匠的日夜劳作,如今终于完美竣工。石窟在伊水之畔巍峨耸立,“峭壁千寻列翠屏,佛龛万凿鬼神惊”,它不仅是一座艺术的殿堂,更是武周国力昌盛的象征。武曌深知,龙门石窟的建成,将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后世敬仰的文化瑰宝。而自己,作为这一伟大工程的推动者,此刻站在这里,心中满是自豪与欣慰。
武曌稳步走上高台,目光缓缓扫过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随后望向那庄严肃穆的龙门石窟,声音洪亮而坚定地说道:“今日,我武周朝迎来龙门石窟的盛大竣工。诸位且看,这石窟内佛像万千,或慈悲含笑,或庄严肃穆,其雕刻工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每一尊佛像的眉眼、衣袂,皆倾注了工匠们的心血,历经寒暑,方有今日之大成。这一凿一斧,不仅雕琢出了佛像的神韵,更铸就了我武周坚韧不拔的精神丰碑,正如‘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无数细微之功汇聚,成就了这宏伟奇观。它屹立于此,承载着我武周的繁荣与昌盛,彰显着我武周子民的坚韧与智慧。”
她微微停顿,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佛教,乃我武周尊崇之信仰。自传入我华夏大地,其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教义便深入人心。此石窟,便是我武周与佛法紧密相连的见证。它如同一座光明灯塔,恰似‘佛光普照三千界,法雨均沾万户春’,将佛法的慈悲与智慧播撒至武周大地的每一处角落。愿我武周百姓,皆能沐浴在佛法的光辉之下,以慈悲之心待人,以善良之举行事,使我武周成为一片祥和乐土,万民安居乐业,邻里和谐共生。”
“这龙门石窟,不仅是我武周的瑰宝,更将成为天下瞩目的圣地。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定会吸引四方贤才、八方信众纷至沓来。届时,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此交融碰撞,擦出绚烂火花。这不仅能丰富我武周的文化内涵,更能让我武周的声名远播四海,让天下皆知我武周之昌盛、文化之繁荣。今日,我在此郑重宣告,龙门石窟正式竣工,愿它与我武周一同,迈向辉煌,福泽千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武周定将借这石窟之盛,在未来的征程中,乘风破浪,开创更加灿烂的明天。我坚信,在我武周子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佛法的护佑下,我们的国家将日益昌盛,百姓生活富足安康,万邦皆来朝贺,共谱盛世华章!”
“陛下,吉时已到。” 礼部官员的高声唱喏,将武曌从激昂的情绪中唤醒。两名宫女手捧托盘,盘中放着红色的绸缎与剪刀,缓缓走到武曌面前。武曌伸手接过剪刀,手指轻轻摩挲着刀柄,思绪却飘得更远。
在武曌的统治理念中,佛教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她推崇佛教,不仅是出于个人信仰,更是希望借助佛教的力量,凝聚民心,巩固统治。龙门石窟的建造,便是她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此刻,她即将为石窟剪彩,这一动作,仿佛是在为武周与佛教的紧密结合,落下关键的一笔。她暗自思忖,这座石窟必将成为连接自己与天下百姓的精神纽带,让佛法的光辉普照武周大地,使百姓们在信仰的指引下,安居乐业,对自己的统治更加信服。
同时,武曌也在心中展望未来。她期望这座石窟能够吸引四方来客,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武周的声名远扬。在剪彩的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武周在佛教的护佑下,国富民强,万邦来朝的繁荣景象。带着这份期许,武曌微微用力,剪断了绸缎,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武曌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她知道,从这一刻起,龙门石窟将开启新的篇章,而武周的辉煌,也将随着这座石窟,流传千古……
而在这热闹之中,另一桩盛事也悄然来临。《华严经》的刊印工作圆满完成。这部佛教经典,历经无数高僧大德的潜心钻研与辛勤编纂,又经一众工匠日夜赶工,精心排版印刷,如今终于以精美的形式呈现于世。白马寺方丈身披红色袈裟,手持数卷《华严经》,神色庄重,亲自进宫面见武曌。
踏入宫殿,方丈整衣敛容,双膝跪地,身姿笔直,恭谨启奏道:“陛下,《华严经》已刊印完毕。此经乃佛教之瑰宝,其义理深邃,蕴含着无上智慧,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众生解脱之路。今特请陛下为其做开卷偈语,以彰显我武周尊崇佛法,福泽万民。” 方丈说话间,双手高高举起《华严经》,头顶经卷,以示敬重。
武曌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庄重与虔诚,缓缓起身,接过《华严经》。她轻轻翻开经卷,只见经书上的文字工整秀丽,一笔一划皆似蕴含着佛法的力量,还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武曌凝视着经文,沉思片刻,随后开口,声音沉稳而充满慈悲:“无上深玄妙法彰,历经劫难绽光芒。愿通佛旨真如义,普济群生福运长。”
方丈听后,眼中满是赞叹,额头触地,行了个大礼,说道:“陛下偈语,慈悲宏大,尽显对佛法的深刻领悟与对众生的无尽关怀。此偈语定能让《华严经》广传天下,为众生带来福祉。”
随后,《华严经》在武周境内开始广泛传播。各地寺庙纷纷响应,举行盛大的诵经法会。在洛阳的白马寺,大雄宝殿内香烟袅袅,僧人们身着整齐的僧袍,齐声诵读《华严经》,那朗朗诵经声仿佛穿越时空,萦绕在寺院的每一处角落。信众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或手持经卷虔诚跟读,或闭目聆听,沉浸在佛法的慈悲之中。
在偏远的乡村寺庙,简陋的佛堂内也挤满了村民。他们虽识字不多,但在僧人的带领下,用心感受着《华严经》的魅力。一时间,武周境内,佛法的光辉似乎更加耀眼,百姓们在《华严经》的润泽下,对佛教的信仰愈发坚定,也真切感受到了武周因尊崇佛法而带来的昌盛繁荣。龙门石窟竣工与《华严经》刊印这两件盛事,相互辉映,让武周朝的佛教文化达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