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君. 作品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能!我的云长岂会败给纪灵?

......

是日也!

纪灵一招胜吕布,威震华夏。首发免费看书搜:大神看书

与此同时,纪灵三合败关羽,刘备于长平惨败,袁术挥师进军梁国等诸多消息。

也早就在各路诸侯之间,传的沸沸扬扬。

而在西都长安,同样有兵马引军对峙。

正是行戏志才遗计,决意于李、郭势弱之时,袁术、袁绍又皆被牵制,好趁机夺取关中的汉左丞相曹操。

随着天子定都于洛,火烧之后的洛阳虽然还在重建。

但安稳下来的大汉朝廷,已经能正式发挥出他作为国朝中枢垂垂老矣时,最后的回光。

曹操纳荀攸之计,表段煨为“安南将军”,领闅乡侯。

段煨者董卓之旧部也,昔日董卓西撤长安时,令其屯兵华阴,以御关东联军。

其后便一直在华阴勤修农业,发展势力,既未同李、郭等人反攻长安,也未在天子东逃的大事件中遭受太大损失。

可以说在李傕、郭汜反目,大乱长安,之后天子东逃,张济身死南阳等一系列乱战互相消耗之后。

偏安在华阴种田的段煨与其麾下三万保存良好的西凉军,居然在什么都没做的情况下,跃升为关中一霸。

其实他倒也不是没想参与,天子东逃时,他也想来接济粮草,保驾来着。

可他与当时天子身侧勤王军中之人有所嫌隙,因此被拒之于外,没能成功,反而保存实力至今。

偏生段煨本身也无甚太大野心,今闻朝廷终于赦免他这位董卓旧部,还封官许爵,怎不欣喜。

其后段煨蒙天子诏令,受派听从汉相曹操调遣,协同关中诸将讨伐李傕、郭汜余孽。

遂从之。

......

此时的曹操今时不同往日,他手里拥有了一柄在大汉朝最为锋利的利剑:洛阳朝廷!

这正是他此前不惜一切抢来,倾汉室四百年基业所铸之神挡杀神的一柄神兵。

袁绍、袁术不需要这样一柄神剑,因他们四世三公的袁氏门楣,同样是袁家百年苦心孤诣所铸之利刃。

更因大汉朝廷这柄剑,伤人亦伤己。

可他曹操宦官之后,家业浅薄,却正需要这样一柄剑。

执此剑后,他曹操就是汉室正统,就是朝廷中枢!

此剑或许压不得二袁,却能压的汉室皇叔刘备不得不去攻伐袁术,更能压得关中段煨为他驱使。

是所谓降汉不降曹也!

我们不是在为你曹操做事,更不是你曹操臣子,我们为得是汉室大义,更为天子之臣。

但对曹操而言,这就够了。

因为他此刻便是这柄名为【汉室正统】神剑的执剑之人。

手执神器,腰配相印,在段煨的帮助下,曹操几乎如同袁术昔日平定江东一样横扫关中。

盖因关中本就是汉朝腹心,此前迁都长安更是天子脚下。

此刻整座为李傕、郭汜荼毒后的关中,又还有谁能抵挡【汉室正统】这四个字,拦在一位汉相的兵锋面前呢?

其实还是有的。

正是李傕、郭汜!

此二贼虽则如今势弱,不比从前,但仍然在这一路上给曹操造成了不少麻烦。

时至今日,犹在长安负隅顽抗,据坚城而守,使曹操也颇感头疼。

而恰在此时,曹操也终于收到了荀彧寄来自南面的消息。

看罢信件,面对满座群臣,曹操眼底隐有骇然惊异之色。

显然情报所言之事,过于骇人听闻,即便是他也再难喜怒无形。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纪灵三合败关羽?

此事必有蹊跷!

这纪灵是何等人物?云长当世无双,怎可败于他手?

还不敌三合,就已败逃?

谣言!此必是谣言!

谁人这么大胆?敢造云长的谣言!”

荀攸知他不是不信,而是过于惊骇,心中实在难以接受,是以稍等片刻,待曹操冷静下来,这才上前进言。

“纪灵之事,虽则骇人听闻,不过主公倒也不必太过关注。

行军打仗又非临阵斗将,哪怕是项王复生,亦败于四面楚声,

文若此信中的重点,乃是刘玄德兵败长平,袁公路恐怕将起兵北上,简雍于梁国急信向朝廷求援。”

他眉头紧蹙,显然如今随着戏志才身死,荀彧坐镇洛阳,程昱在北方总领四路兵马牵制袁绍。

于是曹操这边的压力就尽数在他一人之身。

略一沉吟,这才为之分析。

“刘玄德奉天子诏出兵讨袁,今兵败求援,主公举朝廷大义,不得不救。

况且一旦袁公路彻底击破刘备,于南方再无牵制。

待他尽吞豫州之地,则坐大矣,其势恐再难遏制。”

曹操叹了口气,对此深以为然。

“公达所言,与我略同。

我素以为刘玄德当世英雄,绝非无能之辈。

未曾想他竟徒有虚名,得云长相助,也能败的如此之快。”

这话里颇有幽怨之意,也不知是恨刘备无能,拖延袁术都做不到,还是气关羽明珠暗投。

但他很快平复情绪,谓之曰:

“今时今日,刘备必须要救,只是眼下我军全力攻取长安,又哪有兵力驰援梁国?”

......