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北将军,既是故人所赠,何不穿上一试?”
夏侯惇闻言色变,怒视杨弘。
“杨军师这是什么意思?”
说着,他吩咐左右。
“来人啊!速为本将军将此物烧了!
大胆乐进,安敢如此辱我,容我出营一战,定斩他项上人头!”
“镇北将军说笑了。
故人所赠,岂可轻弃?”
言罢,他同样吩咐左右。
“来人啊!速为镇北将军更衣。”
夏侯惇惊了!
左右也惊了!
左边太史慈,右边陈到,他们看了看镇北将军夏侯惇,又看了看军师杨弘,毫不犹豫上前按住了夏侯惇。
眼看自己将被换上女人衣服,夏侯惇勃然大怒。
“杨弘!太史慈!陈到!
安敢如此?尔等竟然如此辱我,我必上表主公,与你等不死不休!”
此时哪还由得他,左右上前一件件为他更衣,迎着他圆睁怒目,杨弘凛然无惧,笑谓之曰:
“无妨!事后,弘亦会上表主公,并通传天下,镇北将军夏侯惇,为报主公殊遇,不惜毁伤气节,自着女子衣服,以诈曹军。
此忠贞酷烈,为当世之表,天下皆称您以为【忠】。
若此番大胜曹军,主公定上表天子,奏您为【忠义侯】,奉入黄金台。”
杨弘许诺的这番封赏,就连边上按着人的太史慈、陈到都听得眼神火热。
那可是忠义侯啊!
此等封号,千古无二!
不过眼看这位未来的忠义侯,正被自个两人按着手脚,一脸屈辱的换上女装。
太史慈和陈到对视一眼,算了,这等捷径非常人所能及,咱俩还是斩将擎旗,累功封侯吧。
“杨弘小儿!
今敢辱我,我誓杀汝!”
眼看镇北将军已在挣扎中,被强行换上新衣,杨弘眼底古井无波。
镇北将军,主公临行前特意将你留下,便是吩咐我要好生使用,弘又岂能教他失望?
他眼神漠然,轻飘飘谓之曰:
“孟子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镇北将军今日所受之辱,乃是天意将大任于你破曹,将军承蒙袁公厚意,可莫教他失望才是。”
说着,他吩咐太史慈于陈到。
“你二人带他去曹营前转上一圈,乐进见镇北将军甘受此辱,必明他坚守不出之决意。
若我等一昧坚守,他麾下不足三万,绝难攻克。
未免空耗粮草,靡费时日,料定他将及时止损,着手撤军。
子义将军可命人夜观曹营,若果有动静,破曹只在今夜。”
太史慈微微颔首,深以为然。
“军师的意思是到了动用那条暗道的时候?”
“正到了个该用之时。”
此前乐进不惜死伤,攻势甚急,袁军不得不弃了一座营垒退守,因此被曹军占据。
可这些碉堡营垒,袁军占据坚守的时候,敌军很难打进来,一旦被敌军占据,袁军同样也很难将敌军赶出去。
因此在最初修建之时,便已在营垒之内,留下暗道作为后手。
此前之所以不曾动用,盖因曹军兵多,而袁军兵少,即便通过暗道杀入,也难以占据优势。
但若能抓准曹军退兵之机,待他前军、中军撤出营垒之时,自暗道突然杀出,袭其后军,必能令其首尾不能兼顾,大破后军。
是故杨弘谓之曰:
“今夜若曹军果然撤军,子义你带三千人于营垒西门正面强攻,以乱曹军。
叔至你领七千人自暗道杀出,务必于第一时间夺下营垒东门,据此隔绝曹军首尾,其次再率部众里应外合,助子义攻破西门,杀入营垒。”
太史慈/陈到:“唯!”
杨弘却笑了,向夏侯惇拱手一礼,“错了!是我等悉听镇北将军号令,镇北将军妙计呀!”
太史慈、陈到也笑了,亦向夏侯惇行礼。
“谨遵镇北将军令,今夜必不教您失望。”
夏侯惇:“......”
他就这么眼睁睁看着,看着这些人堂而皇之当着他的面商量破曹计策,哪还不知曹军要糟?
可他又能做什么呢?
被强行换上女子衣物他,纵使有心也无力。
......
未及,乐进于曹营之中,便再此看见袁营前线,那面【夏侯】大旗迎风飘扬,显然是镇北将军夏侯惇又来巡视。
这本是常有之事,但不知为何,今日之袁营,显得异常喧哗。
待他定睛一瞧,不由惊骇的睁大了眼!
原来那夏侯惇竟不要脸面,在太史慈、陈到的“护卫
”下,穿着自家送的女子衣物,堂而皇之于大庭广众之下走动,生怕人不知道似的。
他嘴里似还骂骂咧咧,大喊大叫些什么,可惜距离太远,听不真切,总之大抵是在骂他乐进?
惊见如此一幕,喟然一声长叹。
“我计不成,此天命也!”
言罢,他唤来典韦商议。
“也不知袁公路待他究竟何等殊遇,未曾想那夏侯元让,投了袁营之后竟不惜为了他毁伤气节,身着女子衣物,视若等闲。
他能忍如此大辱,我等绝无可能逼他出战犯错,此次出征只能无功而返。
典将军,今夜便同我安排撤军事宜,回洛阳后,我自向主公请罪。”
“那夏侯元让都是贰臣贼子了,哪还有什么气节?
今次无功而返,非乐将军之过也,实在是他夏侯元让太过不要面皮,枉我以前还当他是个人物,真真瞎了眼。
此等不知羞耻之人,羞与为伍!
待回了洛阳,典韦与乐将军一同请罪。”
二人商议已定,便着手安排撤军事宜。
......
是夜,典韦在前领前军、中军已悉数撤出营垒,就连后军也在乐进的调度下走了小半。
恰在此时,只听闻喊杀声起,白袍将军一马当先,领三千人,佯作万人声势,自袁营杀出,口中高呼:
“乐进小儿,中镇北将军之计矣。
白日之辱,今夜奉还!
太史子义,奉镇北将军令,来取汝项上人头。”
曹军兵多,而袁军兵少,白日里几次三番辱骂羞辱,要袁军一战而不得,今夜又岂能料到,太史慈还敢主动来攻营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