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君. 作品

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将军,可识得常山赵子龙乎?

......

是啊,倘使见援军被击溃,张勋难不成还能安坐城中,岿然不动?

换句话说,别人好心好意来支援你,结果因此而被伏击。?咸-鱼?看?书~网¢ .已?发?布?嶵!欣?漳·结~

你却在城中隔岸观火,坐视援军覆灭,果真如此,那么以后还有谁会来,谁还敢来支援你张勋?

若因此而再无支援,孤城难守,文聘反倒是真要跟他耗下去了。

是以张勋不得不救,不得不出城来战。

这将是一场远比示弱诱敌,侮辱喝骂管用得多的无解阳谋!

黄祖听闻此计,精神一振,他之所以提议撤军,正是因为张勋一味死守,拖延下去,也不过徒废时日。

倘若能于城外一战,不说能大破张勋,便只将这支援军有所斩获,回去之后也能对主公有所交代,总比无功而返强。

可思及此事,黄祖犹有疑虑,“将军之计,或许高妙,我军若埋伏道路,拦截援军,或可逼使张勋出城野战。

可将军可否想过,倘使我军不能于短时间内击溃这支援军,反被张勋杀出城来,届时腹背受敌,恐招大祸,如之奈何?”

文聘闻言却笑了,“黄祖将军考虑周到,可此中危害,我岂不知?

近闻袁术兴兵北伐,于颍川败曹操,沛国退刘备,其主力更在梁国与曹、刘、黑山、匈奴联军作战。

如此多线作战,以一家敌数家诸侯,其兵力大为牵制之下,短时间内又哪有兵力调拨来援?

此前张勋带来之两万精锐,显然已是寿春最后的底蕴,否则既然还有两万机动军力,此前为何不由张勋一并带来?

近来寿春征募兵力的召令,早已在江淮传的沸沸扬扬,这支袁军恰在此时来援,不是这招募新兵,更从何来?

以此看来,不过是畏惧我大军压境,那寿春阎象病急乱投医之下,急招了些村夫农夫的乌合之众罢了。

以我五万荆州精锐,破此两万乌合新兵,又有何惧?诚如是,黄将军可还有疑虑?”

黄祖闻听此言,正犹豫之间,恰逢此前文聘派出去的探马赶来回报。

“报!将军!

现已探明,敌军所立王字大旗者,乃是来援袁军的主帅,姓王名朗字景兴。”

“王朗?”

文聘乍听此名,不由仰天大笑。

“阎象黔驴技穷,真乃天助我也!”

他说着谓黄祖曰:

“王朗者,名士风流,海内人望,乃是当世知名的经学大家,学识渊博,名满天下。

这要是袁营以他为重臣,负责内政,我必然不敢小觑半分。

可偏偏寿春方面,竟以他为主帅,统领两万乌合新军,简直滑天下之大稽,我还从未听闻他在统兵作战上有什么建树。

黄将军,试问此军此将,若中我大军埋伏,岂不顷刻溃逃?汝可还有何疑虑?”

王朗之名,黄祖亦有听闻。+天+禧¨暁*说!王· ?首/发~

听说袁军来援的统兵主将,竟是王朗这样一名风流名士,海内大儒,他便也放下心来。

拱手领命答曰,“愿尊将军号令。”

这次来犯的荆州陆军,主要就是他与文聘所部,说服了黄祖,接下来四万大军便能如臂指使。

见此,他当即发号施令,“好!既如此,便请黄将军领本部两万人与我埋伏于道路两侧,见王朗兵至,即刻杀出两面夹击于他。

此战兵贵神速,务必以最快速度击溃王朗所部,待张勋率众来援,给予他迎头痛击。

倘使王朗未破,而张勋已至,聘自领两万人拦阻张勋,待黄将军击破王朗后再来援我。

届时你我合兵一处,一举击破袁军,就在今日!”

“唯!”

此番因水军蔡瑁、张允在大江之上被蒋钦牵制,是以陆战之上,看似四万对四万。

但对文聘而言,能同袁军野战,总比强行攻城强。

况且此番占有埋伏之利,敌军半数又是名士王朗所率新军。

即便不是一触即溃,又能在黄祖的攻势下支撑多久呢?

......

舒城外七八里处,两万黑山大军望着打头处白马银枪的年轻将军,神色敬畏,令行禁止。

一行人中间打起的,正是主将王朗的王字大旗。

正行进间,忽闻道路两旁喊杀声大作,左侧一杆黄字大旗迎风飘扬,拥两万之众,右侧一杆文字大旗猎猎作响,同样拥兵两万。

正是文聘!黄祖!

左右两侧,各有两万敌军,总计四万人夹击而来,乌泱泱喊杀声撼天震地不休。

原本列队行军的黑山贼受此惊变埋伏,正要慌张大乱。

却见领头那员白马银枪的小将,冷眼回眸一扫,众将登时静若寒蝉,操持阵型,不敢乱动。

只听他朗声而笑!

“诸君休乱!

云昔日在蒙县城下,单枪匹马,视孙轻万余大军如同草芥!

今有兵有将,数里外舒县之中,更有张将军两万精锐随时为援。

目下敌军不过四万,我等又有何惧哉?

众将士随我死战破敌,后退者,斩!”

众黑山贼闻言,心里这么一算!

对呀!

我们两万人,眼前这位杀人魔神自个就算一万人,加上城里袁军两万人。

五万打四万,优势在我!

再者说冲向荆州兵兴许还能搏一条活路,敢后退的,是觉得眼前这位白袍杀神拿不动枪了?

众黑山士卒当即也就不慌了,在赵云的调度下列阵冲锋,反向朝合围而来的敌军杀去!

要知道这帮子黑山士卒,皆是黑山贼匪出身,当初拿着锄头镰刀,都敢冲击装备精良的官军。′兰~兰`蚊·血′ /已,发?布+蕞\欣`章!截~

更何况此时的他们,已然成为了官军,一身袁军标配的刀枪剑戟,精良武器,遂在赵云的带领下悍不畏死反冲过来。

一时间,文聘、黄祖皆未曾想到,这帮子袁军怎地如此凶悍?

不是说好了是一触即溃的新军吗?

你家新军遇到埋伏,第一时间不慌乱,不逃跑,反而悍勇到反冲敌阵的?

文聘与黄祖麾下士卒没有准备,受此惊变,一时竟分不清是他们埋伏了袁军,还是袁军在埋伏他们。

这怎么被埋伏的人,冲锋气势反倒比他们还足?大军前部愣是被冲了一个踉跄。

所幸到底是人多势众,以四万打两万,撑过了敌军第一波的冲锋势头,荆州兵也很快在文聘、黄祖的统率下稳住局势,一点点压上合围这批袁营黑山军。

惊见此景,朗大怒!

主将王朗气的脸色涨红,朝着荆州敌军朗声怒斥!

“来者可是文聘、黄祖!

久闻二位将军之大名,今日有幸相会。

二位将军既知天命,识时务,为何要兴无名之师犯我疆界?

既犯疆域,两军对阵,战场厮杀,为何又埋伏阴诡之士,偷袭于我?

天数有变,神器更易,而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也!

今我主袁公为兴汉大将军,承神器之重,腰配玉玺,匡国辅弼,挽社稷累卵之危,解生灵倒悬之急,此顺天应命,天心人意也。

二位将军若不识天数,逆天理,伐有道,岂不闻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取死之道,尤不自知。

不若以礼来降,归顺我主,不失黄金台列席雅座,两家罢兵止戈,岂不美哉!”

听闻王朗领着一众喊话士卒,如此在战场之上絮絮叨叨,唠唠不停。

文聘有大将之才尚能沉住气,指挥若定。

可黄祖呢?他这个暴脾气当时就压不住了。

他这会忙着打仗呢,战阵之中,兵凶战危,哪个有功夫听你摇唇鼓舌?

当即朗声喝骂!

“你个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怎地无端在此摇唇鼓舌,颠倒黑白?

我主刘荆州,大汉宗亲......”

然而没等他骂完,只听他一开口大骂,那边赵云当即就于乱军之中锁定了他的位置,白马银枪,策马而来!

这回可不是蒙县城下他单枪匹马,一人一骑。

而是整整一百零八骑重甲,身侧两万黑山士卒追随,龙胆冲阵!

以赵云为枪尖,一百零八甲重骑为枪刃,两万士卒为枪身,径直贯入左侧军阵。

凡挡在赵云枪前者,不是被他的龙胆亮银枪挑落,就是被重骑的冲锋碾碎,其后再由追随在后的黑山步卒扩大优势。

短短时间,便已在黄祖军阵之中杀穿一条血路,未等黄祖继续喝骂王朗,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老将军,可识得常山赵子龙乎?”

“可是袁公路的第五位义子?”

黄祖说着,脸色已一片煞白,赶忙提刀招架,呼喝亲兵来救。

“传闻里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那位...赵云!”

“正是!”

话音落下,银枪照白马!

亲兵护,亲兵死!

长刀挡,长刀断!

好大一颗人头死不瞑目,被赵云抽出随身长剑枭首,高高挑起于枪尖!

龙胆冲阵!

黑山军见此无不热血沸腾!

心道不愧是白袍杀神,在自己阵营的时候,这仗打的果真畅快!

于是众人齐呼:

“黄祖已死,文聘还不投降?”

“黄祖已死,文聘还不投降!”

声闻于天!

主将王朗更是得意,继续喊话斥之。

“文聘!

我主袁公,黄天之子,承天应命而来,扶危救世而降!

黄祖逆天而行,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再不投降,黄天必降罚于你,届时天谴临身,如黄祖般骤然猝亡,悔之晚矣!”

......

黄祖才刚出声喝骂不久,一颗大好头颅已高悬枪尖。

此情此景,荆州众人,怎不骇异?

便是大将文聘也心生惊惧!

怎会如此?

这支袁军不仅坚韧凶悍,远非新军可比。

为首那名叫作常山赵子龙的小将,更有万军之中取敌上将首级的能耐。

真是见了鬼了!

袁术麾下的精锐大军,当世顶级武将,是无穷无尽的不成?

明明在北面同一众诸侯都打成一锅粥了,在南面居然还能游刃有余,调出四万精锐,以及张勋、常山赵子龙两员上将?

此时黄祖已死,虽说大军犹在,且他这员主将旗帜未倒,是以军心还未彻底溃散。

可若想再依先前计策,假借埋伏这支援军,实则诱张勋出城,一举歼而破之,只怕会适得其反,蒙受袁军两面夹击,自身反倒有死无生。

念及此处,文聘到底也是大将之才,其决断非常,毫不犹疑,当即整军撤退。

黑山军虽因赵云万军从中斩将擎旗而气势大胜,到底敌军四万,己方只有两万。

虽则赵云已经尽力想要交战拖延,但架不住文聘撤得极为果断,丢下数千人断后,头也不回便撤军而去。

本来是荆州军埋伏的一场大型遭遇战,却因赵云万军取首,阵斩黄祖,使得文聘情知无力回天,于是战局兔起鹘落已至尾声。

等得舒县城中的张勋闻听援军被伏,急忙出城赶来相救之时,只得远远窥见一些与大军走失的荆州兵犹在仓皇逃窜。

他与王朗、赵云问明了敌情,待听闻文聘已撤军而逃,当即下令!

“全军随我出击!

小小文聘,也敢来犯?

今日我张勋必追杀他千里,不破文聘,誓不回转。”

一路追杀不休,直把一心替刘表保存实力的文聘追进了重城江夏,据城而守,这才作罢。

文聘既撤,不久蔡瑁、张允也率水军摆脱了蒋钦撤回荆州。

荆州大小水脉皆为荆州水军掌控,蒋钦一支孤军,也不敢深追。

自此庐江战事已至尾声。

......

不久便有战报传至寿春!

【庐江平定!

是日也,大军中伏。

主将王朗虽惊不乱,以攻心之术,伤黄祖心神!

副将赵云,万军取首,阵斩黄祖!

大将张勋,率众大破文聘,追杀其不知几千里也,威震荆襄!

水军统领蒋钦,杀退荆州水军百里之遥,扬我军威。】

......

众将凯旋回至寿春,等军报由阎象送至北面前线的袁术处,不久便会各有封赏。

待众人休息几日,是日也。

阎象命人将蒋钦唤至书房,将袁术信中的吩咐一一交代。

蒋钦闻言怎不惊喜!

让他去海上做水匪?这不专业对口了吗?

见他已领会了袁术的深意,阎象这才再命人唤赵云进来。

“云公子!容老夫来为你介绍,这位便是主公信中吩咐,可护送你与一众物资回转幽州之人。

其人姓蒋名钦字公奕,现任主公麾下水军统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